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陳家洛﹕在革命2.0的邊緣論青年政策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13 08:24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 D% d' r1 n
4 y' O! R; S: a) j" {
陳家洛﹕在革命2.0的邊緣論青年政策; V( N8 O& w; M# Q( A$ y7 y

- o* \6 h( T2 ~5 v! x9 T* Utvb now,tvbnow,bttvb——''The Power of the People is Greater than the People in Power''
os.tvboxnow.com" l" k5 Q' [6 M9 X

. w# f: ~% @3 R2 `8 S' a公仔箱論壇
( [. e; M  y4 l
任何人都會講「青年人是未來的主人翁」。在香港,青年政策的目標,與其他歐美發達地區的同類政策比較,香港的政策目標極為偽善造作,那就是「培養有視野、具創意、能領導、肯承擔的青年,成為明日領袖」。問題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香港政府原來有一個多麼偉大的政策目標?又有多少人同意香港真 的有空間和機會讓青年人較自由地追尋和體驗,在過程中有充分選擇的權利,同時學習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
0 Y" M9 S: v) k+ l. S2 s3 i9 g& p, c5 d; z
tvb now,tvbnow,bttvb. m6 ~; M, R3 a
據報道梁振英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 將注重扶助青年人,突出「生涯規劃」,彷彿是擔憂青年人虛耗光陰,政府有責任為下一代作出人生安排。於是策略發展委員會在去年第四季就「青年人」這個群體進行討論,不過綜合各次會議紀錄,青年人的教育、就業和發展機會翻來翻去「被討論」,梁振英之後也做了兩個公關動作,分別跟一班「小特首」見面和一些青年 人茶緕,似乎是想為自己造勢。弔詭的情是,根據香港青年協會的《香港青年趨勢分析2013》(見表),在大多數青年人眼中,政治、政府,以及政治人物不 是不值得信任、就是表現令人失望的。雖然這不表示一個不受歡迎的行政長官可以什麼也不用做,但其實政府這個「必要的惡」(necessary evil),自殖民地時期一直以來偏聽既得利益者的人力需求,所謂向青年人提供多元發展機會,由始至終都不外乎是經濟上要切合業界一時的需要,再加上當權者「維穩控制」的思維,而且政治制度從來不民主,更大大降低青年人對施政的認同和支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l* r, h7 ?- d

1 i7 p5 N5 p+ v3 W  N6 I2 F
: B, i* v3 [% Z6 I$ w. t
筆者在此引用的數字,不是純粹要批評本地青年政策眼高手低的死症,更關鍵的是今天追求改革的青年人肯定比上一代的更不願妥協,他們對政府提出口號式目標不以為然,見過上一代人接二連三被當權者愚弄欺騙,無奈屈服、任人擺佈,誰人可以說服青年人耐心等待下去?相比上一代在面對生老病死、教育、住屋、醫 療各個環節種種恐懼和不安時認命自保,今天的青年人尋求公義均富的社會,姑勿論他們的意識形態屬左翼或右傾,本質上都認為政府有責任建立制度和運用政策來保障個人承擔不了的風險和社會成本。梁振英政府可以為青年政策修修補補,但當權者迴避真正的問題,用舊腦袋舊模式操作,明顯是跟時代嚴重脫節。os.tvboxnow.com1 m; u! ~8 W0 G1 b' P' o
os.tvboxnow.com$ q& J; a3 r4 r1 j2 g7 v

' Y6 w& I$ ~' bos.tvboxnow.com抗爭的軟實力tvb now,tvbnow,bttvb( i7 w" o: `5 X
tvb now,tvbnow,bttvb# h3 h9 E- P3 {% P" N& v$ Y1 {5 f
追求變革的青年人大概不會以上一代的本地民主鬥士為榜樣,而是借鑑甘地、馬丁路德金、曼德拉、哈維爾、昂山素姬和 中東阿拉伯之春的年輕人的經驗來推動香港的不合作抗爭運動。事實上,正如Wael Ghonim所言,埃及2011年的經驗示範了網絡上意見表達如何迅速地轉化為群眾行動,他們相信的,是群眾的力量(Power of the People)大過當權者本身的權力(People in Power)。埃及的革命2.0出現,是因為青年人再不理會政權的恐嚇,「豁了出去」。當被動的反對再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主動的抗爭是讓長期積壓的情緒一 併爆發,其震懾力度(shock and awe)令當權者沒法招架。
9 g3 H" y- G9 f% P0 {2 P9 G$ e) Xtvb now,tvbnow,bttvb- y# T+ o8 i  z) N' [1 z
. R" m. R& ?, I! v9 e7 v
浸會大學政治學教授Michael De Golyer在剛發表的調查報告《政制改革: 諮詢和對抗》中表示,「佔領中環」的支持度達到38%,不支持的則有54%,只有很少市民不知道或者未有聽聞「佔中」。他關注在青年人和專業人士支持「佔 中」的比例皆超過50%。同時,這兩類人士也關注正在進行的政改諮詢是否公平公正,他們對政府的不信任早已轉移到由政務司長[url=]林鄭月娥[/url]主 持的諮詢工作,如果諮詢期結束後政府交代的方案和回應普選的訴求令他們的懷疑成為事實,肯定只會刺激他們投身「佔中」行動。De Golyer進一步指出, 中央愈高調插手打擊「佔中」,巿民也愈加支持有關行動。而如果民主派團結號召參與「佔中」,這場運動的規模和力量也會增悤。
  o; ~' D1 S  L

- _" g$ f; ~: B4 G3 E' etvb now,tvbnow,bttvbDe Golyer的調查更發現,青年人和專業人士皆為最擔心「佔中」出現暴力場面和損害經濟,但他們同時也是最支持「佔中」的人。換言之,已經有相當部分巿民「去意已決」,準備為爭取普選投身公民抗命。
4 q5 G6 t5 y; N, j4 ttvb now,tvbnow,bttvb

% Q$ ?3 a9 I( [$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佔中」的發起人缺乏霸氣、不是整天凶神惡煞、矯情誇張、指罵別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政治人物,他們都曾經大力主張民主派妥協讓步,也曾經反對過 2010年的「五區公投」運動。但正正是2017普選似有還無,當天的妥協得不到積極回應,「佔中」的論述出現絕對不是偶然,更不是無中生有。
9 g* @8 s* A. g4 Ros.tvboxnow.com

+ `. @5 A4 ^3 b公仔箱論壇強調「公民抗命」,就是要在民主運動最弱勢困難的處境中昇華成為一個良知象徵、一種精神力量、一個自願因為犯險而承擔後果的價值觀。如果政制發展不能配合青年人尋求民主公義的期望,那麼民間的運動自然成為青年人表達抱負和為此作出承擔和犧牲的唯一出路。
' W7 G$ w) W9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u1 v8 H: r) k3 a% N7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Z! h# G& m$ u* @- `
作者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 E( V. \( h7 O' Q0 ?5 ?* [6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P3 l1 d! a5 q0 P5 T
◆延伸閱讀os.tvboxnow.com; I0 @& b7 j9 M) v' z0 A4 E5 Q
1. Wael Ghonim,Revolution 2.0: A Memoir, 2012! Y7 @* {! C$ X% _9 q8 V( ]# k9 p
2. Michael De Golyer,''Constitutional Reform: Consultations and Confrontations'', 12 January 2014
3 p' Z  _; g1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香港青年協會的《香港青年趨勢分析2013》,2013os.tvboxnow.com8 _; W, ]9 U$ a4 Y; K& W" x
os.tvboxnow.com; {. K1 c2 ]& b+ @$ U; x

5 {+ `9 S4 u% T: Sos.tvboxnow.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