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5-1-29 12:24 AM 編輯
, A* U7 A, j0 h) ~0 ^os.tvboxnow.com
$ P7 f- a3 g3 F& K, Z北京開打「文化牌」 弦外有音公仔箱論壇( {& M! l0 d# ^# r; n8 U/ t3 E
3 O9 f4 h" [! z+ n# O;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就在香港佔中事件落幕未閱月之際,中國文化部舉行工作研討會,表示要積極利用文化交流,加強港澳台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對兩岸四地文化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的認同。此時此刻作此提法,弦外之音自然是因應港澳台三地尤其是香港青少年國家民族意識不足,以至出現佔中及台灣學運等事件的理論。在培養青少年國家民族意識上來說,文化部的這項工作方針不單無可厚非,且是一大好事。文化部若能把這項工作也伸延至海外,相信必能惠及廣大的華人子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7 [, T# C6 o, e. `" C
8 q% J' n; [* U/ l) A"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港澳台青少年國家民族意識不足的現象由來已久,實非始自今日,其原因亦不一而足。就以香港為例,坊間每歸咎於教育當局對學童灌輸中國歷史文化不足,其實港英時代直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歷史和中文課程內容也頗為充實,然而好一部分港人始終國家民族意識不足甚或闕如,究其原因,除了當時的填鴨式教育使學童只為考試死讀書之外,還有金錢至上主義的社會根本難以重視或鼓勵歷史文化的吸收和發揚,而個人的歷史文化涵養正是國家民族意識的根源,因此學童若在學習和生活環境都無法獲得充分吸收歷史文化的機會,試問又何以培養國家民族意識。
1 v3 J8 `$ C" t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d; j7 H1 @* T6 ^5 r! E1 r
回歸之後,香港本可藉此大好形勢改變這種積弊,然而不單社會的拜金主義變本加厲,社會本已不強的文化風氣益再下降,且日趨庸俗化,隨著全球化的殺到,青少年旁騖的玩意驟增,學童的生活離歷史文化日遠。公仔箱論壇# {; x% \9 q- ~5 y
7 A9 }- a6 w" w6 ~tvb now,tvbnow,bttvb尤其不幸的是,教育當局不單未有針對時弊對症下藥,還不斷大開倒車,沿襲港英末年廢棄中學古文古詩的「德政」不待言,而且還逐漸將中國歷史科「淡出」,將之分拆為學習元素融入綜合人文科之內,使中史從此不單不再是必修科目,甚至連獨立科目也不是。中文與中史同為中國文化的最重要載體,似此光景,試問學童又何能以正途吸收中國文化,培養國家民族意識!os.tvboxnow.com& B W# C& W+ a1 V, M2 A
/ {: C# H" ]. E2 Y7 Mtvb now,tvbnow,bttvb即使如此,當局似乎意猶未儘,晚近傳出又計劃在僅有的中史學習元素中大加現代史內容,特別是有關中國崛起騰飛的內容,同時大減清以前古代史課程,其理由是新課程對學童較切身,且現代史料包括報章以及電視新聞報道等,比古代史豐富,且較趣味云云。在這些一廂情願的理由之下,其灌輸國家民族意識的用意不言而喻。公仔箱論壇7 F) s8 w. |$ Z( G7 p" F5 E
os.tvboxnow.com7 q! e2 t" M; B1 {
然而國家民族意識並非強塞硬套、活剝生吞便可以灌輸得來。須知道,對港澳青少年來說,在認知本身文化民族身分上,無論殖民制或一國兩制都是複雜的概念,而中國歷史文化尤其是歷四千年的古史文化,貫穿中華民族的興衰演變,正是青少年捕捉其民族身分認同的最佳媒介,而這也恰是確認大陸港澳台四地共同身分的唯一基石,若教授得宜,也是培養國家民族意識的最佳養分。隨著地下材料的不斷面世,古代史也可呈現日新月異的面貌,其有趣程度比現代史有過之而無不及。: O' A( r+ E. E8 n( h' {'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K( |' D. F* ^# q5 i% F: y4 C/ d
大陸當局早前已在中學中文課程中復增文言文及古詩內容,顯然也是意識到其對培養學童中華文化素質的功用。香港當局也醞釀重新加入古文古詩,雖有跟風之嫌,畢竟是好事一樁。2 @8 ^9 h! u7 S/ d
os.tvboxnow.com' e' f( q+ a9 x1 d/ g3 [
海外華人,特別是美加歐澳的華人,儘管教授子弟古詩文可能不是易事,但若能技巧灌輸更多古史及古典知識,庶亦可收異曲同工之效。文化部加強與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新工作方針,無疑是補足這方面的積極做法,儘管不無「姍姍來遲」之感,但「遲到總好過沒到」,若真能發揮作用,對新一代的成長及民族身分認同將功德無量。os.tvboxnow.com4 W, v# F5 @ x% I6 P$ K#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