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香港] 老師傅一手寫出全港小巴字牌 拍檔冀建資料庫留傳奇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11-2 02:32 AM     標題: 老師傅一手寫出全港小巴字牌 拍檔冀建資料庫留傳奇

老師傅一手寫出全港小巴字牌 拍檔冀建資料庫留傳奇
8 I8 u/ \$ t0 bos.tvboxnow.com

- H- f' _. k7 f( |" P7 pos.tvboxnow.com[attach]3228281[/attach]os.tvboxnow.com8 x& E0 ~3 q4 J+ w* M: x8 I

0 V* P" n0 C,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小巴擋風玻璃下的一塊塊白色膠牌,刻上紅藍色「觀塘銀都」、「旺角先施」字樣,偶爾配襯「直通車」、「新路」直豎小牌,引領港人穿梭各區。昔日小巴膠牌全由老師傅李其忠以紅藍漆油寫上,1980年代某日,生意「對手」麥錦生攜同自製的車頭膠盒登門造訪,兩人惺惺相惜,由「對手」變成生意拍檔,全盛時期等候幫襯的小巴車龍「排到街尾」。30年過去,已屆朝枚之年的李師傅與小巴膠牌一同經歷本港變遷,5年前退休結束零件店,剩下麥錦生的膠牌店在佐敦小角續為全港小巴「引路」。麥錦生希望日後可成立網上資料庫,紀錄小巴膠牌這個香港故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5 f' }9 c
2 l+ j1 M& h& |3 x5 o
兩橫一撇一折鈎,李師傅提起微微顫抖的雙手,以筆尖輕醮紅漆,在白膠牌上徐徐寫上「元」字,再轉換毛筆,這次沾了藍漆,在「元」字旁直豎寫「屯門」。寫完方頓覺「朗」字不夠空間,李師傅緊張地道「呢塊唔要得,漆油好黐筆,有冇松節水開稀佢?」,麥錦生笑着拿來松節水,不忘戲謔「今次冇得賴(油漆)啦」。屈指一算,年屆八旬的李師傅已經10多年沒有手寫小巴膠牌,但對質素的堅持依然不變。os.tvboxnow.com, l9 P" x2 e6 S* U

( n+ S& L% @2 N: |- ~4 {$ U0 k3 I% e公仔箱論壇曾做白牌司機與小巴結緣
% B8 c( X- v) |( itvb now,tvbnow,bttvb
& c) ]5 b! D# d  g1 [4 B; [. E& Hos.tvboxnow.com李師傅行過船、當過白牌車司機,及至開設零件店賣膠牌,與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一樣嘗盡各行各業的辛酸,「海運大廈我都有份起」,小巴膠牌其實只佔其人生一小節。由於做過白牌車司機,自此與小巴結下不解之緣。見證着小巴在六七暴動後變合法,他買下小巴,一天「直踩」兩更,朝七晚十一在新界公路奔馳。當年,「紅van」司機自製手寫目的地紙牌,並在車頭表板位置鋪上毛巾,隨意把零錢拋在毛巾上。os.tvboxnow.com  g7 b3 v- A1 m" Q! `5 A. e( ^
tvb now,tvbnow,bttvb6 e# t; o, M( c4 e
轉行開店賣手寫膠牌
$ s* s. }# ?, O  A1 C) R"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M$ @) P& t) n6 ?: Y3 W+ a9 J
李師傅其後轉行開設小巴零件店,出售小巴車頭膠牌,以及置在車頭放膠牌和零錢、俗稱「頭盤」或「珠盤」的膠盤。最初李僅以軟薄PVC膠片製作膠牌,寫好一個後把新膠片覆蓋上方臨摹,日製數十個,膠片晚間放在天台晾過夜的細節,他仍記得一清二楚。
+ g" k+ n* N) J" C1 K* {
公仔箱論壇( a% G1 B8 T7 Q- q: O
1983年某日,經營廣告膠牌公司的麥錦生登門造訪,向他推銷自己設計的膠盤。李師傅眼見麥的產品更耐用,決定合作。
% W7 }. o8 c" t; T+ k8 W% L* w
& p, X9 s4 }" u) e$ O. B3 y5 I公仔箱論壇對手上門推銷30年良友公仔箱論壇6 S) [2 ], T' m9 F

  y/ x! j" V8 O麥其後改良易褪色的手寫膠牌,使用絲印技術及電腦雕刻機,製作膠牌供貨予李師傅,李則教麥開店賣汽車零件。兩人因此由「對手」變成良友,麥笑謂「好彩(當年)你唔嬲」,李回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兩人牙尖嘴利,亦師亦友,麥更猶如李的「記憶庫」,訪問時不時提醒李師傅。
# t, T7 M* b) e+ Sos.tvboxnow.com

/ O$ }' Q8 z% m9 N已改機製手寫成歷史
; J! N, W+ {( stvb now,tvbnow,bttvb
. e# C  p' ^2 Q, Eos.tvboxnow.com兩代師傅細說小巴膠牌由7元一塊賣至22元一塊,1980年代全盛時期,小巴轉有空調,裝『頭盤』的小巴「排到街尾」。膠牌近年已交予內地工廠生產,李師傳5年前退休,結束深水埗小店時,曾一度引來中大學生及小巴迷搶購其手寫膠牌。麥錦生現仍從事廣告膠牌生意,小巴膠牌只佔其一成生意,他笑言產品太耐用,「見到有小巴撞車,膠盤被拋出車外都冇爛,你話點做生意」,繼續開店只為服務司機及小巴迷。麥錦生亦有計劃,退休後會成立網上資料庫,希望保存小巴膠牌歷史,兩人下月亦將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活動分享小巴膠牌歷史,講述一個「紅van」字牌誕生的故事。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