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知識型經濟必須有教育配合
[打印本頁]
作者:
vesuvius
時間:
2009-9-23 05:06 PM
標題:
知識型經濟必須有教育配合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公布二○○九至一○年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連續兩年排在第十一位,在七分滿分中取得五點二二分,在亞洲地區及國家中排名第三,落後於新加坡(第三)和日本(第八)。
tvb now,tvbnow,bttvb% J9 T/ j/ L: y
9 S; x. g; W: U* O
全球競爭力排名是根據十二項指標的分數來釐定,評分細項共有一百二十個。除分數外,被評分的國家或地區在每個細項均會被評為「相對優勢」或「相對劣勢」,香港有五十項獲評為優勢,其中「基建」及「金融市場精密性」分別獲評六點五及五點九分,在全球各國及地區中排名第二及第一,另外在「貨品市場效率」方面的得分亦為全球最第二高。其餘七十項則為劣勢。當中在「宏觀穩定性」、「高等教育及訓練」及「創新」三個範疇上,香港在所有細項皆被評為劣勢。
os.tvboxnow.com5 m/ I, `. [9 ?,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o U0 u* z3 u) P0 B6 Q3 J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在提醒我們:有必要檢討香港發展創新能量的策略,並須在教育改革上配合。面對全球化及知識經濟的新衝擊,創意(而非單是資本或勞動力)才是決定競爭力的至關鍵因素。沒有一個全球城市可以在缺乏強大創意資本(creative capital)下得以持續發展繁榮。創意的環境靠的不只是硬件基建性的投資,更是心思的培養──包括想像力及創意的提升。當中需有自由激活的媒體生態之外,更需要公私營部門採取激勵創意與冒險的用人與酬報之道,以及在教育制度上鼓勵批判思考而非應考強記式的學習模式,並提升學子們對文化藝術及不同思潮文明的欣賞。面向知識型經濟,教育必須「戰略」地配合,否則不會有成功的機會。用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的說法:新經濟需要「專業人士」,把他丟在完全陌生的新環境裡,也能發揮超強的判斷力和洞察力,並找出正確的方向,自己勇敢地走向未來。香港已完成了粗放型的教育發展階段,今天教改的重點不再是學額、資助年限等課題,而是如何開展及配合創新型的新經濟發展階段。
0 n! w+ }( m8 l+ [5 x7 I; ^tvb now,tvbnow,bttvb
# [+ j" E" G. f
今天知識資訊不斷膨脹,批判性學習比過去任何時期來得迫切。課程改革方面,關鍵不再是不斷增加新內容,因為「如何教」已比「教些甚麼」變得更為重要。值得反思的是:一直以來,教師們是否教得過多,而學生們學得過少?他們要學習「怎樣學習」(learning to learn)。早前特首曾蔭權發表文章,呼籲香港發揮潛力,邁向知識型經濟。要創造知識型經濟的環境,知識型經濟最重要的是人才之投資,沒有足夠的人才是不可能有智慧型經濟的。
m: ~' j( \' h1 Xtvb now,tvbnow,bttvb
( s7 o6 ~0 s# l. P6 Y: j) i4 [2 v& Y6 ^tvb now,tvbnow,bttvb
城市智庫
7 b* S& Y6 }. N- C5 gos.tvboxnow.com
tvb now,tvbnow,bttvb0 j- e( g+ U5 w" s: H* u
區議員陳財喜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