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打開盤數﹕既患寡,更患不均!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5-4-12 01:04 PM
標題:
打開盤數﹕既患寡,更患不均!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4-12 01:07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0 @/ b+ z4 A3 g y! p) z
0 ~2 \, \0 p; c! ^- R$ o& d9 _os.tvboxnow.com
打開盤數﹕既患寡,更患不均!
tvb now,tvbnow,bttvb1 x2 [: J' m* H/ R
用數據把脈系列之一
! P. F" X2 c# g5 z- m2 b" Gtvb now,tvbnow,bttvb
os.tvboxnow.com3 w- L9 B" G: x+ H, A
. ?8 g2 S9 A9 P; g6 s" ]7 H8 o公仔箱論壇
全球經濟一體化
下,貧富懸殊是世界各國面對的共同問題,但香港尤烈。香港特區政府於
2012
年重設「扶貧委員會」,但推出的扶貧措施多是補救性,未能針對收入不均的深層
次原因,作出對應政策。政府過往不住的說「結構性轉型」、「結構性失業」及「結構性財赤」,偏偏把這個結構性問題輕輕帶過,只好讓外人越俎代庖,補上幾
筆。
/ \8 G/ J" h& r* h! A2 N& s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e& L/ i" O, b' L' s) P- n
根據去年底發布的《
2013
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計算的官方貧窮線,由一人家庭的
3500
元至四人家庭的
15,400
元不等,估算全港共有
134
萬貧窮人口,佔全港人口約
20%
。撇除房屋及社會福利等政策效益後,相應貧窮數字仍高達
97
萬人及
14.5%
。富裕社會下仍然出現這麼龐大的貧窮人口,值得深思。
tvb now,tvbnow,bttvb2 W. x n2 Q [9 p* {
, F$ L) O! J4 c5 X" h9 F0 aos.tvboxnow.com
過往,政府通常以老化、家庭居住人數減少等人口因素來解釋貧窮情况,但針對最根本的經濟成因卻點到即止,無助對症下藥。歸根究柢,經濟增長動力減弱是導致貧窮和分配不均的最直接的原因。最棘手的是,貧富懸殊又可以倒過來打擊經濟增長,形成惡性循環。
os.tvboxnow.com# [+ g+ c: d+ P- z, T+ F
; J' @' n Q8 ?5 ^% O6 p) ios.tvboxnow.com
回歸
17
年
月入中位數僅升
1.6%
os.tvboxnow.com, F. l6 w! H3 H
tvb now,tvbnow,bttvb4 A' v z1 I: E" U8 F% v
根
據統計處最早期的人口普查數據,在香港經濟起飛的
1971
年,香港的住戶月入中位數不過是
708
元,但
25
年後便躍升
24
倍至
1996
年的
1.75
萬元,
年均增長逾
13%
。在經濟增長蓬勃的年代,社會整體生活顯著改善,不同階層皆能分享增長成果,雖然受惠程度不一,低下階層亦不會有太多怨言。這亦是傳說中
的獅子山下黃金年代,當中或有美化的回憶,但香港的經濟基礎及中產社會於當時奠定根基,是不爭的事實(見圖)。
tvb now,tvbnow,bttvb- W6 P5 t, H3 z+ V& E2 g6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g- K1 u4 {( b& W& X
1997
年回歸後,開展的卻
是一章沉痛的故事。香港的住戶月入中位數僅能緩慢攀升至
2014
年的
2.33
萬元,年均增長率僅為
1.6%
,似有還無。扣除通脹率後,生活水平在回歸後的
18
年間幾近原地踏步。當中容或有數不盡的天災人禍(如亞洲金融風暴、八萬五及樓市泡沫爆破、長達五年的通縮、
SARS
、全球金融海嘯等),但生活水平在
長期沒有顯著改善的環境下,基層及中產市民便會介意社會及經濟上的不公平了。故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智慧,便出現落差。
os.tvboxnow.com7 v: x5 l: z+ f8 D9 s
os.tvboxnow.com' o8 S1 A; R% j6 a6 z* D
這從堅尼系
數在過去
40
多年的走勢,得到充分反映。嚴格而言,香港貧富懸殊最為惡化的年代,是在
1991
年至
1996
年間,堅尼系數在短短五年間由
0.476
飈升
9%
至
0.518
。不過,由於同期的住戶月入中位數亦顯著上揚
75%
,縱或當時亦有不少貧富不均的指控,但僅局限在部分基層市民及團體。與此相反,堅尼系
數在回歸後
15
年間雖然「僅」累增
3.7%
至
0.537
,卻導致全港上上下下皆有「不均問題非常嚴重」的共識,這實與收入增速大幅放緩相關。「寡」與「不
均」,前者足以影響後者的觀感和判斷(見圖)。
" k f9 l% O- G% ]; P; U
3 ?+ H! k& Y8 C3 a2 P% |
故此,如何拉動經濟增長,是應對分配不均的重要政策。可惜特區政府在回歸
18
年來交出的成績
表是白紙一張。由董建華年代的中藥港、數碼港、四大支柱產業,再到曾蔭權年代的六大優勢產業,全皆是落實無力的概念。
18
年過去,香港的經濟競爭力每况愈
下,寡與不均,香港同時兼得。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7 I8 O9 X0 |* I6 t2 x
" v5 P1 y9 H4 i; g! U7 f# h( N$ ~公仔箱論壇
面對貧富懸殊持續惡化的現實,政府早年的應對方法是表示堅尼系數缺乏代表性和可比性。自從
2006
年開始,統
計處在每五年公布的人口普查結果時,便專門為「住戶收入分佈」發布主題性報告,報告厚達二百多頁,提供相當細微數據。當中的主要論據有二﹕一、香港的堅尼
系數受到低收入的退休家庭住戶及獨居住戶大幅增加所影響;二、在計及薪俸稅及社會福利(如教育、房屋和醫療福利)的財富再分配政策後,經調整後的堅尼系數
數字顯著改善。以
2011
年為例,調整後的堅尼系數由
0.537
下調至
0.475
,與十年前相差無幾(見圖)。
9 \/ w, z% w! ]. |* {/ l
tvb now,tvbnow,bttvb8 J4 [5 o0 D, N: i
驟眼而言,香港的貧富懸殊問
題似未有如原始數據般嚴重。而統計處又會在報告中加上「在所有選定的國家
/
城市中,香港的堅尼系數與英國、加拿大,以及一些國際城市(包括美國的紐約和華
盛頓)相若」的評語。加上主題性報告同時羅列大量相關或不相關的數據,對統計及經濟概念並不熟稔的普羅讀者而言,不易理解及消化,無怪乎政府當年公布堅尼
系數數字時,社會的即時反應尚算溫和。
公仔箱論壇# B! F. H* }4 v& k
tvb now,tvbnow,bttvb- S, X k# b0 [6 {# P
先進經濟體系
港貧富懸殊最差
$ b1 U% |0 r2 Y) a/ T o
, h* H( d* N5 b) F/ b! a/ U公仔箱論壇
計及社會福利及稅收後的經調整數字,香港的堅尼系數又
是否真的和國際相若呢?其實不難找到答案,因為經合組織(
OECD
)在其網頁內把各成員國的經調整及未經調整的堅尼系數都完整列出。縱然特區政府不住的宣
揚它的財富再分配政策,它始終不是歐美的福利國家,財富再分配的能力有限,故此經調整的堅尼系數仍高達
0.475
,遠遠拋離所有經合組織成員國的相應數
字,包括美國(
0.39
)、英國(
0.34
)、德國(
0.29
)、韓國(
0.31
)等,香港貧富懸殊問題依然是先進經濟體系之「冠」。
公仔箱論壇& J6 L3 X A" t( r" V {; k0 M" `
; B z( y- m( M0 `7 Y3 W! M0 J
把收
入分配進一步具體化分析,我們可把全港住戶按收入高低排序,並分為十組別,進而比較該十等組別的收入佔比的歷年變化。根據
2011
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最低
的十分組別的住戶月入中位值為
2070
元,而最高的組別的相應入息中位值則為
9.5
萬元。
2011-14
年間的累計通脹率約為
13%
,讀者可自行計算自己
歸屬的收入組別(見圖)。
6 f0 V% Z1 q8 F! B4 X5 |" h7 Los.tvboxnow.com
; B4 `2 K) ?! L1 L0 M& {% E公仔箱論壇
在
1981
年至
2011
年,全港住戶入息的比重變化顯示了兩個令人憂慮的趨勢(見圖)。首先,收入最低的五個十等
組別的入息佔比在過去三十年間幾近全面下行。其次,這五個組別雖然累佔全港約一半的住戶數目,可是他們合計於
2011
年僅佔全港住戶入息的
15.6%
,甚
且低於
1981
年的
20.9%
相應數字。這反映基層市民並不能充分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值得政府深入反思,而不是機械地以人口結構變化作為開脫藉口。
os.tvboxnow.com3 ~. d8 L! u1 X2 Q* Y
公仔箱論壇; u# I9 D6 h8 }; |
出
( c9 B% O, `5 c
乎意料地,收入最高的五個組別住戶,並非一面倒地呈現升勢。以第六及第七個組別為例,他們的住戶收入於
2011
年介乎在
2
至
3
萬元間,勉強屬於中產階級,
但其住戶收入的累計比重僅為
15.9%
,甚且低於卅年前的
17.2%
。第八個收入組別住戶的情况好一點,但其住戶收入比重亦僅維持在約
11.5%
的水平而
已。最重要的調研結果是,最高組別的住戶於
2011
年高佔全港收入的
41%
,亦是唯一的住戶組別可在過去卅年取得顯著升勢,累計收入比重增加近
5
個百分
點,是為「富者愈富」的最確切論據(見圖)。
" I& @5 \2 s. ^. o) s$ Stvb now,tvbnow,bttvb
& y9 V0 ?' k u5 e6 g" Q+ t
上文曾闡釋「寡」可影響「不均」的觀感,究竟兩者是否有否因果關係?根據傳統經濟學的庫爾茲曲
線(
Kunzets Curve
)理論,經濟增長初期會帶來分配不平等,但隨着經濟進入中等國家水平,經濟增長成果逐漸下滲(
trickle down
)至基層市民,貧富懸殊問題亦得到解決。這個樂觀看法在上世紀
90
年代以前相當流行,亦在歐美國家得到實證支持。不過,隨着經濟全球化及資訊科技
突飛猛進,這個看法似已不能適用於更為複雜的新時代,而世界各國在最近廿年皆面對着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惡化問題,經濟增長並不可輕易解決分配問題。
os.tvboxnow.com: `, s, u: u0 N+ l: z0 O6 @
公仔箱論壇9 R6 @$ G( Q" T5 o
貧富差距削經濟增長
公仔箱論壇$ l j' L" h2 D$ b8 a4 D
" G. |. g1 V. A$ \4 j
經
合組織於去年底發布了《收入不平等會否損害經濟增長》的研究報告,提供了與主流看法迥異的答案。實證結果顯示,雖然經合組織的堅尼系數(經調整社會福利政
策)僅由
1980
年代的
0.29
微升至
2011
年的
0.32
,它對中期經濟增長卻有顯著的負面影響,平均拖低每年經濟增長
0.35
個百分點,
25
年的累計
減幅高達
8.5%
。(如果相應推算可應用在香港,由於分配不公引發的經濟增長減幅,會否更為明顯?)
5 I7 q s' q( X
/ {! P. i8 ^9 K6 kos.tvboxnow.com
報告同時指出,分配不公的負面影響不獨
局限在貧窮線下的人口,而是遍及社會內的四成人口。基層市民最受打擊是在人力資本上的積累(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他們不單沒有財政能力去發展技能,改善上流動力;更甚的是牽連其子女,令他們接受教育的質和量都不如富家子弟,這亦是港人所
謂的「輸在起跑線」,形成惡性循環,把社會不公平和貧窮跨代傳播。該研究報告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下列政策啟示﹕
, ^. o2 h3 F' C% k1 n/ {0 xtvb now,tvbnow,bttvb
( D) ^/ Y* Z# z* e( R6 {8 d, }# qtvb now,tvbnow,bttvb
「最新的證據顯示社會不公平削
弱經濟增長。削減不公的政策不僅可令社會更公平,亦可以社會更富裕。
……
政策不應局限在替最低
10%
的貧窮家庭脫貧,而應更廣泛地關注最低
40%
住戶的需
要,當中包括中產階級的下游分子。簡單的現金轉移並不足夠,關鍵在於提供高質的教育、培訓及醫療的公共服務,使社會的長期投資能締造更多的機會平等。」
! f. s r1 i6 v( ros.tvboxnow.co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Q% V# ?& ?; I) t5 B
特
區政府的政策制部門,看過經合組織的總結,不知可會考慮修訂他們的政策方針。特區政府可謂「富可敵國」,偏偏卻像個守財奴,不斷把社會資源收歸為儲備,而
財政司長還要為十年後的「結構性財赤」操心,卻不憐取眼前人。其實特區政府不須看得太遠,目下的免費幼稚園教育、提升副學士教育質素、提升老年退休保障等
政策,若能重質重量,足以同時回應「寡」和「不均」兩大難題。
os.tvboxnow.com( z3 M6 f S$ B1 t; j! l, ^7 B. e
7 J& t+ G# p, @! `tvb now,tvbnow,bttvb
文
__
嘉偉
) h% t' J+ ?0 V. D! f) e' t, ?& w, ^9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I6 j6 p: l& ^6 d/ j( x" z, m
[attach]3082544[/attach]
9 p% m5 G7 A! N- ?0 F& T
/ ^+ Z( F6 w" w3 S; T0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