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皮的鬆脆口感背後,暗藏反式脂肪危機。食物安全中心的調查發現,三成食物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偏高,即每份含量逾0.3克。酥皮忌廉湯含重量反式脂肪,加一份芝士漢堡包已超越人體每日攝取上限。該中心強調,反式脂肪對心臟健康的遺害比飽和脂肪更嚴重,呼籲市民盡量減低攝取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y, \- n, A' K2 h/ x- `% _, X
5 v! e1 t5 |# T- e包裝食品將列明含量食安中心調查市面 59款食物,發現酥皮忌廉湯的反式脂肪含量最高,每份達1.6克,其次為芝士漢堡包及吞拿魚酥皮卷,分別含 0.84克及 0.82克。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以每天攝取2,000千卡熱量的成人的計算,反式脂肪的攝取上限為2.2克。即吃一碗酥皮忌廉湯及芝士漢堡包已超標一成。中心又發現,以植物油製造的硬人造牛油的反式脂肪含量最高,一湯匙已含1.5克反式脂肪,其次混有動物及植物油的硬人造牛油、牛油及軟人造牛油。橄欖油的含量最低。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指出,反式脂肪降低人體的好膽固醇及提升壞膽固醇,比只會提升壞膽固醇的飽和脂肪害處更大,進一步增加心臟病風險,攝取量越少越好。現時美國紐約及丹麥已訂立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上限,但何玉賢指,國際間對此未達共識,本港貿然立法可能造成「貿易壁壘」,「到時可以去世界貿易組織告我哋」,因此現階段以教育及業界指引為主。明年中實施食品標籤法例後,食品包裝必須列明反式脂肪含量,供市民自由選擇。該中心科學主任林伏波解釋,業界常用起酥油或人造牛油製作酥油,烹調期間可使麪粉之間有多些小孔,達至鬆脆效果。但是次調查發現,其中兩個酥皮湯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極低,反映反式脂肪並非令食品鬆脆的必需品。食安中心業界指引建議,食品界應以芥花籽油、橄欖油、大豆油或粟米油代替反式脂肪含量高的材料。蒸、烚、烤或焗的菜式的反式脂肪含量低於油炸。 % p2 x: k3 Q- ?- r: e, c" @) }. j, z$ A6 A, J9 M/ s
「冇膽固醇以為健康」美國註冊營養師梁慧思說,市民過往以為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健康,「肆無忌憚咁用,食得仲多。」此觀念近年改變,但部份市民仍然不懂分辨,「有啲客見包裝標明冇膽固醇,以為好健康,點知原來有反式脂肪。」她又提醒市民,港人身形較外國人矮小,反式脂肪的攝取上限或低於食安中心建議的 2.2克。本港一般女性每天所需熱量約為 1,300至 1,500千卡,男性約 1,600至1,800千卡。按此計算,女性每天的上限為 1.43至 1.65克,男性上限為 1.76至 1.98克,市民應以個人飲食習慣計算。: N! f* o4 I" _) l* J- i,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