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申請加價8.5%,引起市民強烈反感,昨日民建聯再赴九巴總部請願。香港是全球少數公共交通沒有公營服務的地區,市民除了無奈承受公交加價別無選擇。本港每年公共服務如地鐵、巴士、電費加價都成為市民噩夢,亦是推高通脹的重要因素。私營公司包攬公共服務,營商目標必然是追求最高利潤。唯有進一步開放專營權打破壟斷,同時逐步增加公營服務比重,才能破解公共服務「例行加價」的魔咒,緩解民困,遏止通脹周期性膨脹。 因公共服務具有壟斷地位,公共服務加價等於通過增加全體市民負擔,大幅增加運營商利潤。每年公共服務如公交系統、供電系統的「例行加價」,除了加劇市民的生活負擔,還引致各行各業的營運成本增加,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通脹。目前整體經濟全線下滑,公共服務例行加價可能導致通脹和經濟停滯并存的「滯脹」境地,削弱本港競爭力的同時,令市民負擔百上加斤。6 A6 ?" k! B( R9 G2 L
運營商加價當然都有其「充足」的理由,例如可將車輛更新列入日常運營成本,可將租金收益挂在其他公司名下。以九巴加價為例,目前港府可做的,也只能仔細審核營運商收支,盡量壓低公交加幅,降底對民生經濟的負面影響。只有實施「殺手曖」──開放專營權,引入競爭打破壟斷,才有望打破加價惡性循環。如公交系統中允許更多運輸公司加入,允許同一條線路由不同公司運行,優勝劣汰,公交系統勢將以更低廉的價格為公眾服務,并促進公交服務的完善。引入更多電力公司加入供電系統,令市民有選擇服務商的權利,才能以競爭壓抑漲幅。
. v* i* {/ b# B( L# E& ~' M4 ntvb now,tvbnow,bttvb 要徹底控制公共服務加價引發的通脹,需要增加公營公司在公共服務的比重。公營服務才能放弃追逐暴利的運營目標,以服務公眾為宗旨;才能以低利潤甚至輕微虧損狀態經營,降低公眾負擔,降低各行各業的運營成本,促進總體經濟發展。公營服務還將和私營公司形成競爭,私營公司不僅難以例行加價,還很有可能降價以爭取市場份額。公營服務也通過市場競爭保證質素。
/ y) X% r/ n' v4 R4 xtvb now,tvbnow,bttvb 增設公營服務不宜由公務員直接參與經營,否則難以避免國營企業人浮於事、高成本低效率、日漸陷入巨額虧損的弊端,屆時將成為全體納稅人的沉重負擔,違反紓解民困的初衷。公營服務應在保證政府審核整體收支、決定運營策略的權利下,在運行機制公開透明、保證公眾監督權的前提下,聘請專業人士組成定期換屆的管理層,完全按照市場模式運營。這樣既避免國企先天性經營弊端,又遵循自由市場規則,保持競爭機制的核心價值。tvb now,tvbnow,bttvb/ r( n0 r, o% X1 H) l+ J& [
公營服務并非要趕絕私營服務。公營服務維持公眾的基本利益,私營服務可起到補充作用,并提供中、高端服務項目,完善服務體系。私營公司在擁有壟斷地位時利潤不憂,難免因循守舊,完善服務、開發市場潜力的動力不足。例如本港去年游客高達4200萬人次,私營公交公司如果改善公交站牌,完善網絡公交指引系統,加大針對游客需求的開發,有望挖掘重要利潤增長點,而無需徒賴加價。加價等同「趕客」,不利長遠發展,實非善策。
" `1 h9 X- e, S- y公仔箱論壇9 S8 H" k# G# c$ W2 s6 b& B
$ ?) M( V2 l' f! |, Jtvb now,tvbnow,bttvb" _7 _; e$ U3 G. e. B
香港商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