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j* u% k$ i# a: F再加上○二年,問責制落實後,資深政務官晉升階梯最高只能官至常任秘書長,上有局長要「招呼」,下有公務員團隊要管理,而中層的政務官在接單亦應接不暇的同時,又要照顧下面的同事,慘成「夾心人」。對比回歸前後,當年的一個首席助理秘書長己獨當一面,全程負責處理一個法案,無論到立法會解畫及向傳媒解釋都一手包辦,反觀現時一些年資較淺的政務官參與政策的機會根本不多,工作上難有滿足感,可謂是今非昔比。公仔箱論壇 ^' R2 y. l0 j$ V
os.tvboxnow.com, B: o% M' o& a" r- Y# u& x; l
按規定,現時的公務員一般可選擇做到六十歲才退休。但近年官至常秘的政務官大多選擇在年滿五十五歲便告別官場。去年六月「AO歌王」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更選擇在年滿五十四歲,便退休前放假,以便可即時告別官場。 $ c2 h0 Q( [7 s9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A5 G' L( ?% I2 V Y
除了資深政務官持續流失,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一些前程似錦的「明日之星」也選擇「早走早著」。據了解,勞工及福利局助理秘書長列浩然最近辭職,將過檔到賽馬會。另外,吳英琦去年七月也加盟金管局。吳英琦離開政府前是公務員事務局助理秘書長。當中不少人盤算,在官場愈留得久,離職安排便愈嚴格,「過冷河」的時間也愈長,不如趁相對年輕,提早離職。 # h5 [& J7 q* z3 j# s* X4 Z$ _; B* \" Y 流失數字具代表性- l- }7 j' J" i/ \ z6 Q
: p( z1 Q# ^" c8 h
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陳世炯認為,流失數字具有代表性,繼出現公僕「退休潮」後,現在慢慢浮現「離職潮」,相信政務官流失只是「先聲」。他表示,過去公務員系統相對穩定,但「人望高處」,一方面現時政務官吸引力減低,除了市民混淆公務員和問責官員角色,政治氣氛打擊公務員士氣外,二千年後,新入職公務員與舊制相比,不再享有「長俸」,假期以及子女教育津貼等待遇也有差別。; g' ]1 _& [$ [+ X r4 R
$ h7 L' e# q6 L' a4 i C6 c, x& _ j他續說,另一方面來自外面的「拉力」增加,商界除了薪酬較高,設立職位亦有彈性,晉升機會遠比公務員多。他批評政府過往沒有正視問題,還是一直堅持公務員流失率低,不作檢討,擔心資深公務員的寶貴經驗,難以承傳。作者: popsexmen 時間: 2015-6-15 10:3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