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資訊] 文明‧狂野 Mercedes-AMG GT S

雖然說是「平治(Mercedes-Benz)旗下的高性能部門AMG」,但這間建立於1967年的賽車品牌,目前仍然在平治陣營內擁有特殊的地位,運作相對獨立,有自己的高層人員及行政架構,總部仍然設於斯圖加特附近的Affalterbach。AMG於2010年推出了第一部100%自家設計開發的超級跑車SLS AMG,這個企劃之後五年,帶來了另一部同樣背景的新車,就是眼前的AMG GT。

AMG GT絕不是SLS AMG的後繼型號──雖然前者已於2014年停產──因為兩車的性能級數不一樣:SLS AMG無論在形態(Wing Doors)以至引擎級數(6.2L V8),較貼近限量生產的珍藏級超跑,反觀AMG GT,卻是一部相對入世的超跑,車門不再是誇張的鷗翼式形態,引擎排氣量也「只是」3,982c.c.,GT S的最大馬力510ps亦比SLS AMG的571ps略略收斂。如果要為AMG GT分類,它可說是由AMG第一部全權負責的入門超跑,目標對手是在此級別呼風喚雨多年的經典車款保時捷(Porsche)911,以及近年崛起的奧迪(Audi)R8等。

說AMG GT較入世,除了因為它的形態與引擎設定,也因為實際駕駛感受不如SLS AMG般令人緊張。駕駛SLS AMG,從坐入車廂的一刻,已可感受到這是一部與別不同的型號:你要先彎下身拉動一下置於門底邊緣的門抽打開車門、坐好後伸長手臂將掛在半空的車門拉下關上,這在AMG GT上不會發生。

兩款AMG跑車最類同的是,兩車的引擎聲同樣帶有挑釁意味,這副編號M178的4公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採用了俗稱「hot inside V」的特別設計:排氣管與增壓器置於V形汽缸體的夾角位置,這能大幅縮短排氣行程,從而減輕渦輪遲滯(turbo lag),也有利降低廢排及縮細引擎體積。與採用近似設計的Mercedes-AMG C 63引擎(編號M177)不同,M178的潤滑系統採用所謂乾式油底殼(dry sump)設計,更有利降低車身重心及達到更理想的重量分佈(AMG GT的前後車重分佈為前47、後53),始終AMG GT是一部更講究的高性能跑車,任何可以提升性能表現的細節都會考慮得更周詳。

M178雖然是一副雙turbo機器,但引擎動力的輸出,以至發出的聲線,都與SLS AMG的大容積自然吸氣引擎(編號M159)有點相似,AMG的工程師成功地將渦輪增壓機器扮成令人興奮的高級自然吸氣引擎,由此可以見到目前的高性能渦輪增壓技術,實在是歷來最先進成熟的。

要在香港境內測試到AMG GT的真工夫,實在是沒有可能,這部車的加速性能以至轉彎功架,都絕對在頂級之列,想開得飛快,一點難度都沒有,但你避得過「十步一樓」的橙色快相機嗎?但不要緊,要斯文地感受這部超跑帶給你的優越感也不困難,只要將駕駛模式調至Comfort Mode,那隨車電腦便會自動調校到最適合「慢揸」的設定,引擎輸出、懸掛軟硬、軚盤輔助力度、駕駛輔助系統……每項細節都會轉至適合daily-use的「度數」,潛藏於引擎內的強大扭力,也可以在低至千多轉時就漸進發出,不會再像以往的高性能超跑般令駕駛人感覺難於適應。只要將AMG GT駛進人流旺區,那便會從容地吸引全街的途人向你投以注目禮,而過程中,你也能輕鬆地將車駕馭好而不會出亂子。

只是,我更希望買得起AMG GT的你,不要吝嗇那區區的運輸及「落場」費用,可以的話,盡可能將它帶至香港境外的賽車場,讓它舒展一下筋骨,也善待自己,感受一下甚麼是真正的AMG超級跑車,落場專用的Race Mode到底又有幾racing。



Mercedes-AMG GT S
車型:兩門兩座位超級跑車
引擎:3,982 c.c. V8汽缸雙渦輪增壓
馬力:510ps/5,500rpm
扭力:66.3kgm/1,750-4,750rpm
驅動:前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波箱:7前速雙離合器自動(AMG Speedshift DCT)
懸掛:(前/後)雙搖臂
制動:(前/後)390mm透氣碟
尺寸:4,546×1,939×1,289mm(長×闊×高)
軸距:2,630mm
重量:1,645kg
輪胎:Michelin Pilot Super Sport,(前)245/35ZR19;(後)265/35ZR19
極速:310km/h
加速:0-100km/h,3.8秒
耗油:9.4L/100km(平均)│售價:HK$2,398,000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