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 q- ~( u0 H" @+ c7 n6 J4 Wtvb now,tvbnow,bttvb" y( F. h" R i. J% I" R% F' C, D
解讀「甚麼」公仔箱論壇; x; G( z. c. B- D
4 M7 t; W9 o/ W/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k! T v! E# b: u& K" eos.tvboxnow.com香港中華書局有一套「解讀經典」,包括《周易》、《論語》等。多讀經典固然很好,但「解讀」一詞,不知出自中文何典何經。 + ?+ |' {. W4 ~, d6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J. v% n+ E. Q/ U, t: ~2 Wos.tvboxnow.com稍懂英文者,應該都知道「解讀」出自英文字典。上網查「解讀」的英文說法,馬上出現的就是interpret一字。陸谷孫《英漢大詞典》 interpret條下有三個意思:「解釋」、「理解」、「判讀」。這三個詞合起來,就變成「解讀」,也即interpret的方塊字寫法。os.tvboxnow.com+ z( ~/ t' |5 ~+ w
公仔箱論壇4 N6 ?3 q( O' Z4 G* Q0 U
八月二十八日,中共國防部新聞官楊宇軍就裁軍問題回答記者:「目前,軍隊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大問題,希望外界不要作過度解讀。」八月七日,臺灣《經濟日報》社論談到兩岸關係:「正確、務實的解讀臺灣民意,調整立場與改變路線,才能開創兩岸經貿互動的新局。」以上這些「解讀」,中國人會怎 樣說? & z/ @6 I! ~- z3 Y& J5 N+ H 5 ^$ \& _/ P* g a5 h公仔箱論壇《禮記》卷三說,天子五年一巡諸侯國,命大師之官呈交民間歌謠:「天子五年一巡守(巡視諸侯所守),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漢書》卷二十四說,民謠先 由行人之官採集:「行人振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徇(巡)于路,以采詩,獻之大師,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窗)戶,而知天下。」中國人的「知天 下」或「觀民風」,現代漢語人叫做「正確、務實的解讀民意」。按不「正確」的「解讀」,自然不會「務實」;不「務實」的「解讀」,自然也不會「正確」。「正確」和「務實」這兩個形容詞並用,是現代漢語短話長說的典型例子。 5 ^) F/ u6 Q% ~- ~( Q3 Y" t- P$ Uos.tvboxnow.com1 V/ H# O: |. Z8 ~
《淮南子》卷十八說,行事定計,首先要根據常識考慮:「凡人之舉事,莫不先以其知,規慮揣度,而後敢以定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說,法官斷獄,不可靠祈夢之類所謂神明啟示:「若以夢寐之恍惚,加以射覆(類似占卜的遊戲)之揣測,據為信讞(定案),鮮不謬矣。」中國人不會說「射覆之解讀」、「規慮解讀」等。 1 Q; o- S7 d/ V7 x6 q. j. Aos.tvboxnow.com Y; x5 M6 ]3 {$ K
《唐國史補》卷下熊執易精通《易經》,建中四年,參加殿試,試題是《易知險阻論》。熊執易「端坐剖析,傾動場中,乃一舉而捷」。今天,熊執易假如不「端坐解讀」,非名落孫山不可。6 O, T0 k/ n) w3 ~) T- y
# P0 E' L# _) p" v9 Btvb now,tvbnow,bttvb中華書局的「解讀經典」,楊宇軍的「希望外界不要作過度解讀」,《經濟日報》的「正確、務實的解讀臺灣民意」,中文說法應是「剖析經典」、「希望外界不要胡亂揣度」、「準確觀察/掌握臺灣民意」。中文可用的詞語甚多,那裏要增添一個不知所云的「解讀」。公仔箱論壇9 m9 B$ p5 g) f- ^$ @$ T8 l
6 }. M$ Z6 X8 X- ?; B: C公仔箱論壇1 F$ F8 L6 m3 ^9 j2 N
進一步os.tvboxnow.com% N; [1 ]7 ~) i. q* N0 ?5 x% M5 j- _$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_! w7 j2 x' D) @8 H
八月二十日,香港政務司長鄭月娥談到市民退休保障:「問題涉及加稅,須進一步研究。」這位熱愛中共的司長,一開口就說洋奴話。tvb now,tvbnow,bttvb' F# S q4 d3 O) O4 j+ x; c
0 S! c* G, w0 d5 q+ \$ M; r'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R. T( A0 Q p0 c中文當然有「進一步」這說法,例如宋朝李曾伯《水龍吟‧再和送吳季申赴省》詞:「向臨歧賦別,叮嚀祝望,竿百尺,進一步。」中文所謂「進一步」,是動詞;鄭月娥那句現代漢語的「進一步」,卻是英文所謂副詞(adverb),修飾動詞「研究」。兩個「進一步」形同而實異。os.tvboxnow.com0 F2 Y* ]" S% w6 T3 K$ c& F
os.tvboxnow.com0 o) p5 z8 A3 W; G
現代漢語的「進一步」,無非英文further這個副詞和形容詞的方塊字寫法。《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further條下注釋就是:「進一步;在更大程 度上。」詞典還有例句:「We have decided to take no further action我們決定不採取進一步行動。」這就是現代漢語的範文:「採取」即take,「進一步」即further,「行動」即action,字字脫胎於 英文。2 U9 v O- Q- o& k
! g' h$ n/ T) V& T0 X) Zos.tvboxnow.com二零一三年七月八日,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前董事長江丙坤跟大陸鳳凰電臺記者談兩岸關係:「臺灣可以進一步開放。」十二月三十一日,大陸天津法院網發表通告,標題是:「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供司法保障與服務的通知。」以上這些「進一步開發」、「進一步開放」、「進一步 研究」等,分明都是英文:further development、to open up further以及further research。os.tvboxnow.com9 s* x/ ?8 \& T# X4 v* }8 A#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U" {7 @- {6 Y! y
唐朝孟郊《鬥雞聯句》寫公雞每次相鬥,都要磨利其喙:「一噴一醒然(水噴之後,神氣更醒),再接(接戰)再礪(磨利)乃。」中文不會說「進一步磨礪」等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j4 J; N3 A. j
7 Z3 ^+ H% N1 g2 E; r- l唐朝王之渙有《登鸛雀樓》詩,寫登臨所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今天,現代漢語人會說:「進一步上一層樓」。 0 U( T& j# b/ d, R% r5 X" I公仔箱論壇 $ W* \3 c6 q9 L6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二回楚懷王聽取夫人鄭袖邪說,動搖了殺無義漢張儀的決心,還安慰鄭袖說:「卿勿憂,容寡人從長計議。」這譯做現代漢語就是:「讓寡人進一步研究。」 & J8 F& m# c! n4 ios.tvboxnow.com7 V7 K" ~4 O3 U% E( R$ d! r
鄭月娥、江丙坤、天津法院網那三句,中文說法應是:「事關加稅,須從長計議。」「臺灣可以更加開放。」「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為濱海新區再加快開發開放事提供司法保障與服務的通知。」天津法院網那標題,「進一步加快推進開發」一語,真令人歎為觀止。「加快開發」四字變成「加快推進開發」六字,不是現代漢語 人,不可能想得到。 9 i# {2 z7 P( i' s! c8 B8 C公仔箱論壇 5 ~4 t1 I, c: U+ _os.tvboxnow.com 4 l4 q) Y. H6 c% K {「醜聞」的啟示 ( k( G# Z G, d4 d2 s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6 _- |1 _4 O" d+ z) r
八月一日,香港《大公報》有鴻文批評立法會工黨議員李卓人:「政治老鬼黎智英捐款一百五十萬元給工黨,李竟然扣起五十萬元,存入其私人帳戶。如此醜聞之中有醜聞,令人齒冷。」李卓人不足道,但黎智英捐點錢給民主派,假如算是「醜聞」,那麼,中共旗下那些大人先生的財富來歷不明,用之無盡,就一定應稱為「美事」。現代漢語最能顛倒美醜。 / x$ r+ _0 Y7 C) _1 o( m1 Q3 l : {0 J4 d! n) X+ c) T從前,中國人不說「醜聞」。《尚書‧泰誓》周武王伐紂,誓師河朔:「今商王受(紂),力行無度(不依法度),穢德彰聞。」這「穢德彰聞」,就是「惡行彰明,聞於眾耳」的意思,也就是今天所謂「醜聞」。 1 g8 q' H2 p) K; l. M公仔箱論壇/ z9 j7 v/ @8 H6 n( H
又《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無錫知縣「貪婪異常,穢聲狼籍」;《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某甲懷疑妻子不貞,擔心「穢聲累子孫」。這「穢聲」,即惡劣聲譽,或稱為「醜聲」。《後漢書》卷八十二公沙穆奉命出任繒侯劉敞輔相,聽說劉敞是個「惡侯」,到官之日,就問劉敞:「明侯何因得此醜聲之甚也?」 4 i+ Z8 Q/ e5 c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E$ i, S% j: Y
但現代漢語從來沒有「醜聲」、「穢聲」、「穢聞」等,只有「醜聞」。六月十二日,大陸《人民日報》說美國竊聽各國電話事:「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斯諾登揭露的監控醜聞,令世人震驚。」七月十五日,臺灣《自由時報》說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為其學術論文偽造審評報告事:「涉論文詐審醜聞,教育部長蔣偉寧下臺。」這「醜聞」毫無疑問是英文scandal的化身。" l+ a7 U# a, k* b( n) B! n
8 E% Q: n" b }" e- j4 Rtvb now,tvbnow,bttvb查英漢詞典,scandal一律譯做「醜聞」,《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如是,《朗文當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也如是。《大公報》所謂「醜聞之中有醜聞」者,即英文a scandal in another scandal。當然,「醜聞」不是個惡詞,用來譯scandal,也絕對不輸於「穢聞」、「穢聲」、「醜聲」等。問題只是:為甚麼英漢詞典 scandal條下不載的中文說法,現代漢語就不會用?/ L) ]& u6 u5 c( T
os.tvboxnow.com3 R$ e F/ s7 e9 y! j" q: z
答案十分清楚:新中國人根本不讀中國傳統書籍,所用「中文」,十九是從英漢詞典學到的,於是,「醜聞」以外,甚麼「確保」(ensure)、「面對」 (face)、誤導(mislead)、「不排除」(not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等等惡詞語,大行其道。這樣借助英漢詞典學來的,就是拙欄所謂現代漢語,不是中文。 6 A- C) C' ~9 n$ y" E0 X( \/ s公仔箱論壇 / V r8 }% c' X& |$ O; uos.tvboxnow.com今天,不要說經史子集,就連《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類通俗小說,新中國人讀過的,大概也十中無一。普天之下民族,這樣賤視自己國家語言文字者,一定只有新中國人。 : e5 A9 U& c2 `+ H k% D5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O3 U7 i# b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2 U3 d$ `
公仔箱論壇3 l c4 A* r2 F7 E3 i3 {+ {7 L 話語權 & z2 i# j) w0 S4 s
" x/ r, u1 h. \6 @3 }# A二月十二日,香港《信報》有專欄談到政制改革:「泛民與北京早在輿論上展開博弈,搶佔政改話語權。」從前,我們粤語有「話事」、「話事權」等說法;「話語權」卻既非粤語也非國語用詞,明顯又是現代漢語,即不中不英的中共話。 # p6 a. E/ J1 h( b 3 {" g" i8 _# g" y, h8 X+ Z! h" i& Rtvb now,tvbnow,bttvb英文有say字,作動詞指「說話」,作名詞則指「議事論斷之權」。韋氏英文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解釋很清楚:a right or power to influence action or decision ; especially : the authority to make final decisions。「話語權」無疑就是這say字的變體。「泛民和北京早在搶佔政改話語權」等於The pan-democrats and Peking have already been fighting each other for a say in Hong Kong’s electoral reform。 * T v. \+ _" u9 }6 Q公仔箱論壇 / C' B, n5 w: @' x7 }1 f. j( u3 j公仔箱論壇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五三回袞州鎮守使張培榮奉山東督理之命,要整頓跋扈軍官孫美瑤,問計於孫美瑤軍中的吳可章,吳可章說:「督理既派鎮守使來,當然要請鎮守使主持一切,我如何敢擅作主張?」又宋朝辛棄疾《定風波》詞詠杜鵑花:「畢竟花開誰作主?記取:大都花屬惜花人。」辛棄疾不會問「誰掌花開話語權」,吳可章也不會說「話語權當然在鎮守使手上」。os.tvboxnow.com+ \; |6 c H* g
: D% y8 C7 J0 X6 {! P
《史記》卷三商朝君主武丁御宇,得大賢傅說為相之前,「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家宰」。《戰國策》卷十四秦王遣張儀至楚,請求結盟,對楚王說:「敝邑秦王使使臣獻書大王之從車下風(在大王副車下風處獻上國書),須以決事(專等待大王決斷) 。」改為現代漢語,「須以決事」即「等待大王在這事情上行使話語權」,而「政事決定於冢宰」即「政事話語權在冢宰手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Z3 c* F+ ?( V& d0 v/ h
/ Q6 w" K, y; \! P) t
現代漢語人一天不向英美學舌,就會自覺口臭。大陸《紅旗文稿》第二八六期有社會科學院屬下張國慶長文,論美國輿論界:「一九八零年代,大公司得到了更多媒體控制權,話語權優勢就更大了。」今天三月二十七日,臺灣《中國時報》論馬英九政府:「馬政府的媒體與公共溝通工作未能與時俱進,使政府逐漸失去話語 權。」這樣的文詞,簡直是褻瀆方塊字。3 c) k/ P5 I4 B" \# ]! Q
, {* F0 P, O- F6 g3 W6 \2 x中國人會說:「馬政府與公共以及傳播界交通不足,逐漸不能左右輿論。」「大公司控制了更多傳播機構,決事權力更大。」「民主派和北京早已藉輿論交鋒,爭奪政改上作主的權力。」我們不要甚麼「話語權」,但一定要保存我們的語言文化,否則我們給中共奪去的,就不止是河山。 ! B5 B; @1 _" P q0 c' xtvb now,tvbnow,bttvb % h6 Y, P' I8 s. x4 e1 b0 |os.tvboxnow.com- z* r# G8 D; Q+ P2 L0 p. O
查找不足 ) Y# ?# Y3 {2 ]* u; `/ c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3 e% K$ S v! g- x1 w7 z
香港當局仰承中共意旨,不理民間反對聲,也不惜耗盡巨額公帑,強建高速鐵路,結果工程進展、費用都大失預算,於是又花公帑,成立所謂調查小組,以塞民口。政務司長鄭月娥說:「小組職權是查找不足和強化制度,不是追究責任。」她向中共學說下流話,學得真像樣。 8 @. A3 b4 F5 t5 P$ Stvb now,tvbnow,bttvb, y- Q& f! r, ~- x$ Q2 S
中文從來沒有「查找不足」這樣的說法。《史記》卷十漢文帝詔令群臣盡心進諫:「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乞請各位告訴我)。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補救)朕之不逮。」「不逮」即「知、見、思之所不及」,也即「過失」。tvb now,tvbnow,bttvb" K, l% e: t N3 S5 h" t# U
《貞觀政要》卷二唐大宗虛心求諫,嘗對侍臣說:「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省,恆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他又向宰相房玄齡稱譽大臣魏徵:「人君須得匡諫之臣,舉其愆過。魏徵隨事諫正,多中(切中)朕失。」「內省」或「反省」,現代漢語一定會改為「自我查找不足」,正如「愆過」、「闕失」一定會改為「不足」一樣。 ; }! ]* L0 c P, a6 |- y,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1 C' Y# l7 Q& F8 m, R% b, V8 oos.tvboxnow.com《新唐書》卷四十七載:「武后垂拱元年,置補闕、拾遺,左右各二員。」杜甫就曾任左拾遺,有《北征》詩自言:「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當年的補闕、拾遺,今天應改名為「查找不足官」。 1 x6 d; I2 V% D$ L% e( w7 Ttvb now,tvbnow,bttvb$ s" H! Z0 I1 G5 V J* T$ |8 m
中文當然有「不足」一詞,但那一般是指學問、儲存等不足夠,而不是指過失。例如《禮記》卷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現代漢語所謂「不足」,和中文這個「不足」不同,應是英文inadequacy的化身。《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inadequacy條下注釋是:「(1)不足,不夠。(2)弱點, 缺陷。」這就是現代漢語「不足」一詞的鼻祖。tvb now,tvbnow,bttvb1 A; j2 s* N, q% [- ^
" _3 t; Q2 P$ b+ ~1 P5 ]2 T+ g# jos.tvboxnow.com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王光亞跟記者說:「過去,香港行政長官來京述職,多講一年做了那些成績;現在我們要求他找到不足,這一年工作有甚麼不足。」以「不足」取代「愆過」、「闕失」、「過失」、「不逮」等等,當然十分符合中共政治思想。中共幹部一天不失勢,一天就沒有錯誤、愆過 等等,最多只有「不足」。 , o: U. `4 e, I; T5 O" R I*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4 R/ K/ [" k/ v
所以,王光亞不會說:「現在,我們要求他檢點不逮,這一年工作有甚麼過失。」鄭月娥也不會說:「小組的職責,在於檢討制度,匡補闕失。」真正中文,現在已經愈來愈少人懂得;新中國人爭相學習的,是中共的現代漢語。 3 N5 d9 r3 C) k* g$ M; m: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 s: E h; ~ - n' U* j) S" O3 I8 x6 r公仔箱論壇發表講話 # p8 b! U$ R _+ J8 P( htvb now,tvbnow,bttvb % v/ e/ |. }; u- S5 F七月七日,中共舉辦抗日戰爭爆發七十七周年紀念,大陸中評社報道:「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句句先黨後國,充分發揮了肥黨瘦國的統治精神。而「發表講話」四字,當然也是中共話,不是國語。1 A e( H- s4 e6 ?! a
" K% J* W, ~7 q& a李白有《書懷贈南陵常贊府》詩,自我開解說:「問我心中事,為君前致辭: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大聖猶不遇,小儒安足悲?」蔡東藩《前漢通俗演義》第八回秦二世要處死公子將閭等兄弟三人:「因遣使致辭道:『公子不臣,罪當死。』」李白不會說:「問我心中事,我發表講話。」蔡東藩筆下,也沒有「因遣使發表 講話」那樣下流的寫法。tvb now,tvbnow,bttvb: w* G) {4 ^+ q1 Z0 ]5 n+ L; t
os.tvboxnow.com# T7 ~3 s; r7 H1 V* R8 J K: D
「講話」中文從來不作名詞用,其中「講」是動詞,「話」才是名詞。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柳夢梅對杜麗娘說:「小姐,和你那答兒(那邊)講話去。」《儒林 外史》第四十九回高翰林邀萬中書吃飯,飯後同遊花園:「高翰林同萬中書攜着手,悄悄的講話,直到亭子上去了。」中文的「講話」,怎麼變成「發表講話」? ' @+ D; x# Q" M8 n& l1 R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e9 e, _- _4 f `
查第二版《朗文當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就可找到「發表講話」的詞源。辭典deliver條下,有to deliver a speech這說法,而deliver譯作「發表」,speech的動詞speak則譯做「講話」。現代漢語人於是把「發表講話」當作to deliver a speech的方塊字寫法,只求符合英文句式,那裏管他合不合中文規矩。 ; {) ]* S' q9 O0 o. q3 B公仔箱論壇1 G! i& O% b. |1 J& h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臺灣《中國時報》有《臺獨絕無前途》一文,說有個丘宏達教授向來反對臺灣獨立:「馬英九總統曾多次發表講話,肯定其貢獻。」二零一三年一月六日,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梁振英舉辦酒會,和三百 支持者歡聚:「梁振英發表講話後,就與各界人士交談及拍照。」說「發表講話」而不說「致辭」,對現代漢語人而言,有兩大好處。第一,這證明他們不懂中文,身分因此比中國人高一等;第二,「發表講話」比「致辭」用字多一倍,符合冗長原則。公仔箱論壇; z- I3 U3 K& C" ]% r.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K2 t1 M* \+ C
現代漢語以冗長為貴,讀者假如不明白,不妨看看習近平七月七日「發表」的兩句「講話」:「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三十二字,等於中文十七字:「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空前覺醒,空前團結。」3 b6 }7 Y6 A+ P/ p+ y)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