陳韜文:大陸網絡輿論官民混淆干擾兩岸交流公仔箱論壇+ a, T8 H# l7 S
$ v- U( W. q! Eos.tvboxnow.com中國網絡發展迅 速,網民數以億計。由於互聯網是新生事物,而且互聯網技術上容許互動和單對多傳播,是故網民有一定的表達空間,有別於大眾傳媒的嚴密監控。在胡溫主政時期,網絡享有相對的自由,一時議論紛紛,蔓生一批民間色彩濃厚的意見領袖,產生社會輿論,以致有學者認為中國公共領域進入初生形態。在這種狀態下,就算牽 涉到社會公義和公權濫用的問題,網民至少可以轉發、議論,引起網民和有關方面的注意,造成網絡事件,成就所謂「網民圍觀改變中國」的現象。os.tvboxnow.com2 @6 e( m7 ?2 h
1 H3 T7 k( R$ ?, v; U& F: f7 k公仔箱論壇美化的網絡輿論# F- v) o& {5 a3 h& G
tvb now,tvbnow,bttvb: R6 w% P/ z- j" {/ ~
不過,大陸網絡在過去幾年已大為收緊,好一些網絡意見領袖遭受起訴及打壓,敏感的議題大幅收縮,網民對敏感的事物變得好像視而不見,或是避之則吉,輿論趨向一律。技術上,官方和管理者也很有效的運用敏感關鍵詞封殺任何異聲反調於萌芽 狀態。當然,網民也不是一切逆來順受,有時試以曲筆或其他巧妙的方法避過審查,享受短暫的自由。不過,如果某一條漏網之魚的信息果真引起廣大的注意,那它最後也多難逃被屏蔽的命運。中國共產黨有宣傳政策、有網絡管制辦法,也有人有組織有技術去落實執行,網絡「安全」可謂把握十足。不過,執政黨似乎還不放 心,還要更進取,聘請「五毛黨」和「網評員」以官方屬意的意見滲透輿論、掩蓋輿論、主導輿論走向,是以網絡輿論變成官民不分,難以純民意視之。結果,網絡意見可以說是經過政治消毒的、美化的,變得更為生活化和娛樂化,離真正的民意及輿論相去甚遠。
c- T! B m# ^3 U% Wos.tvboxnow.com
) _0 s1 G" Z! T; a- N( W, o; ntvb now,tvbnow,bttvb由於互聯網深入社會,網民眾多,意見分化,而統一輿論的措施也不是全面有效的,加上偶然因素,傳媒事件還是有時會發生,甚至產生重大的政治衝擊。最近在大陸只短暫存在卻震動海外的周子瑜事件,就是這方面重要的案例,值得我們分析一下。# L& P# h8 J7 ^% x: k# C( a% [
5 f/ S+ f+ W5 w: l3 r( }" {周子瑜事件的啟示tvb now,tvbnow,bttvb q: d& A/ m3 K5 k
, P" H6 i( c$ itvb now,tvbnow,bttvb周 子瑜是台灣16歲的女歌手,為南韓少女組合TWICE的成員,在大陸也有演出活動,受到一些年輕人的歡迎。台灣大選前不久,台灣在大陸發展的藝人黃安在他 的微博放言周子瑜曾在南韓表演時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台獨分子,並表示會狀告中央有關部門,終止一個台獨分子在大陸掙錢的如意算盤。有些網民隨即附和起哄,聲稱要杯葛周子瑜,而原本與周有演出約定的北京衛視和安徽衛視也跟着打退堂鼓。周子瑜的韓國公司在市場壓力下乃安排周子瑜在台灣大選前夕開記者招待 會,聲稱自己以中國人為傲,並向中國和網民道歉。周子瑜道歉的情狀,明眼人大概都同意那是「被道歉」的。公仔箱論壇. f; h7 @+ w1 Q: G
經過社交媒體和大眾媒體的推廣,周子瑜「被道歉」的「慘狀」頃刻傳揚四海。試問有哪個台灣人,在目睹一個可愛的台灣「女兒」要因為自己視為當然的「認同」而被迫道歉時而不感到憤怒、難過和 同情的?事件的衝擊波進一步換成選票,顯著地增加了蔡英文及綠營在選舉中的得票,使綠營首度全面執政。周子瑜事件不單波及選情,更重要的是影響台灣人的政治文化認同,使他們的脫離意識更強,影響日後兩岸的統獨政治。
% p! A2 ? z& p5 m. ^4 P'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S) @, y: @4 }* I' E公仔箱論壇在這個案例中,何以黃安對周子瑜的個人評定會產生無與倫比的蝴蝶效應?首先大概是因為大陸流行舉報文化,而舉報文化也是以政治掛帥的,凡事向激進民族愛國主義傾斜,有時當事人及單位也是為了自保,寧可錯殺無辜,也不願意放過,是故 一些較激烈的網民一下子就起哄,而一些正規演藝單位在沒有核實的情况下也就取消與周子瑜的約定,讓人覺得周真的犯了致命的政治問題。對比之下,國台辦似乎知道周子瑜事件的嚴重性,乃發表聲明,叫人注意有人從中煽動取利。不過,傷害已經造成,這種聲明在事件快速發展過程中顯得蒼白乏力。os.tvboxnow.com+ s l" n1 d/ U+ z1 B J5 ], I
2 F+ q2 P) c7 T, u* }; {官民不分 累己累人公仔箱論壇$ j- e8 C* O) W# @& b/ F) R
W/ ^/ d9 n% K' x+ I, B: N如 前所述,大陸網絡輿論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官民混雜,其曖昧性容易使人產生誤會。像周子瑜這類偶發事件已是如此,有組織的網絡行動更讓人存疑。在蔡英文當選後,有中國網民聯群結隊「出征」台灣,在蔡英文等的網頁實行集體洗版,宣示中國的主權和力量。這是中央認同的網絡行為嗎?如果不是,政府有責任劃清界線, 否則政府要付出傷害別人感情的代價。官民混雜的網絡言論是對外溝通的雙刃劍,有時確實會方便自己,有時則會害己害人,得不償失。這種官民混淆的狀態也干擾到中港之間的交流,因為有大陸網民也不時對港人「說三道四」,傷害港人感情之餘難免使人想到這是中央默許或甚至鼓勵的言論,把帳算到中央頭上。官民混淆不 獨影響對外交流,說到底,最後累及的是執政者自己,因為經過美化的民意並非真正的民意,除了讓人自我感覺良好以外,只會使人脫離民情而不自知。民歸民,官還官,這是較為合理的社會安排。
' ?& W, r8 @, K3 ?" L;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j$ Q+ l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教授兼榮休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