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心地善良tvb now,tvbnow,bttvb. v1 G E6 N& O% g+ `3 Q
3 M4 f; y$ e* ]3 ~
公仔箱論壇0 @' ^8 L: p4 _( J; b9 U
0 K3 ^2 e5 r4 `. G8 p& n1 x有朋友説起一些人心地善良但缺乏頭腦和思考能力,既而好心做壞事的問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假如我們將句子顛倒,說「一些人缺乏頭腦和思考能力,所以經常壞事,可是他心地善良」,我們的感覺會否跟原來的一樣?兩句所表達的意思其實一樣,但聽者的則重點會不一樣。聽第一句會注重心地善良,因此做事不經大腦做壞事就好像變得可以原諒。聽第二句會著重缺乏頭腦和思考能力,心底善良是一項可以不理的描述,聽者的第一反應是「這些人都有是蠢蛋」。同樣的意思經過不同的方式表達,繼而影響人的行爲和選擇,在心理學中這稱爲「框架效應」。公仔箱論壇7 O$ `8 ]2 A# T# j1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z+ a$ a8 Y" t: v+ b
假如這位朋友所説的都是社會輿論領袖,而我們基於他們心地善良,任由他們出於善意胡亂説話,而不理會那些不問善惡但費盡心思客觀地陳說利害的論者,我會認爲這是很不智的行爲。而這種行爲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中華地區,都頗爲常見。很多人單單是因爲認爲某人善良、出於善意,就不問道理、邏輯、證據接受一些論述。這些論述不斷流傳,就鮮有人會再問這些想法到底是否正當,尤其是發問者會被打成大奸大惡衹顧功利而不顧道德正義的惡人。反核、本土農業、素食主義、擁護小販、環保、支持小店等圈子都已經出現不問道理、邏輯、證據直接將相同意見者視爲善人的現象,這個現象的反面當然就是不同意見者就會被直接視爲惡人。
" Q$ w: l3 c+ y
/ ?# r# V4 {9 m: Gos.tvboxnow.com但道德正義與否又是怎樣判定?假如一樣行爲,例如吸煙,會導致多人死亡,我們能否用個人選擇這個理由說禁煙就是限制個人自由所以它是不正義的?又假如堅持本土傳統方法進行農作,堅持不採用新科技(例如轉基因)、機器,不作有規模企業式運作,因此出現農作產量低,農民收入低,食物衛生等問題的時候,所謂的本土農業有是否一項正義的選擇?又假如小店效益不高,不能在一定價格内提升質量或產量去服務更多顧客而需要結業,「支持小店」這個選擇又是否正義?在上述這道問題中,「支持小店」又是什麽意義?精神上的支持不會幫助小店剋服市場的挑戰,支持有什麽用?還是他們想顧客不問價格與質量就一味的去光顧小店?再者,爲何小店的經營者和工作人員不應擴大規模以換得更多的利潤?爲了小而小所以就是正義?
$ N. c" P. k6 M3 r+ N7 C4 h公仔箱論壇+ \! m m, H- C! u" x
假如正義是根據事實的好壞而定,那我們根本就不用理會這些論者是否心地善良,我們也因此不用理會他們口中所説的「仁義道德」,改爲直接考慮他們的論述是否有道理和證據支持。假如他們有道理和證據,我們就可以接納論述;如果沒有,我們就應該拒絕這些想法,或者等待更多證據再下結論。衹要我們是這麽想,心地善良與否根本無關重要,最重要的是事實和道理。史達林不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但如果他叫你不要酒後駕駛,你會否因爲他殺人無數而不接受這個論述?甘地是公認心地善良的人,你會否因爲他强逼他的侄女裸體跟他睡覺(他們沒有發生性行爲)你就跟他做同樣的事?我相信不會吧。
: ^9 ]1 S `- U* u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q5 {! x3 p/ h6 o9 }( @$ V
上面兩道問題的多數人都會得出相同結論(少數人是瘋子或者被壓抑到變得性變態),因爲事實和道理都是非常明顯。但一些需要爭辯的問題,例如核能的發展,就很容易因爲不必要的「善良」而掩蓋了決定行動,尤其是政策,所需要知道的事實和道理。因此,圍繞著「善良」而進行辯論,根本不可能幫助社會作出正確的決定。所以,我會認爲,衹有堅持事實,用道理和證據據理力爭,不以自己與朋黨的立場去決定對錯,盡力反駁錯誤思想的,才是真正心地善良的人。心地善良的讀者,他們則會不斷問問題,細心思考作者的想法論據是否無誤。良善社會的基礎,也不過是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