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三跑不符成本效益

三跑不符成本效益
; @; p  t* @, u9 K8 |& u( qtvb now,tvbnow,bttvb
5 Q# S! y"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的興建,牽涉到發展方向的問題。機場管理局及機場現有公司的立場,當然是支持興建,甚至不理會各方面的效益,因為錢是公帑,或是以離境稅徵收,動不了它們各自的利益收入。於是,他們在空域問題沒有解決也不顧一切上馬。就算屆時空域不足,現時的官員與管理局領導也不可能負擔責任。公帑浪費,競爭時機錯失的是香港社會。os.tvboxnow.com2 [1 w  Y3 O. U9 Q0 z: Z
公仔箱論壇2 s! h2 \; X  M) j; i1 s7 `
第三條跑道另一大問題是合不合乎成本效益。以這樣高昂的建造成本,必然使香港機場平均每名旅客、每次上落飛機,以及飛機每個座位的成本大幅上調。香港與鄰近的廣州、深圳的成本差距便會擴大,也難跟區內如東京、首爾、台北、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競爭。於是,一般航班,香港的營運、機票成本貴,旅客與航空公司會轉飛別地,未必會用香港中轉。其次,香港成本高,也會排斥廉價航空;相反,東京與吉隆坡正建造新的機場與候機樓來發展廉航。
0 t) C0 P8 u4 M, q: I$ A1 F! dtvb now,tvbnow,bttvb3 E8 k7 ?8 q3 l5 }! e0 ?3 x' z
中東的航空公司正以本傷人,迅速擴大規模效益,改變全球民航樞紐布局,打擊對象已從歐洲轉至亞洲。廉航亦開始進入遠程航路市場。面對大格局轉變,香港不是降低單位成本迎接挑戰,反而是提高單位成本來傷害本身競爭力,這是多麼愚蠢非理性!國際大都市的機場大多不在本市,紐約、東京、倫敦就是例子。香港在赤鱲角外,大可在珠海發展第二機場,借港珠澳大橋連接,而不用建三跑。借用珠海,單位成本便可抑減,以面對未來競爭。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