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偉豪:繁簡之間:數字與情緒 6 s/ _( y) [2 s3 j% v0 o, w) @公仔箱論壇! { A4 b0 r% f3 z; }5 O
9 \. N3 y" g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近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公布《香港居民語言應用、語言能力及語言態度研究》結果(註一) ,其中一項結果較廣泛注視的是,熟悉簡體字的受訪者有約30%,故此建議政府藉教育制度推廣簡體字("simplified written Chinese might be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d through Hong Kong’s education system",p.99),問題是:為何面對三成熟悉簡體字的受訪者就總結出政府推廣簡體字的建議?公仔箱論壇( q9 D6 I6 U7 }# [* x" R
- ]/ L" R3 a) Y. \公仔箱論壇用上「推廣」一詞意味「三成」的不足。如果真的認為三成不足而需要推廣,那麼,熟悉簡體字人士要到達怎樣的數量才夠數而不用推廣呢?四成?五成?即使有七八成之多,報告仍可繼續建議推廣簡體字,即使只餘百分之一,仍可視為不足,仍可作為推動簡體字的理由。簡而言之,「三成」與「推廣」之間的假設是全民需要熟悉簡體字。當然,沒有人既天真又不切實際的期望全體香港市民都懂簡體字,所以如果「三成」這數字不是跟「全民」相比,那應與什麼比較,或應以什麼社會環境標準來解讀呢? ; ~# B' P5 n0 r+ C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A! m: m/ | x* O; |$ `
如果社會氣氛對簡體字的學習很熱中,只有三成人熟悉簡體字當然是不足夠的;但如果社會大眾對簡體字的熱情較淡,只求認識,不求使用,甚或有反感情緒,政府當局應該以此格局來理解三成人熟悉簡體字這數據,從而考慮是否推廣、如何推廣。os.tvboxnow.com: j' w# w+ G0 V/ A
公仔箱論壇* Z) m, n5 F y2 V
為何市民投訴簡體字? 5 e8 u0 P8 [% Q* m3 {公仔箱論壇( }0 E1 u7 R& i- G
早前,港島文華酒店餐牌採用簡體字,給網民大肆投訴,而使酒店改回繁體字;恆生銀行中環總行的行人天橋把大號的簡體字用於特大的廣告中,我老師這等退休的高級知識分子,看不過眼而去信恆生,最後簡體字轉回繁體字。為什麼普通市民會對使用簡體字這麼反感而訴諸投訴行動?因為文字不同口語,口語是聲音,一講完就散;但文字是視覺圖像,有影像有痕迹,當用於廣告時會影響城市的形象,例如看電視劇,有時不容易辨別演員說內地的普通話,還是台灣的國語,但只要看看背景街道的招牌是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你就知道劇集是內地還是台灣製作的。市民用行動寫信要求簡體字除下,就是不希望繁體字的市容,被簡體字的市容滲入而取代,市容這東西,政府懂不懂呢?6 N% c7 B! S0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