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融海嘯時代,各國政府為了消除民怨,除了宣示要向富人、跨國企業追稅,另一項重大措施,就是要幫廣大的上班族加薪。從去年到現在,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都支持讓中小企業幫員工加薪的減稅條例;不分藍綠的政治人物,也呼籲企業幫員工加薪。經濟部、勞動部等,推出大大小小的方案,希望改善上班族的勞動條件。台塑集團、台積電等大企業,紛紛宣布員工加薪方案、年終獎金等。一時間,勞資雙方的氣氛似乎大見改善,勞動部還幫忙解決了華隆紡織、勝華科技等關廠、裁員的勞工權益問題,保住多數人的遣散費。但廣大的一千一百多萬勞工,真享受到了「加薪」?先來看看數字。加薪要讓員工有感,首先,幅度要超過全國的經濟成長速度。經濟成長率是全台灣努力的結果,薪資成長幅度若低於經濟成長,代表自己身處的企業,表現得比「中華民國」這家公司差,員工就不容易有感。第二,加薪幅度還要能夠抵銷通貨膨脹的幅度,若低於通膨率,薪資成長等於被物價吃掉。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三點四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是百分之一點二。換句話說,要讓員工加薪「有感」,則薪資成長的幅度至少要超過百分之四點五三。以台灣受僱員工平均月薪(含年終獎金)約四萬五千五百元計算,企業要幫員工「加薪」至少二千元,員工才會有感。公司給每位員工一年的薪資至少要增加兩萬四。但,我們要問的是,為何是企業「幫」員工加薪?去年,上市櫃公司估計共賺進一點七兆元,創新高紀錄,年增率大約是百分之十三。換句話說,在大老闆、台灣社會與員工共同努力下,企業擁有了百分之十三的獲利成長。 這百分之十三,即使均分成三等分,大老闆、台灣的稅收跟員工各一份,員工原本就應該要獲得百分之四以上的薪資成長。政府透過減稅等優惠,誘導企業提高員工薪資固然是美事一樁,但不應該是先讓企業減稅,才有員工加薪;企業應選擇先把獲利成果與員工分享後,透過為了提升競爭力的減稅優惠,再次提升員工的薪資與福利,才能進入正向循環。否則,減少的稅收最終將導致國家建設不足,或是另外找稅源彌補,廣大勞工增加的薪資,最終還是政府埋單,也就是人民繳稅,真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若不是成長果實分享下的薪資成長,單靠減稅等優惠;企業,真有「幫」員工加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