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16 07:38 AM 編輯 ) {3 V# s) I: B Y# Uos.tvboxnow.com# E6 ?. x! }- {4 r. d 亞洲週刊2010年十大好書揭曉 章海陵 2 c* s, A* _& A& H) K二零一零年是全球華人知識界的「發現之年」,從國家與社會的「上下之爭」、國共黨綱與黨治的款曲相通,到檔案圖片重現的國家記憶、香港地產霸權奧秘,「發現」是思想界主旋律。熊培雲、章東磐、北島、王奇生、鄭永年、梁鴻、潘慧嫻、李敖、崔衛平、吳樹的十本書重新發現社會和歷史的秘密。 , j1 }5 k \* w- X6 Q8 u! s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 Q, @/ ~3 o" o. q
% _" q. [1 h9 j, R4 I公仔箱論壇二零一零年是全球華人知識界的「發現之年」。「發現」也是華人思想界的主旋律。9 O9 I' X+ W0 b8 T$ n/ y. A( `
七十年代出生、青年學人熊培雲發現中國社會已從國家重負中漸漸擺脫出來,而重新認識國家價值的過程,就是建立公民社會的第一步。他還發現許多爭議基本都是國家與社會的「上下之爭」,而非「左右之爭」。所謂的「反右鬥爭」、「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等,其實都是「上下之爭」,即國家對社會正常權益的剝奪。社會問題其實也是國家問題。中國企業家兼學者章東磐則發現歷史。4 t9 q' T$ j5 u, h8 q
os.tvboxnow.com1 J0 D& p; ^# A) x
近年,國民黨抗戰功績時常受到大陸媒體的淡化、矮化甚至醜化,深綠勢力竊笑不已,章東磐帶領團隊遠赴北美,查閱美國國家檔案館,編著《國家記憶》,用豐富的影像資料再現國民黨抗日遠征軍「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英勇悲壯。老照片首次在中國出版,一時洛陽紙貴。& p' m- u! N. f g. b& F& p# x
3 w% [, o2 S, V4 \3 U4 `tvb now,tvbnow,bttvb中國大陸學者王奇生發現,以黨綱與黨治而論,國民黨和中共是同胞兄弟,摸國民黨的「脈」,就是診共產黨的「病」。台灣李敖通過對美國史的細心爬梳,發現美國「是他國的禍害、是人類的噩夢、是世界的猙獰」,但「它的媒體和電影很強勢」。學者梁鴻發現中國農村在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中經歷的變遷和面臨的危機,並呈現在國民面前,她的困惑帶給國民巨大的思考。前香港地產從業員潘慧嫻發現地產霸權的奧秘,而回歸後的特區政府繼承港英的高地價政策,容忍發展商囤積土地,也催生了社會上嚴重的仇富心理。全球華人社會也發現了自己。崔衛平的書顯示,知識人的個人史遠比宏大的思想史更感人,展現時代、國家與社會的變遷也更清晰。而收藏家吳樹發現了中國當前火紅古玩市場直接孵化出的黑色文物產業鏈,由盜墓、盜撈、盜竊人員與走私者、銷贓者、製假者組成。 * P) I0 [ d, h* V, Ktvb now,tvbnow,bttvb/ x5 Y U0 V! I9 a' w
亞洲週刊評選二零一零年非小說十大好書揭曉:5 {% v: b! a1 A- U* ]- A
(一)、《重新發現社會》(熊培雲、新星出版);(二)、《國家記憶》(章東磐、山西人民);(三)、《城門開》(北島、三聯書店);(四)、《黨員、黨權與黨爭》(王奇生、華文出版);(五)、《中國模式》(鄭永年、浙江人民);(六)、《中國在梁莊》(梁鴻、鳳凰傳媒);(七)、《地產霸權》(潘慧嫻、天窗出版);(八)、《陽痿美國》(李敖、李敖出版);(九)、《思想與鄉愁》(崔衛平、北京航空);(十)、《誰在拍賣中國》(吳樹、大雁出版)。 $ Q! z. y# r; b; W d8 }" Y- P5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H) f5 p! U' Z; e● 很多人對中國的民主現狀憂心忡忡,但中國大陸學界新星熊培雲卻「樂觀」,他發現中國政改雖然屢遇挫折,但三十餘年跟改革開放相伴的新啟蒙運動從來沒有停歇。他認為,即使啟蒙也不能「強買強賣」,中國不能犯法國大革命「你不要自由,我強迫你自由」的錯誤,真理掌握者不能是暴君。熊培雲更對互聯網充滿信心,因為它「包羅萬象的生活,有一種平等而多元的精神氣質。在互聯網這個開放的世界裏,人們開始習慣自由交流」。公仔箱論壇5 ~% k: u* g, Z% S: a2 g
8 A& e5 O9 ?# H* k# P& G
● 當國民黨抗日功績在大陸受到貶低的尷尬時刻,「最正宗」的中共紅色子弟章東磐卻盡心盡力研究抗戰期間國民黨遠征軍檔案,並親赴中國西南騰沖、野人山、怒江、密支那、松山騰沖等地進行田野調查,追尋國民黨籍軍人保家衛國的功績,向被有些人視為不共戴天政治異己的抗日英靈燒紙錢、跪拜和嗚咽。章東磐在美國找到老照片中見到國民黨娃娃兵臉上的微笑痛心不已,這些英勇無畏的孩子不懂什麼叫死亡才不懼怕,「他們留在歷史相簿上的形象,是他們每一位暮年回首的驕傲,但卻是國家之恥,軍隊之恥,中華民族成年男人之恥。記住他們燦爛的笑臉吧,讓這些笑臉激勵我們,倘若再有外敵入侵,我們有勇氣寧可自己死掉,也絕不要再讓這些笑臉出現在戰場上,讓敵人取笑我們」。 : h+ H% ]& j$ J j9 A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T* l; c; Y/ v3 I! S
●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認如今的北京」。二零一零年推出散文集《城門開》的詩人北島如是說,他寫出了記憶中的老北京、個人成長的軌跡及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書中最感人也最具震撼力的是《父親》,作者父親五十年代時任中國民主促進會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是中國詩壇「祖師奶奶」冰心,有關部門要求北島父親悄悄把與冰心的談話內容記錄下來匯報。連少年北島都知道,如此怎能套得到冰心的真心話?父親也搖搖頭說,冰心之心「早已成冰」,「每次聊天她都步步為營,滴水不漏」,最後講出大實話:「我們這些人,一有風吹草動,就像蝸牛那樣先把觸角伸出來。」中共想與知識分子「榮辱與共、肝膽相照」的統戰設想不僅成空,其實也淪為自我貶辱。成年北島曾勸父親把這一切寫出來,對自己也對歷史有個交代。「這絕非個案,涉及一段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涉及知識分子與革命錯綜複雜的關係」;「環環相扣,誰能說清這世上的因果鏈條呢?父親,你在天有靈,一定會體諒我,把你想說的話說出來。那天夜裏我們達成了默契,那就是說出真相,不管真相是否會傷害我們自己」。 & w) j1 {/ q6 i散文集《城門開》與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一道,將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紀念碑。 " A2 ?2 U% V! _0 @$ `( Y5 V公仔箱論壇: ]6 f- c0 n* g) D; x I5 f- g. D- Y. V
● 二零一零年,王奇生的《黨員、黨權與黨爭》一書出版,好評如潮。其實中國最大的學問莫過於對自己國家執政黨的研究。可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學界無論對共產黨或是國民黨都有意無意地迴避,「顧左右而言他」。王奇生正視和尊重歷史,超越政治鬥爭,嚴謹求實、詳細深入,描述了國民黨從改組到在大陸全面潰敗的歷史動態,總結國民黨輸就輸在黨力不足、黨組織無力及派系傾軋上。至於理論混亂,如陳果夫所言,黨的宣傳為民主自由,黨的訓練為軍事化,黨的組織學蘇聯,內部全盤中國化,「如此東拼西湊,不成一套,如何是好」? - w4 o0 i; x+ `% i9 S6 o公仔箱論壇9 o) C- j. @1 M& R
平心而論,在治黨、建黨方面,毛澤東比蔣介石強出好多倍,但「一黨專制、以黨治國」的困擾與後患同樣揮之不去。國民黨自詡代表全民利益,但各階級都不認為國民黨是他們利益的代表,國民黨缺乏真正可以依靠的民眾和階級基礎,是今日中共的一面鏡子。tvb now,tvbnow,bttvb& m5 T% U' W7 f!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