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劉銳紹﹕用大智慧解開大困局

劉銳紹﹕用大智慧解開大困局6 Q/ E- i5 L8 |3 ?; y

3 `' @3 y$ ~6 x9 V4 ^( J. Wos.tvboxnow.com" i& f& R5 F% g2 M! o  m

0 D" ?. q% V7 u' W, G4 c危城告急,佔領運動的部分參與者與當局取得默契,決定撤離部分佔領區,努力解開眼前官民僵持的困局。這正是進退有度的策略。不過,至截稿前形勢仍有變數,組織者希望與政府進一步明確細節,才能真正解結;此外,還有人不願離開佔領區。不過,部分撤離的決定畢竟是打開活門的辦法。(但當中可能有「無間道」之嫌,當局須考慮日後對互信的傷害。)1 |. c% e  d; b, h' {4 n

. J  B( z4 L; w0 ?! e; r# w8 g2 k連日來,我在各佔領現場穿梭,與各方接觸,25年前我在北京採訪的情景重現眼前。在此,應該讚賞撤離(但不是全部撤離,而是保持政治張力)的決定。大家必須吸收「八九民運」的經驗和教訓,避免「六四」慘劇重演。無人願見,當年北京的血肉長城變成今天香港的血浴長街。) J* d( W- e& U! {* p$ q
公仔箱論壇" o" r4 K5 X- G6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f6 i0 R. ~' U0 W8 `  ]+ X
3點經驗值得總結2 M8 [( `( Q5 v;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G2 j$ _. t# q( N. U7 l7 Z
這次佔領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有3點經驗值得總結:一、在關鍵時刻必須形成團結的領導核心,作出理性決定,避免群龍無首、政策多頭而飄忽、易生偶發事件的危險,否則有些亂象已呈,日後更難控制。
. h6 l6 w4 ^' U5 ?; Y/ f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T* L% O. Q2 `
我觀察:在政府總部現場,學聯的主導性比「佔中三子」強(因為在場多是年輕人,熱情、熱誠、熱血無可質疑);但在全社會的層面,「三子」的影響比學聯大(因為不少人認為學聯「激進」,「三子」則經驗較多)。有人形容眼前形勢:學聯領導,「三子」輔助,泛民隱形。這正是運動容易失控、令人詬病的危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y' R  J1 z

/ }5 d! I, k2 c公仔箱論壇「八九」民運期間,不少學者曾給學生很多意見和勸告,包括現場呼籲和公開信,但有些溫和的意見未被學生接受(例如與政府談判要照顧現實的可行性,不要擾民等等)。現在,學聯、學民思潮和「三子」基本上能夠合作,但可以加強,減少分歧或疏離,把學生和學者、青年熱情和成人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令運動成效事半功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要提高警覺,因為更危險的是,在政總以外的佔領區,已不是學聯和「三子」可影響的地方。# e5 M  P/ {: x) @4 H1 |$ z& W

2 O) ?, L2 T% V" g2 A  c! ^" T3 p, ~& j; F; t9 }7 k0 q4 u/ e
二、應收縮佔領範圍。我早前提出這個意見,被人大罵,但我還是要提。「八九」民運時,學生佔領天安門廣場,離開居民生活區,影響較小,但學生初時在老遠的街道設立關卡,攔截車輛,也引來民怨。香港這次衍生出來的佔領區(旺角和銅鑼灣)在鬧市之中,令這次運動增添不易駕馭的複雜性。組織者如果聚焦在金鐘附近,騰出通道讓公務員上班,既有利管理場面,也鞏固陣地,保持日後談判的籌碼和政治張力,實質上也是減少民怨,鞏固市民對運動的支持度。
5 m8 R; i5 y, ?, X( \/ V7 k& r* P  ~4 b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l% b3 X  g& f

' \5 M: f9 l1 m+ M: o9 `$ [3 {三、在運動過程中,外界擔心組織者和參與者會出現絕對自由的「無大佬文化」,或者盲目的英雄主義甚至烈士心態。如今,有參與者決定撤離部分地區,同時尊重留守者的決定,是明智的。記得 198954日,是五四運動70周年,大遊行後隊伍抵達天安門廣場後,學生領袖周勇軍公開宣布:人民訴求已經表達,大家回校復課,繼續爭取。周勇軍後來被罵「軟弱」,但事後再看,他所做的正是在關鍵時刻作出不失立場的彈性處理。
, I& t; K8 g3 t4 c" X, f9 B/ u
公仔箱論壇9 ~+ j2 g  A* L5 [
也許組織者會擔心部分撤離會導致全面失守,但大家(包括不願撤離的人士)須知道,爭取民主是一場持久戰,而不是4棒就可以走完的接力賽;大家要經過多棒交接,自己未必是最後一棒,但只要走好自己一棒就好了。必須思考:怎樣才能把群眾運動的先鋒作用,轉化和鞏固成為後繼力量?這是社會運動的重大課題,忽略了就容易失去方向。同時,也要對非理性的突發事件有充分的估計(當年學生對鎮壓的估計不足),在此危險情况下退卻,不是懦夫,而是策略。也許大家不怕犧牲,但緊記不作無謂的犧牲。保留實力,作長遠計,戰略性調整不是退縮和失敗。經驗證明,能放能收,才是大智慧。更重要是,須防有人故意冒進,實搞破壞,導致整個運動毁於一旦。
6 N$ b- h) h# b7 k6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z# m+ o9 s0 Hos.tvboxnow.com必須指出的是,昨天的變化,反映香港社會的主流仍然是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同時是懂得策略性堅持和敢於繼續爭取的。在緊急時刻,各方人士發出勸退的呼籲,形成一股溫和而理性的力量,抵消了激進的浪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昨天這個有緩和迹象的形勢要堅持和發展下去,這也向北京顯示,香港人的主流質素是成熟的,是有足夠條件實行真普選的,毋須處處落閘。我想,這個成果鞏固下去,顯示出理性的力量,再據理力爭,這就是這次運動的即時成果,日後還可以擴大。
( Y1 r- ~$ k7 N4 Z&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e% E9 L&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C& k0 c
政府也要辦實事
3 Y1 J5 [% n" G4 [3 q$ C# j% ios.tvboxnow.com
公仔箱論壇, T: w% c! w( E! \  |( A; }: P
勢稍鬆之後,政府也要辦實事,不能光要求民眾退讓。首先,政府可宣布開放添美道和添馬公園讓民眾集會,這裏不擾民,只影響交通,間接把「非法集會」轉為合法集會,釋出一絲善意。各地的清場行動不宜急躁地進行,以便組織者呼籲民眾撤離旺角和銅鑼灣,聚焦金鐘。即使有人留下不走,也應逐步勸退和處理,令局勢逐步降溫。警方同時要遏止鬧事者,以免節外生枝。os.tvboxnow.com* [- t# g: Z! m" K
! f) C4 v3 s( p
其次,眼看爭取真普選的民意如此清晰、強烈,中央和港府應調整定位(即使一下子不能改弦易轍),減少鬥爭語言。至少,到目前仍沒有發現外國勢力介入這次運動(新聞報道不算是介入),內地也有不少人提出「柔性管治」的聲音,此刻正是調節政策的時候了。os.tvboxnow.com$ D/ a& I% r, h5 i

/ c& {  u2 Z2 I7 P3 U$ @0 B* I6 p3 Q- _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L; {4 S" n! I$ e; ~
  
信報社評: 化解矛盾必先揚棄陰謀論和敵意  e2 p% p- |' f0 ]* v

( `3 b. s3 a8 B! q1 Y% W1 ]3 M
tvb now,tvbnow,bttvb7 C7 I5 c6 |6 H3 o: {6 N4 G& N& g
佔領中環演變成佔領不同區域的示威活動,參與人士絕大多數出於自發性,因此顯得群龍無首甚至進退失據;正當部分佔領者同意撤離集會地點之際,另一部分示威者即時反對,堅決留下來「直至清場」。大型群眾運動欠缺核心人物帶領,既讓人感到場面充滿着失控的憂慮,但同時卻可以反證,這次史無前例的抗爭,是大量市民對更大程度民主政治制度的集體訴求,背後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中央和特區政府切莫以有色眼鏡視之,斷乎不可上綱上線把佔領活動定性為「亂港賣國」,否則透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渠道將會被堵死。- d6 q% q, g/ \0 K1 C
  o( c/ F' A7 o5 U1 U
自從佔領活動開啟以來,不但謠言滿天飛,而且各式各樣的陰謀論紛至沓來,最有「市場」的講法是美國政府煽動反對派搞亂香港,從而達成其阻撓中國崛起的目的,情況好比席捲歐洲以至於中東的顏色革命。然而,不管白宮有什麼想法,有過什麼動作,大家看到的是,香港示威者不但展現了叫國際社會讚嘆不已的文明態度,佔領區內自動自覺清理垃圾以及分享糧水,英國《獨立報》形容為「史上最有禮示威」,而且示威者從來沒有要求推翻現有政權,最激烈的口號也不過是「梁振英下台」罷了,跟政權更迭的顏色革命不可同日而語。os.tvboxnow.com" G2 ~7 G3 f+ O. M3 W1 f
8 M. Q9 O5 v0 K+ y/ s1 x
國《紐約時報》指出,即將於下月在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的總統奧巴馬,無意捲入香港的佔中事件,試圖避免訪華之行遭騎劫,畢竟中美雙方還有更多更重要的議題必須商討,包括伊波拉疫情、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及反恐等等。雖然部分香港示威者也許會對於美國「沒有說三道四干預中國內政」感到失望,不過這種失望反而有利於撇除不必要的節外生枝,讓北京清楚認識到示威者並不是反華惡勢力的馬前卒,所爭取的依舊是政改,不是政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i" l5 w0 ~

: r, {* M. F4 }& N: d公仔箱論壇太多的陰謀論無助於平息風波,只會火上澆油,掌權者固然應該拋開偏見,坦誠與示威者對話,示威者亦應該揚棄敵視態度,嘗試與掌權者溝通。就以佔領區內所發生的一連串暴力衝突為例,其中有疑似黑社會分子藉故滋事確是事實,可是示威者倘若一口咬定警方包庇縱容甚至「警黑聯手」,也似乎失諸偏頗。誠然,防暴警察在佔中啟動之後悍然出動八十七枚催淚彈鎮壓是值得商榷的過度武力,而且直接將數以萬計滿腔義憤的市民激發到街頭抗爭,不過在缺乏證據支持之下,鼓吹警黑聯手論徒然把問題複雜化,不是有利展開對話的明智之舉,對警隊也欠公允。況且,我們如果將執法者推向誓不兩立的敵對面,勢必損害社會的穩定安寧,對香港的遺禍將是深遠的。. G1 o( R8 g& }5 m- R8 E

' Z, Y0 x6 s# l. z) f7 K紛紛擾擾的佔領活動持續多日,目前比較大的共識是社會各界呼籲示威者撤離集會現場。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發出公開信,以父親的心懇請學生千萬不要作無必要的犧牲,退一步不等於放棄與失敗,給對話一個機會,促重開道路。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在報章發表聲明,懇請學生立即撤離抗議場地,不然人身安全將面臨危險。連前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楊鐵樑也勸示威者用言語和文字去討論事件,進一步爭取其訴求,會遠比用肢體來表達有效得多。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亦認為,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對話,不是對峙。事實上,無論從示威者的人身安全出發,還是出於對社會民生急須回復正常考慮,停止佔領行動此其時矣。
5 W" c) G) y7 U3 m

$ x3 D0 G+ v* G, ^' mtvb now,tvbnow,bttvb事態發展至今,社會撕裂至此,香港臨崖能否勒馬,關隘在於矛盾雙方放下偏見和猜疑,不要讓甚囂塵上但缺乏證據的陰謀論支配大腦,學生哥們須明白每行一步對香港的未來舉足輕重。正如前特首董建華昨天表示,今天的學生當中,會有香港將來的特首。tvb now,tvbnow,bttvb/ j* ?" L- H$ J! _4 L3 T
0 P# P7 {! z! j2 M
香港是七百萬人的家,套用反家暴的宣傳口號,贏了一場交,輸了一個家,值得嗎?tvb now,tvbnow,bttvb9 F& c8 L- A: W0 _4 d9 G& M; O9 B
tvb now,tvbnow,bttvb. \. i* ^; m& J- L  s3 c* O9 X
公仔箱論壇2 Z) m+ s" X9 n8 g2 Z
  
明報社評:一國兩制信心新低 30年勾勒對港變化
5 o2 H0 ^0 U6 u5 ~7 Z6 Ltvb now,tvbnow,bttvb

- ?) }6 r& `3 @公仔箱論壇
* q+ f( Y,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X* ^- Y# P5 r, g2 c0 E
「佔領中環」困局昨天有向好的發展,原來留守特首辦外的一批市民,同意撤離,學聯也正在籌備與政務司長的會議;然而,倘若以為過去一星期香港社會的抗爭,最終以學聯能夠與林鄭月娥展開對話,就以為已從薄冰上走了過來,從而認定民間對政改決定的反彈銷聲匿迹或強度減弱,那是錯誤判斷,因為從這幾天的事態可見,第二次大規模的抗爭或許就在不遠。香港今天面對的問題核心,不在於某一次或兩次的事件處理思維或做法,而是中共對港政策能否讓香港巿民感到是信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8 n/ `& z$ m, r! L9 B+ y% O& u
  N* S4 r7 |5 l# I: [1 K
9 26日是全港中學生罷課日,這天亦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30年前的926日,中國及英國在北京草簽《中英聯合聲明》,兩國就香港回歸中國以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達成協議。經歷長時間談判,中間波折起落,《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一定程度為曾經陰霾密佈的香港前途帶來信心。如今30過去,早前港大民研公布的民調顯示,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跌至1993年有調查以來的最低點。香港社會由1984年的對未來期許,變成今天的信心負數,勾勒出來是中央對港政策的變化。
, {1 }0 I; Q1 Q6 x) u. q9 S! \8 c  p  G

4 a0 Q5 Y9 v/ S; A+ n" }《中英聯合聲明》草簽之時,中國的改革開放仍在摸着石頭過河,絕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文革後的休養生息階段,生產力及經濟發展比當時的香港遠遠落後。意識形態方面,港人對中共建政後歷次政治運動猶有餘悸,在難以取得全面信任的政治氣候下,《中英聯合聲明》成為港人對未來投以信心的保證之一。這是不容否定的客觀事實﹕香港社會對中共的信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乃至對香港未來的信心,是從脆弱不堪的基礎上,一磚一瓦日復一日搭建出來。因此,面對香港問題,必須誠實面對歷史真象,否則便會以為順利回歸是必然,甚至誤以為對「一國兩制」充滿信心也是必然。  _6 e" U9 O1 P

  n+ u9 B! t: f. U+ F; W6 J2 Vos.tvboxnow.com
3 l: ?# e+ s" e9 I* ~. I- s3 @( l#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必須誠實面對歷史% }0 S% l0 {% D+ d6 `/ ^8 G: k
順利回歸不是必然tvb now,tvbnow,bttvb- O' q0 A' M: S6 O# y#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Y! C" s& r% F5 L( Y
此,港大民研早前就「一國兩制」信心的調查數據並非令人意外。近年中港之間關係變化,加上就政改的爭議及人大常委會的拍板結果,香港社會對中央的期許大打折扣,從而質疑「一國兩制」的實質意義。數字最能說實話,這項調查從1993年開始後,「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的數字一直上升,1997年回歸年的數值,由 1993年的44升到57,之後一直在此一幅度內保持穩定。2003年雖然一度下跌到50大關,但之後反彈,衝到2007年及2008年的超逾70。此後急速下墜,終致出現今年最新數值的37.6
1 G' U9 c% K4 }5 H5 P0 p7 e8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7 ^0 }  C' t  Ktvb now,tvbnow,bttvb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的13年過渡期,以至於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的漫長歷程,中央及香港在此一過程摸索出深刻的對港問題認知,即香港的事交香港全權處理,中央不置喙。這種「積極撒手不管」思維,帶出回歸歷程當中互信的蜜月年代。儘管有看法是,中港在回歸初期未能融合,對本港經濟長遠發展帶來影響,甚至有說這是某些人刻意阻礙融合;然而,即使如此,中央仍然放手讓香港處理內部事務,自己則隱出香港政治及社會舞台,巿民甚至連中聯辦主任是誰亦不甚了了。如此,香港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巨大空間游弋,一度有機會為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立下證言。公仔箱論壇$ N" u% N# S* G7 u& R+ U9 w9 c
公仔箱論壇. ]: P* e0 Y7 i. Y1 Z) f$ F: R' K
誠然,兩種迥異的社會及經濟制度的接合需要耐性,但更重要的是信任;可惜的是,從1984年業已存在的信任近年開始質變。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所稱的「分裂勢力」,例如打出龍獅旗或針對內地遊客的做法。這些本是多元化城巿不能避免的情狀,只需把類似言行放在 700萬人的框架,人們自會知道這僅是個別做法,詎料卻成為一些人認定香港「變質」甚至「港獨」的所謂「證據」。從而引伸出極具爭論的命題,把本來就是中國一部分的香港,扯進夾纏不清的「統獨」以及「國家安全」漩渦。
5 g$ S" A% W  d% K& `: ^% ~tvb now,tvbnow,bttvb

+ X( m3 U2 F* L* J' s. N類似的不信任在政改爭論顯露無遺,「公民提名」北京不認同,但連溫和泛民甚至開明建制派的方案亦未被接受,推出保守的政改框架,聲稱方案「不可撼動」,加上此前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帶來的衝擊,「對一國兩制信心」調查出現歷來最低點,自屬必然。本報兩周前的「中港矛盾怎麼辦」系列引述民調指出「愈依賴愈生厭」,便是現實的反映,今日的「中港矛盾怎麼辦」(刊A14)則指出令人關切的走向﹕年輕一代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跌到負37個百分點。這些警號不能置諸不理,香港的下一代若持續對「一國兩制」信心下跌,城巿建設硬件再美輪美奐,都難以挽回失去的信心,同心建港則是無從說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k: x/ \! G- R
tvb now,tvbnow,bttvb+ m3 d. `. ~3 D, d$ b" v

' ~1 A4 V! c7 \2 Z2 F) R$ Q( }* j. B年輕一代漸失信心% N3 ^6 M4 j7 b. B
警號切勿置諸不理
2 O1 x" w* I' y9 u% t6 X; Z公仔箱論壇

' c- S* j, a( I" i過去的8天,香港多個地點有大量巿民佔領集會,其中更是青年佔多數。這在客觀上說明了,巿民以行動表達對保持香港核心價值的堅實理念,而他們走上街頭的原因,正是眼看這些鐫刻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一點一滴消失。事實上,令歷史唏噓的是,30年來的中央對港政策的變化、21年來的香港民意對一國兩制信心的減弱,一一發生在全民就業經濟暢旺的今天,恐怕這是1980年代擘劃「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中共領導層當年難以預想的情狀。失去了的信任如何重建、未來兩地關係會往哪裏去,這一切質疑必須妥善解決,否則的話,前路只會愈加崎嶇、人心更加波動、社會反對運動會更多。
6 m% d  Q4 Y* c0 n6 U1 K  v% T: W* p; t; q  x7 Z

8 d+ I' k" ~: p3 o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