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玄學]
過年習俗之「送窮神」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7-1-21 07:48 AM
標題:
過年習俗之「送窮神」
春節期間,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送窮」或「送窮神」的習俗,這是民間極具特色的歲時習俗,其意即是「送走窮神」。在年節交關、辭舊迎新之際,送走窮神,則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富裕美滿,這也是人們普遍的美好願望。本期詳述這傳統的內涵。
「送窮」的習俗已有數千年之久,那麼,人們祭送的窮神到底是誰呢?有人認為窮神是姜子牙的妻子。據傳,姜子牙在封神時,將其妻子封為「窮神」。但筆者翻閱資料發現,窮神的另一個說法比較可靠。據《五百家注昌黎文集》載:「予常見《文宗備問》云:顓頊(音zhuān xū,黃帝之孫)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而相承送之。又唐《四時寶鑑》云: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也。」杜公瞻注:「按《金谷園記》云,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着之,宮中號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據此,民間相傳,窮鬼是上古帝王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喜穿破衣爛衫, 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會將其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故大家都叫他「窮子」。後來「窮子」在正月晦日(即正月的最後一天)死去。人們祭祀他,逐漸相承成俗,稱之為「送窮子」,「送窮」逐漸演變成一種習俗,如唐詩「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可見送窮之普遍。據錢鍾書在《管錐編》中的考證,在唐代,民間已開始盛行「送窮」,而當時送的是「窮鬼」,直到明清時期,「窮鬼」被尊為「窮神」。送「窮神」的說法,一直沿用至今。
日期演變
「送窮」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盛行於唐代,一直延續至今。而隨着時間的推進,送窮的日期也有所不同,筆者將其歸納如下:
一、「晦日送窮」:唐宋時期大都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晦日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在據《金穀園記》載:「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所以選在正月晦日來祭祀窮子。唐朝詩人姚合的《晦日送窮》也說明唐朝是在正月晦日送窮。另據宋朝詞人巴談的《送窮鬼詞》,「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隻,燈盞兩隻明輝輝,內裏更有筵席。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其中有「燈盞」可知,在當時應是正月晦日晚上送窮的。至今,在中國廣東、福建沿海少數地區,仍保留着正月二十九晚上送窮的習俗。
二、正月初六送窮:據《歲時雜記》載:「人日前一日(人日即正月初七)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 以送窮」。從「人未行時」推斷,正月初六早上送窮。
三、正月初三送窮:據康熙《乳源縣誌》卷八載:「初三日掃門庭,以其敝帚置箕,擲紙錢棄郊地,以送窮鬼。婦女以糕餅、桔子相饋。」另外,民國《赤溪縣誌》卷一:「自除夕至初三日始掃地,婦女早起掃除,攜香紙送於路旁,謂之送窮鬼」,故此說明,在某些地區有正月初三早上送窮的民間習俗。
四、正月初五早上送窮:唐代中葉以後,以中和節(即二月一日也有說二月二日)取代晦日節,晦日節遂衰落,其中送窮風俗逐漸移向正月初五。其證據一是明清時期定於五日五更(戌時)送窮,謂之「送五窮」。「五窮」可能取自韓愈《送窮文》中的「五窮」。這一時間「送窮」的應用最為廣泛,且沿用至今。
四大儀式
俗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而「送窮」的儀式,也各不相同,筆者長研習俗,發現主要有四種儀式:
一、車船送窮神:據韓愈《送窮文》載:「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結柳作車,縛草為船,載糗輿粻;牛繫軛下,引帆上檣;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問所途,竊具船與車,備載糗粻。日吉時良,利行四方,子飯一盂,子啜一觴,攜朋挈儔,去故就新,駕塵彍風,與電爭先。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這段話簡單來說,即是送窮不僅要為窮神準備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為其準備乾糧,令其快速離去。
二、掃糞送窮:據《歲時雜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即在正月初六的早上,掃聚垃圾,在未有行人之時,將其倒在十字路口,並用七枚煎餅覆蓋在上面,是為送窮方式之一。
三、剪小人送窮:據清乾隆修山西《大同府誌》載:「五日,剪綵紙為人,小兒擁抱戲通衢,曰『送窮』;有攫而去者,曰『得富』。」清《陝西通誌》卷四五也載:「正月五日剪紙人,送擲門外,謂之送五窮,飽食謂之填五窮。五日忌出門,以新肉置釜中,炭火炙之,或以麻豆,名曰送窮。」在正月初五的早上,剪綵紙小人,扔到門外,是為送窮。
四、送走窮媳婦:據《懷來縣誌》載,在正月初四晚上,各家用紙造婦人,稱之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在第二天早上,將其送出門外,並呼喊:「送出五窮媳婦來」,即將「窮」送出了家門。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