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健銘: 前港督戴麟趾強硬應對暴動- L' i* |* Q0 K
$ `5 D2 j, |; D4 C: `* Z2 L, S( p
【編按:立場博客鄺健銘,出版新書《港英時代 — 英國殖民管治術》。本網將陸續刊出書中部份章節,另看作者文章專頁。】% a& K7 \: f5 L
; I1 {0 {" f/ M* U# h1967年暴動發生時,外國媒體有詳細報道,且對香港前途感到悲觀,日本的《每日新聞》與新加坡的《海峽時報》更認為,英國最終會對已證明自己在香港不是「紙老虎」的中國「磕頭」。美國也為香港情況感到不安。( J6 ^9 t5 p! J* I7 I9 i% @
tvb now,tvbnow,bttvb% p* C. l- r/ s- j* o+ I' l
六七暴動顯示在港官員並非受中英關係操縱的傀儡。根據學者葉健民從英國取得的解密文件,顯示英方一度下令草擬撤出香港部署,但港督戴麟趾力促強硬對付。港督用強硬方式應對暴動,在倫敦看來形如賭博。戴麟趾不理會倫敦保持克制要求,加強打擊香港親北京媒體的文宣;雖然事後倫敦要求香港釋放暴動中被拘捕的左派人士,但戴麟趾沒有聽從。戴麟趾的想法是,北京不是香港暴動背後的主要推手,因為中國基於在港利益(例如賺取外匯),仍然奉行「長期打算,充份利用」政策,而且香港邊境的解放軍表現也非常克制。公仔箱論壇7 A8 D$ D8 H$ v, d
" F7 p# ` y* [2 x事實上,中國在這件事情上的取態一貫務實。當時總理周恩來一方面認為必需支持左派反對香港「英國當局的暴行」,但另一方面又認為在英國殖民地,這種對抗是搞不下去的。 120及至紅衛兵火燒北京的英國代辦處、侮辱了英國外交官,周恩來非常憤怒,說英國代辦處被燒,要麼是出於幼稚無知,要麼是有「壞人」、「階級敵人」要破壞中國的對外關係。tvb now,tvbnow,bttvb L( l1 L" {3 P% G
tvb now,tvbnow,bttvb8 k1 z! D9 b/ M3 C) P0 L8 n
英國當時的看法較為悲觀。儘管倫敦要求戴麟趾利用左派人脈,傳達英國不會考慮1966年澳門式妥協的信息,但實際上他們已在討論這種妥協方式的可行性。英國駐北京的外交官Donald Hopson認為,當時北京的行為,已不能以常理判斷。
[+ T! G0 u; I6 R公仔箱論壇
, Y5 O$ J6 ^, i公仔箱論壇暴動期間正值越戰,美國軍艦不時到港,視香港為亞洲主要的休憩地(Rest and Recreation, R&R)。中方曾在1965-1968年間,四度向英國政府抗議,反對英方容許美艦到港,香港左派也以此為攻擊英方的話題。但沒有證據證明,當時中方真的擔心香港會成美國攻擊北越的重要基地。不過,戴麟趾也曾以減少美方在港軍艦、擺出反美姿態,作為應對六七暴動的策略之一。英美雙方也有就訪港美軍軍艦數目達成共識。os.tvboxnow.com9 {; c4 Q0 {/ e3 Q
順帶一提,當時香港民間對美國等「外國勢力」並不抗拒。香港的軍艦油漆女工Mary Soo因其勤快的工作態度,得到第七艦隊的表揚信,稱許她「非常具競爭力與值得信任」。1967年底港大學生雜誌調查發現,香港大學的學生對美國的印象相當好,270個受訪者中,107人支持美國出兵越南,只有37人反對。os.tvboxnow.com- y6 n) a; k* ^ V) p7 r# p4 [ |
公仔箱論壇& @1 c* a8 y J {; d4 w
對於美軍轟炸越南,反對的人只比贊成的多10人。中大學生對美國的態度也相近。戴麟趾向倫敦匯報時更說,暴動的一個有趣現象是,暴徒都很小心避免波及美國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