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丘亦生: 百五年仆直

丘亦生: 百五年仆直os.tvboxnow.com) v( ~9 C8 J1 g% I+ F4 Q
os.tvboxnow.com" `9 G/ E" u6 q3 V: z
os.tvboxnow.com% Z% x% K8 r/ ?1 y% U6 K; p6 f8 ?5 P9 K
「最鋒利嘅刀,都會有生鏽的一日。」曾幾何時,相比起華資企業,大笨象滙控(005)是管理的典範,是效法的楷模,為多少股東創造了龐大的價值及財富。正因如此,當知道滙控最近再因協助客戶逃稅醜聞而要連連道歉,而面對四面楚歌的行政總裁歐智華,還要拋出一句「我如何能夠知道集團的25.7萬名員工,人人在做着甚麼」,我不禁有點失望。5 u" B& X2 ]7 t3 b/ z

& ?8 z7 W% ]) ?8 L# rtvb now,tvbnow,bttvb
國際調查報道記者聯盟(ICIJ)月初揭發,滙控旗下瑞士私人銀行於二○○五至七年間,協助來自二百零三個國家及地區的客戶逃稅,當中有數千人居於英國,共隱瞞了一百四十二億英鎊的資產。雖然滙控已在數份英國報章登全版道歉聲明,表示知恥,又上英國議會做出氣袋,但餘波未了,甚至可能導致主席范智廉下台。
8 t+ X. I" T7 g: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v) E% @7 f$ \os.tvboxnow.com去槓桿下 銀行風光變洩氣本來,金融海嘯後,銀行業的形象早已一落千丈,有哪一家不是千瘡百孔,在去槓桿的大趨勢下,昔日意氣風發的賺錢能力便像洩了氣的氣球,而一單一單誤導銷售、操控市場的指控,更加無日無之,平均每幾個月,又會聽到少則數十億、多則上百億元的官司和解。正如滙控,在今次醜聞之後,還有操縱滙率的指控及貴金屬交易的調查,要跟監管當局過招。os.tvboxnow.com1 p5 M4 Y# D1 v" s! h
tvb now,tvbnow,bttvb3 o8 c% o7 S# {0 o
就當這些就是股神畢菲特所講,潮退方知誰裸泳,對銀行業的新常態來說,其實有着泳褲者幾稀矣,滙控亦非特別衰,所以我認為,管理層根本不需以集團規模太大,員工人數太多來開脫,廿多萬員工的環球企業,當然不多,但也不是鳳毛麟角,李超人上周出業績時,便已提到長和系有二十八萬員工,比滙控還要多,難度又活該出現蝦碌及醜聞?3 Y% e+ y" U9 _' x

: V/ W% C* Y. O% X* F
/ x, X. h0 i6 ^+ G' ^5 f* b5 A公仔箱論壇巨企精於谷數 未能避違規公仔箱論壇  j3 h% R* L9 @. A! v

) _' L8 e! _2 p( o- Q
對於跨國大企業來說,領導層要認得每一位員工當然不可能,何況要知道他們手腳是否乾淨,會否出術做業績,或為爭生意而違規,這正是為何公司要訂立嚴明的規章制度,以及企業文化的重要。tvb now,tvbnow,bttvb" _1 X! X) \8 u- A

. Z( Q) s1 L; k
諷刺的是,企業往往精於激勵員工努力交數,做好業績,卻往往不能避免他們違規犯例,實在耐人尋味。公仔箱論壇' H4 \) `4 u4 h- A

% M5 `3 z, ?% P
如果強如滙控,都有這種鞭長莫及的慨嘆,動輒數十萬名員工的大陸國企,就更加問題叢生,而且積陋之多可能以倍數計,這又令我更不明白,中央現時希望把幾家同業國企合併的動機,如果管五十萬人是難,要駕馭八十萬人勢將更難。強行把它們合併,又會滋生多少流弊。
$ A; e* q" R$ E- D8 S: N5 W! q1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6 |; v; Q) E% N1 K
在歐智華的辯解中,還有如下一句:「在我看來,大家對於大企業的(道德)要求,較諸軍隊、教會或公營服務還要高。」我卻認為剛剛相反,外界對於大銀行的違規,是寬容得不得了,差不多都可以用錢來解決,沒有人因此要面對法律的制裁。這古怪邏輯,只會把一個道德問題,化約成一個成本效益的權衡問題。/ E0 b. o$ Y# t$ p3 d; o! j+ `

# Q/ n" c  z7 ^
今年適值滙控成立一百五十周年,儘管年頭已發生這許多事,確實有點攞景,把喜慶情緒冷卻了不少,但若能借此轉折位好好反思,對未來一百五十年的滙控,可能是一件更好的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