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9日發表評論,形容廣東南方周末文章遭到篡改所引發的風波,在在顯示一黨專政的中國,駕馭當今的社會已倍感吃力,而無論南周事件如何收場,“只會再一次刮花中共向國內外所宣示的一個快樂親和的形象”。tvb now,tvbnow,bttvb3 H2 M+ s5 [0 J
" l: A) g7 s) F$ }公仔箱論壇評論指出,有報道指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親自主導篡改南周新年獻詞的文章,如果報道屬實,這反映了中國的新聞審查機制更形惡劣化。評論稱,中國宣傳官員對若干新聞的報道手法或應否報道,儘管經常發出指引,但像庹震般的親自介入改動文字,卻是極端罕見。難怪南周編採人員對事件如此反感,其他同業亦發表聲援。要求庹震辭職,其實只是希望將審查機制恢復以前的做法而已。tvb now,tvbnow,bttvb% }! i2 u( g* X9 Y
# j$ E6 ?9 S: [5 \( V: u
該報的評論繼續指出,目前很多分析家都在關注習近平如何處理這次的風波,特別是他是否是一個正如外界所料的“改革派”。但評論表示,在中國,類此這種的猜測經常都會出錯的,南周篡改文章事件更大的意義,在於反映了中國的傳媒,及至整個社會,都越來越難以順服於一個一黨專政的制度,無論是思想上或者是實際上。另一個值得觀察的發展,就是一向自詡為中國改革先鋒的廣東省當局,會不會在處理此事上與北京發生矛盾。os.tvboxnow.com3 [) E8 Y& Z0 E2 ^* Z
os.tvboxnow.com# W0 W# o* U& |9 X& X9 P- p. U' H; y1 k
評論繼續說,南方周末是中國過去一、二十年來傳媒蓬勃發展的其中一員,面對社會一個日漸壯大、對資訊和娛樂胃口也是越來越大的中產階層,中共別無辦法只好放鬆對傳媒的鉗制,而報紙和雜誌亦因此而在各地綻放,而且為了競爭而追求獨家新聞,包括預報國家經濟策略以及貪污案件,有些專業而又有原則的記者,則有如自耕農般的努力默默耕耘。
: J2 E# P7 h% K4 k; j( } A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G1 v3 m: E2 _# g/ e) g! a( M
評論最後指出,擁有一切資源的黨,可以遏制異見者,而在這場風波中,也許仍將如此,除非發生一場當局難以控制的全國性的反傳媒審查運動。而無論事件如何收場,這隻會再一次刮花中共向國內外所宣示的一個快樂而親和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