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廣州八十後和粵語興廢 孔捷生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8-1 01:27 AM
標題:
廣州八十後和粵語興廢 孔捷生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1 01:28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2 K) a5 V6 e7 k.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T3 s8 m4 P% S5 @+ F6 p
廣州八十後和粵語興廢
孔捷生
2 v* e3 c% R9 n. p4 l9 j& b& ]tvb now,tvbnow,bttvb
y* T P' i1 P! a. y; atvb now,tvbnow,bttvb
廣州萬人「散步」撐粵語
,
抵制普通話的文化霸權。適逢廣州亞運臨近
,
當局一定後悔不迭
,
偏在敏感時刻挑起語言紛爭
,
念及撐粵語並不包含政治符號
,
當局沒有
凶神惡煞地動粗
,
但廣州市民通過網絡策動集體「散步」之舉
,
令專政機器寢食難安
,
「將一切不安定因素消滅於萌芽狀態」
,
乃六四後的黨訓鐵律
,
哪怕粵省官員
不欲把小事化大
,
中央亦必嚴加督促
,
不許把大事化小。
$ a0 e5 \9 v" H) G
; E B4 T# M% n- m6 u4 L
是次撐粵語集體散步
,
發起和參與者多係八十後青年
,
這使我想起八十年代老作家孫犁撰文抨擊青年一代的新潮語言
,
他連「的士」、「拜拜」都視為語言污染。殊不知今日挺身捍衞母語的卻是八十後的新生代。
公仔箱論壇- J" B5 \3 q) l% y: Y
9 c' L4 ?/ \- l' h5 e' G! a
眾所周知
,
廣府話、客家話、閩南話和吳語保留了較多的古漢語聲韻和詞彙
,
用這幾種方言去讀唐詩宋詞就再明白不過。其中廣府話和客家話古漢語成份保留最多
,
而普通話才是北京話基礎上形成的
,
北京話才真正受到滿清旗人的「語言污染」
,
它消滅了正宗漢語的「入聲」字以及合唇音。
4 w; K. b# |% D6 ytvb now,tvbnow,bttvb
* e5 M, p" t* _' S4 P7 n
粵
語日日纏繞廣東人的聲帶、充斥廣東人的耳膜
,
哪怕在文革時期
,
全國各地廣播電台唯一仍用地方語言廣播的
,
僅剩廣東省。而今忽要獨尊普通話
,
無異於清兵入關
「留髮不留頭」的剃髮令。說來當年廣東話差點就成了中國的法定官方語言
,
其時帝制崩塌
,
天下共和
,
首屆國會曾提議奉粵語為中國「國語」
,
當時的國會議員廣
東人很多
,
通過這一法案頗有可能。惟是客家人孫中山總覺不甚妥當
,
便去逐個說服
,
勸那些粵籍議員改變初衷
,
放棄抑揚頓挫的廣東話
,
奉北京話為國語。憑着孫
中山的威望
,
平息了國語的南北之爭
,
粵語遂與一統天下的至尊地位失之交臂。否則全體中國人都需講廣東話
,
如此這般
,
又何來今日捍衞粵語的集體「散步」
?
) {/ R: u3 y9 w5 \: F
- j, o; k% M3 B' l
將
粵語定為國家官方語言
,
想必時下各省人士都會覺得匪夷所思
,
但須知粵劇是最早「和國際接軌」的劇種
,
二、三十年代就樂於演「現代戲」
,
並把小提琴、大提
琴、薩克斯管、爵士鼓引進粵劇舞台。大老倌薛覺先二十年代就演莎士比亞的戲劇
,
唱念全部粵語。試問連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都能講粵語
,
南北同胞改操粵語
又有何難
?
, O# Y1 l/ I" p$ L4 L% n' M* T. A3 `os.tvboxnow.com
os.tvboxnow.com" @7 k: q5 h/ ^' \7 I
順便一提
,
薛覺先和巴金是至交
,
巴金多次來捧薛老倌的場
,
而薛也曾捐款給巴金主辦的《春雷》雜誌
,
誰敢說薛覺先沒有文化
?
由此念及
,
廣
東省委書記汪洋要用普通話之「文」來「化」廣東人
,
實在是不夠文化。再設想
,
如果中聯辦也要香港人文而化之
,
把董建華首倡之「母語教學」改為普通話
,
謂之
「國民教育」
,
讓港人糾正舌頭去講普通話
,
率先出來拍馬奉迎會是誰
?
香港八十後又會做些甚麼
?
0 W9 X) {9 j/ v6 t. j+ L. T
作者:
gztvb
時間:
2010-8-1 10:01 PM
呵呵,今晚TVB港姐都講‘呢次的散步’事件啦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