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陳平原:不薄小說愛詩文——從諾獎談起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10-19 07:45 AM     標題: 陳平原:不薄小說愛詩文——從諾獎談起

陳平原:不薄小說愛詩文——從諾獎談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K3 q) z6 n  ~' X$ p) ?
tvb now,tvbnow,bttvb8 u. n5 r2 z. ~0 a9 i+ I( o4 L+ S
tvb now,tvbnow,bttvb; z& @/ n' a4 N: `! E
編按:莫言獲今屆諾貝爾文學獎至今,觀察華文世界的作家和學者發表的文章,多以莫言寫作手法表揚他的文學成就。著名中國文學研究者陳平原教授,則有另一個看法,認為中國小說自梁啟超在1902年創辦《新小說》至今,大放異彩已有一世紀,接下來要興起的文類,應該是……os.tvboxnow.com; O2 o0 l/ g* r; {& {
! r* q5 r7 H* G( J  X/ H3 x
公仔箱論壇4 y3 `, Q$ B1 y* l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對他本人來說,自然是極高的榮譽;順帶覑,無論國人還是外國讀者,都會更加關注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的長篇小說。是小說家而不是詩人、劇作家、散文家獲此大獎,這本身是有偶然性的;但以中國人對於諾貝爾獎的崇敬與迷信,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裏,起碼在中國,「小說」這一文類會更加走運。2 [+ `, T! @& Y, N1 u  O

: E6 c( T" l4 E, k3 Ios.tvboxnow.com為什麼要從「文類」角度說事?因為「小說」在傳統中國不登大雅之堂,而在二十世紀中國則獨佔鰲頭,成為「文學中的文學」。進入新世紀,這好運是否還能長久保持,不是沒有爭議的。
) R6 x1 L9 z+ v- c+ q' J; |$ C. d$ R

$ F6 s8 ^  x1 t6 Z7 n. S8 Y公仔箱論壇「小說界革命」的由來公仔箱論壇8 F8 J5 U. O3 d' U. k0 Z
tvb now,tvbnow,bttvb" t" K8 v) u" i; `' Q. U' o
十年前,我在台灣大學講學期間,曾順便參加了中央大學主辦的「新小說一百年研討會」,做了題為《懷念「小說的世紀」》的主旨演說。二十世紀初年,一場號稱「小說界革命」的文學運動,揭開了中國小說史上嶄新的一頁。尋找這一歷史事件的原點,學者們莫不指認為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月十五日創刊於日本橫濱的《新小說》雜誌。梁擧超在《新小說》上發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提出「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也」這一高論,成了二十世紀最有前瞻性、也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口號。我在論文中稱:「在二十世紀中國,相對於詩歌、散文、戲劇等文類,小說的聲勢無疑最為浩大,成就也最為顯赫,得到的掌聲鼓勵也特別多。在這個意義上,稱二十世紀為『小說的世紀』,一點也不過分。」至於小說這一文類,為何以及如何在二十世紀中國「大放異彩」,這裏就不細說了。os.tvboxnow.com. y  c' N' g) I  i% r' V7 v( _
公仔箱論壇  b/ ?. D8 b5 Z) K; ^8 f
我關心的,其實是另一個問題:二十一世紀中國,是否依舊還是「小說的世紀」?很多人不假思索地點頭,我卻持懷疑態度。2000年初,應上海《文匯報》之邀,撰短文暢想「新世紀」(那時普遍誤認為,2000年元旦即為「新世紀」第一天)。因為是文學教授,我談的是「文運」而非「世運」,其中涉及小說的「文壇霸主地位」正受到日益明顯的挑戰:「就想像之豐富,敘事之細膩以及場面之波瀾壯闊,影視的潛力遠非小說所能比擬。而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曾經風光無限但在二十世紀卻淪為配角的詩、文將有可能重返舞台中心。至於各種人物傳記、歷史敘述、風土記憶、文化隨筆乃至人文社科的專門著述,都將奪去原先屬於小說的『注意力』。在某種意義上,文學創作或研究作為一個專業的邊界,將日益變得模糊,而目前仍在萌芽狀態的『網路文學』起碼提醒我們,隨覑教育逐漸普及以及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五四』時期所提出的『愛美』的(amateur)文學理想將成為可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3 V" g$ T/ w; V: v3 |$ C, v

" T# ^- d/ T0 C; jos.tvboxnow.com沒想到此「書生氣十足」的議論,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邀約了不少小說家及評論家參與討論。最令人感動的是,著名小說家林斤瀾先生(1923-2009)親自出面,邀請我及諸多北京作家及學者,跑到郊外住了兩天,專門討論「小說的前景及想像力」(詳見《北京文學》2000年6期)。os.tvboxnow.com# U5 G0 x2 o: ]

6 W' t% ?5 m) }8 d* X1 u" ^3 n" r7 @公仔箱論壇從小說銷量談小說tvb now,tvbnow,bttvb% F' f& m/ z0 k9 `# N- ^/ t, H' y+ w

5 C) I' U  v6 r# N2 B; i1 e我從未預言作為文類的「小說」何時死亡;我要告別的是「小說的世紀」,而不是「小說」本身。直至今日,仍有若干著名小說家可以做到「點石成金」,書無論怎麼寫,都有人買有人讀;但事情還有另一面,那就是中國小說的出版品種多,銷量卻急劇下降。為何很多有「教養」的「讀書人」不再閱讀小說,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既牽涉外在環境的變遷與讀者趣味的轉移,也牽涉作家的創作姿態(積極與影視結盟,在我看來,是把雙刃劍),值得認真反省。  C( U- }" w8 t  Z7 S

! W( T, {9 v/ j* a! m* W8 j除了有意警醒「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的小說家,我寫此短文的另一個目的,是希望借此提獎詩文。單就讀者接受面以及「生存能力」而言,四大文類中,小說最為強勢;即便沒有政府、大學以及基金會的支援,著名小說家也能靠市場自立。戲劇主要活在舞台上,劇本並不是唯一性;散文的邊界很寬,也有能夠縱橫四海,兼及文學內外者。唯獨詩人,在當下中國,基本上不太可能靠版稅來支撐寫作。因此,我當初表彰「愛美」的文學,或稱「非職業寫作」,心裏想的主要是詩歌。在2000年接受《中華讀書報》記者採訪時,我的答覆是:「詩歌在所有文學裏是最先鋒的,語言的講究在小說、散文之上。相對於其他門類,文學最依賴的是語言,詩歌的實驗性、突破性遠在其他之上;文學愛好者都有這樣的經驗和認知,最初愛好文學是從寫詩開始,詩歌是最容易入手的,好不好是另一個問題。從業餘寫作的角度出發,詩歌愛好者最多,詩人的非職業性最強。說詩歌有可能重返中心指以上兩點而言。中國古代文人有許多不寫小說,但寫作詩文。古代中國文人不是職業性的,寫詩作文乃自我感動的手法,一種瞬間發現美的能力,至於是否職業寫作,不是最重要。衣食基本無憂的下世紀的國人,若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在文學創作、欣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將文學作為修養而非技能,是我們所希望的。」
% Z3 Y+ T/ T  S# Q! k+ s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e6 ?8 j) X* Q
一個文類在大學裏的命運os.tvboxnow.com) A2 n+ b1 f1 \( m

+ y3 N7 a; U/ @9 o5 F0 A# L十二年過去,我的預言大部分實現了──文學概念的模糊化,文類邊界的交叉,業餘寫作的流行,網路文學的崛起,尤其是詩歌在大學校園的命運,值得深度關切。2 x3 \  g1 P) S5 a, H$ F. h$ z
* r1 @' `- R# p9 a! e
不久前,我在香港作家聯盟的國慶酒會上演講,談了三個問題:第一,「讓『文學』走進大學」;第二,「讓大學保持『詩性』」;第三,「校園如何『詩歌』」。其中提及設立「駐校詩人」制度的,單是在北京,我所知道的就有三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已實行八年)、中國人民大學(已實行三年)和北京大學(已實行兩年)。要是有幸目睹或參加過北大的未名詩歌節(由創辦於1983年的北大未名湖詩會演變而來),你會為大學生們對詩歌的熱愛所震撼。商業出版與校園裏的閱讀,並不完全同步。大學生普遍囊中羞澀,不是出版家眼中的主要顧客;但校園裏的閱讀,影響更為深遠,也更值得期待。我曾專門撰文,探討「大學校園裏的『詩性』」:「別的地方不敢說,起碼大學校園應該是『詩歌的沃土』──有人寫詩,有人譯詩,有人讀詩,有人解詩。為一句好詩而激動不已、輾轉反側,其實是很幸福的。在這個意義上,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在繁花似錦、綠草如茵的校園裏,與詩歌同行,是一種必要的青春體驗。」我當然明白,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走出校門後不再寫詩,也不再讀詩。「可那些青春的記憶,永遠值得珍惜,值得追懷。眼下中國各大學都講專業化,且為爭取更高的就業率,紛紛開設各種緊貼市場的實用性課程,我則反其道而行之,告訴大家,大學就應該有詩,有歌,有激情,有夢想。」我那篇專業論文,甚至以如此決絕的口收場:「在我看來,談論當下亞洲各國大學的高下,在大樓、大師、經費、獎項之外,還得添上『詩歌』。對於具體的大學來說,願意高揚詩歌的旗幟的,能夠努力促成詩歌在大學校園裏的『生長』,則自有高格,自成氣象。」
0 q7 O' z  w: o8 O6 X3 {0 x8 n, M7 ttvb now,tvbnow,bttvb
. M1 b. y' n2 Q) A# ^
打破隔閡的契機
4 ^7 W2 a% j" s7 G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9 a6 W$ o! {3 z: _
詩歌的狀態令人欣慰,可另一方面,我當初的預言也有落空的──小說依舊是當今中國最為活躍、最具聲譽、最有創造力、也最容易獲獎的文類。因此,我願意將自己的立場修正為「不薄小說愛詩文」。
/ ]6 J1 t* ?; q8 s! j& i

* ~( y$ d3 r6 a! F3 k這麼說,你或許認定,我是位詩人或詩評家。恰好相反,作為文學史家,我的長項在小說,其次是散文,詩歌是我的「短板」。之所以「哪壺不開提哪壺」,不是故意「顯擺」,而是基於文學教授的立場──念茲在茲的,不是能否獲大獎,而是如何保證文學事業生生不息,不斷向前推進。
, T# j; G2 T8 e0 z公仔箱論壇

5 L; j5 C) t! k0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正因為此,我關心以下四點:第一,有效且持續的閱讀;第二,非職業的寫作;第三,日常生活中的「詩性」;第四,打破「文」與「學」的隔閡──追求有文之「學」與有學之「文」。. C+ s" ~! w. E$ `

9 D4 [; @/ J* J" Q1 Cos.tvboxnow.com2012年10月14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客舍
* d9 c+ c: s' w$ Q8 @/ Z: o8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q2 A1 |4 W3 R

- e/ A$ M9 [2 \$ \. v0 a0 E(副題為編輯所擬)
" b% M9 ^$ c- z! H3 L4 K7 U% dtvb now,tvbnow,bttvb
/ @3 j/ {: v: X# L9 A5 E% G3 }

; \# V+ D. s9 zos.tvboxnow.com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專論古今小說文體。近著包括《學術隨感錄》、《大學何為》、《壓在紙背的心情》等。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