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存兩套矛盾的青年論述:一為浪漫主義的「激進青年」,另一為墮落的「邊緣青年」;前者象徵「新時代、新運動、新青年」,後者象徵「價值崩塌、社會危機」;前者似是香港的光明未來,後者似是香港的黑暗未來。激進青年在過去3個月被廣泛討論;有關邊緣青年的卻鮮見,極其量在校園吸毒下被帶過;邊青形成的探討則從未展開。因此我嘗試聚焦另一群被遺忘的80後:「夜青(Young Night-drifter)」,圖打開香港青年處境的課題。9 F( H& _ S6 U. A6 V
( X3 {: y* u! R9 H* u3 B/ e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B( V6 G9 Y$ i9 t ~5 `本文不是空中樓閣,內容是一年來我在大埔和北區觀察所得。上年3月起,我間斷在深宵時分與外展社工四出訪查夜青。該區夜青小至8歲、大至24歲,多在公園、網吧和機舖出沒。在政府眼中,夜青多是容易接觸黑社會和毒品的「高風險青年(At-risk youth)」。在我調查中,亦遇過剛吸完毒,迷迷糊糊和我交談的夜青。& B0 r3 g5 r/ b. p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