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電/台灣旺報28日發表社評說,近10年來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相對停滯,已遠遠落後新加坡、香港及韓國,更不要說自2005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中國大陸,十年來資本市場發展幾乎呈現倍數成長。2005年上海及深圳兩地的市值加總只不過4020億美元,還低於台灣的4760億美元,到今年10月底,上海及深圳的總市值已經高達7.5兆美元,足足是台灣7680億美元將近10倍之多。此消彼長下,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及吸引力也一點一滴的流失。 os.tvboxnow.com( M6 k- L* N- R
+ @. d [ [! R( e-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最近有諸多傳聞指出,有為數不少的台灣上市企業,正準備申請從台灣下市,再到大陸上市,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反應紅色資本市場的崛起。因為資本市場的本質是做為企業籌資的場所,是一種直接融資管道。一旦市場缺乏流動性、或是本益比長期偏低,企業籌資自然會受到影響。 公仔箱論壇4 I: B3 R# T9 E* u1 V% u7 Z
" S8 i) h& ^% \os.tvboxnow.com 以本益比來說,其隱喻著企業籌資能力與未來展望。市場本益比高,意味著企業至該地上市能夠以相同股份取得較多資金,籌資能力相對優異下,當然容易吸引企業至該地上市;此外,高本益比同時也代表投資人樂觀看待企業未來展望,願意挹注資金至企業,進而刺激市場更加活絡。近10年來台灣的本益比平均僅有16倍,而中國大陸卻高達28倍(上海及深圳平均),也難怪企業會有誘因選擇琵琶別抱。 , j( p' y0 O2 f
公仔箱論壇8 L+ L! [. Q$ l8 z
社評說,這些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已有先例可循。例如,日月光於2010年6月收購環隆電氣100%股權並在台下市後,2012年2月重新以環旭電子在上海A股掛牌;鼎新電腦更是早於2007年在台下市,並於2014年1月以鼎捷軟件在深圳風光上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 e, V5 g$ b8 T A; X' O
tvb now,tvbnow,bttvb1 O) c, Z8 D$ B2 y ^6 R
拿環電的例子來看,3年前重新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後,今年6月隨著陸股飆漲,市值一度來到人民幣500億元以上,已逼近母公司日月光在台灣的總市值。這對許多在台掛牌的優質上市企業來說,無形中已形成一股極大的吸引力。 0 D! q# F K* e% y( T1 U
. Y' K; N- C4 X
除了本益比所帶來的籌資優勢外,選擇大陸上市也有其他有別於金錢的好處,如政策的優惠待遇、官方補貼及市場拓展等。因為只要可以在大陸A股掛牌上市,通常就意味著被大陸官方認可,擁有準國民待遇,未來要爭取比照本土企業的優惠待遇,自然相對有利。就有學者指出,在中國積極發展半導體之際,環旭電子透過A股掛牌,將可協助母公司日月光直接爭取大陸半導體基金的政策補貼,甚至與大陸國家半導體基金進行合作,此除可化解紅色供應鏈衝擊外,也有利推動後續併購行為,擴大與台灣半導體同業的差距。
' v% U ~7 Z, x4 _ g4 K9 ]/ S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t8 h& t( S3 V
此外,在大陸上市,也可培養品牌知名度,取得市場的認同與關注,有助吸引人才及拓展大陸市場。更重要的是,台灣上市企業想要在大陸A股掛牌,勢必得解決競業禁止(同業競爭)條款及關聯交易問題。 tvb now,tvbnow,bttvb" |) n" K7 Y$ l# q
# Z! b7 H' X9 k& m. ?% A: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大陸對於上市企業有著嚴格的競業禁止規定,要求企業申請掛牌上市時,此企業的股東及管理層不能在大陸境內或境外投資相同行業,或擁有與申請掛牌企業生產相同產品的相關企業。當初環隆電氣及鼎新電腦選擇在台下市後再在大陸上市,就是為了規避此一規定。
7 J6 T' V$ D# O5 p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6 T. b' K9 n8 |3 H- Z
不可諱言,面對紅色供應鏈及陸資企業的競爭,前進上海或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已經成為台資企業不可或缺的選擇。在大陸資本市場快速崛起下,台灣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也將日益低落,對一向自詡擁有上市成本低廉、產業聚落完整、再籌資(現增SPO)能力佳以及交易技術先進的台灣資本市場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警訊,台灣實在沒有虛耗的本錢。
& ^) ]5 c4 L4 [1 Qtvb now,tvbnow,bttvb# g' v( e( A6 F- @& h, A# @
紫光集團來台大肆併購,已經清楚揭露中國大陸大型半導體業者的企圖,就是憑藉雄厚資本買下台灣先進技術、甚至整廠設備。未來台資企業面對陸資企業這類公平與不公平的競爭或併購行為,勢將更為激烈。更不用說,大陸資本市場對台灣上市企業的磁吸效應正逐漸發酵,就算陸資企業不來併購,台資企業也可能基於極大化企業經營效率的考量,自動投向大陸資本市場懷抱,這都不容政府等閒視之。
@7 [* T4 g8 t, ^. }- G8 G+ p& Hos.tvboxnow.com
9 Q9 k1 F$ g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兩岸一家親,台灣無需恐懼大陸經濟茁壯,一昧抗拒大陸資本來台,或阻擋台灣資本前進大陸,都不是因應紅色資本市場崛起的最佳方案。未來的領導人勢必得冷靜評估,兼籌並顧制定對策,否則最終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台灣自身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