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X7 F4 `- [) F: ~# V G5 K3 h公仔箱論壇 在這個意義上,我歆服蔣勳所言「這本書要談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如何尊重孤獨」。 # d d* a/ [' @, F1 stvb now,tvbnow,bttvb 1 l1 @5 s) B$ o4 U+ G5 B/ E3 Y8 i6 K; p: P1 r p2 S% D
7 p" G6 p. d& X5 q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c. x$ Y/ O t$ C! m1 T
昆德拉在評析弗朗西斯‧培根時如此說道:「畫家的強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勢』放在肖像主人的臉上,試圖在某個深處,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如果借用這個詮釋,我願說,對「孤獨」的探討與珍惜,本質上也正是基於找尋那個逃逸的「我」的企圖。在與自己相處之時,我們質問自己,一個人會在何等情形下變得不可辨識自己?又會在何等情形下歪斜到仍然是自己?換言之,一個人之所以為自己的邊界,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