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自由人‧最低薪金制利與弊


3 N' B( ~3 ]/ ?( m2 U4 e( Q  d6 o3 R公仔箱論壇& A) ?* w* |1 y: ~
蘋果公司日前推出最新科技產品──New iPad。公仔箱論壇; |2 y) D9 z. q9 \
 New iPad面世,讓全世界著迷于科技產品的人都為之瘋狂,更有報導指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如日本、香港等,在推出New iPad首天,蘋果專賣店出現長龍,人群為搶購New iPad,都願意放下平日的工作,與其他蘋果迷排隊等候,以便第一時間擁有它。/ _# I6 P7 w/ ]5 o( X$ R: {
 一種科技產品,能夠掀起如此大熱潮,除了它多功能的用途外,還標誌著另一種意義,那就是---形象。且不談New iPad功能如何,能夠擁有這類產品的人,在社會越來越普遍(即人人都可擁有),但要如何在普遍中鶴立雞群?唯有比別人更快得到更新的同類產品,哪怕功能無異,最重要是面子拿足,展示出來才有光。
) K7 C( N& \6 p  r. A" [  s彰顯本身購買力os.tvboxnow.com' Y' t) ~& b. J1 b. u9 m
 筆者可不是信口開河,近幾年新開發的科技產品,無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推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就會接踵而來,價錢和包裝也越來越精美。若認真研究,你們也許會認為,無論是第幾代產品,功能和第一代如出一轍,甚至覺得毫無分別。不過,為什么還是能吸引人群,尤其是青年搶購?除了彰顯本身的購買力,及對“高科技”的敏感度外,筆者可想不出第三個理由。% e# E  E- z9 @6 V
 筆者是大學生,從小學至大學,無論是老師或教授,都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最根本的社群活動。但在網絡普遍化之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好像演變成人與科技的交流,即科技產品成了替代品,陪伴主人一天的生活。這種現象看似不正常,卻為青年所常為,尤其在校園裡最為顯著。例如中學生不再留在校園討論功課,而是在家對著電腦與同學MSN或面子書討論功課。又可這么舉例:大學生不再願意挪出時間舉辦各式各樣活動,情願躲在校園某個角落玩智能手機。
# Z" g1 h0 `' Z$ \) w8 T% w公仔箱論壇 雖說時代變遷,跟著時代的腳步才不會被淘汰。但科技產品只是附屬品,和身邊親友的交流和溝通,才是正道。各位也許不同意我的論點,但筆者始終認為,科技產品被善用或被濫用,不可混為一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