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d8 P1 r0 e) |我建議的解決方法是由區議會在其管轄範圍內,視乎情況,直接與房署或私人業主訂立長期租約租用單位作區議員辦事處,再轉租給該區當選的區議員,租金無論在哪一選區都是劃一的。; j. g. B' Q. z5 E4 i, r9 ^" t* G) y
$ H4 A. ]. b/ s
這做法不單較公平,且對居民來說亦會較方便,因他們不用因區議員人選的變動,而要去找尋該區區議員的新辦事處所在。無論是由哪一個黨派的人出任該區的區議員,區議會在該區的辦事處都不會改變,只是換了負責的區議員而已,這能更有效及更公平地讓區議會服務市民。os.tvboxnow.com. }; k0 ^$ \6 T& Y3 s( b
/ E7 h# Y ?' `* |, s7 |os.tvboxnow.com由居民決定資源分配tvb now,tvbnow,bttvb; J; S& T! C3 c; p" p2 t' w7 ?$ Y
四、參與式預算。區議會雖是諮詢機構,但仍掌握一些財政資源可自行調配。過去區議會被詬病的其中一個情況是建制派操控區議會的撥款機制,把區議會所掌控的財政資源輸送給予建制派關係密切的地區組織,讓這些組織在地區坐大,亦成為建制派在地區的樁腳。全面改革區議會的撥款機制,以防止私相授受,是反專制聯盟取得區議會控制權之後必須推行的措施。不過,反專制聯盟不應利用控制權去培育自己的地區組織,排斥建制派的地區組織。他們應該做的是把民主商討及公民參與的元素加進區議會的撥款機制內。# `6 Q5 N! u; A+ d, u
& ]1 I. R' U/ V
一個做法是把區議會的一個百分比的財政資源撥出,在區內進行民主商討的程序,讓居民直接討論可把這筆撥款用於甚麼地區事務之上。居民可以列出多項計劃,再投票定出優先次序。區議會可據此參與式預算程序而得出的建議,使用相關的財政資源。在取得經驗之後,每年交公民參與決定的撥款可逐步提升。區議員的角色不是單純代表居民處理地區事務,而是促導居民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及達成共識。這樣就能在地區層面實現民主管治,把民主精神深植入香港的社區。- T9 Y8 E0 c. o+ z5 d, 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