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h# S" m9 E+ ~
申訴專員公署(下稱公署)調查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去年編製試題的缺失之處,發現試題編製的程序存在連串問題,考評局已經補救;不過,調查同時發現考評局堅持錯誤的態度,充分顯示其「批評接受,態度照舊」的一面。我們認為考評局這種面對錯誤的態度,對於它極需要的公信力,絕無半點助益,反而令其公信力繼續受損。
$ y! G2 q/ t* i! `1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w4 l. Y$ B+ Q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1 v! e5 A! H* C6 q8 l8 b
錯誤過6關校對全無效
5 O+ j1 c" C5 s$ ]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5 U, C: G* n6 `" }# C# R
申訴專員批評用語嚴厲
5 ~: z9 T. U. j8 {! G/ I5 r" Ptvb now,tvbnow,bttvb( M8 E9 M9 H" B4 n3 A4 `: M4 j
公署調查了3個試題缺失的個案,性質雖然各有不同,但是總的而言,試題之編製,歷經評核發展經理、試題主席、審題員、擬題員、評核員和校對員6關,經過9次校對,試題仍然出錯,顯示把關程序有問題,或涉及人謀不臧等。考評局對公署的建議表示接受,並採取措施謀求改善。不過,其中一宗個案,考評局的處理,公署予以強烈批評,用語之嚴厲,對於公營部門而言較為少見。
9 c7 _3 y8 B- H3 Z @: y6 k! \, _' D/ J1 J! S
這宗個案是這樣的。去年高補英語聽力考試的題目指示「What the players are allowed to have : Put ticks or crosses」,意即「參加者可以攜帶的物品:以『ˇ』或『×』表示」;但是考評局的原意是,以「ˇ」代表可攜帶的物品,而以「×」代表不可以攜帶。由於題目指示存在語意含糊不清,在考生反映投訴下,考評局採取的補救方法,是「兩款答法均予接受」。
6 P6 k4 n- V8 f
& O' m% o5 `/ c" f$ m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原來上述那句題目指示,原本是「What the players are allowed to have : Put ticks and crosses as appropriate」,意即「參加者可以攜帶的物品:以『ˇ』及『×』作適當表示」,原本很清晰,但是評核發展經理修訂了題目的指示(如上一段所列),考生就被混淆了。然則評核發展經理為什麼要這樣修訂?據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所得,原來評核發展經理只為要把整條試題在一張紙內完成,就改動和刪除了指示,造成語意不清。
g8 {( A0 {; w; p8 G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Z0 O0 S* ], J' z: m& V
這個錯誤,據知經過3次校對,都無人發現語意含糊不清,而在去年底考評局編印的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時,也沒有更正,申訴專員公署認為這是錯上加錯。
& L, n* W2 Q0 [6 @8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P/ }* { x% e3 h( }
就試題編製缺失,公署除了指出程序和技術因素外,特別指出編製試題人員的心態「粗心大意」,有些人認為「不小心出錯是人之常情」。對於考評局在編印專輯時沒有更正題目含糊不清之處,最值得討論。因為不更正,會繼續誤導教師和學生,公署認為「考評局部分職員對試卷出錯滿不在乎,且不願意在出版試題專輯時更正錯誤,顯示他們的心態仍有問題」,對這種做法感到失望,又認為加強外界監察有助改善這種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6 X2 }' ?; g$ C
, U% b/ X% D1 y' l& j公仔箱論壇「批評接受,態度照舊」
% j' q2 e% p4 r& ~$ c. b* ~2 Q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t4 Q5 _/ T, ^( c, q
須訂阻嚇懲罰匡正流弊
1 y' G" q* m+ h) Q* \* u0 K;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d- K+ }7 k9 o. F) T
其實,考評局以「兩款答法均予接受」的做法,實際已經承認題目指示錯誤,但是在處理上認錯,卻堅持不更正題目指示,考評局的解釋是「本局已於該專輯內考生表現報告中詳細列出答題指示含糊之處及當時已採取的補救措施」。解釋得這麼累贅,又無助於教師和學生的了解,考評局捨直接更正而弗由,卻以其他含糊做法應對錯誤,只有一個解釋:就是考評局部分人員取態專業傲慢,死要面子,硬是不肯認錯。tvb now,tvbnow,bttvb; e7 N4 M; r+ O$ J, s5 E! w
5 k" w2 g7 ~7 W8 O
考評局對於公署的批評,基本上表示接受,並參考有關建議,改善工作,但是對於公署批評考評局職員的態度,考評局在回應中,特別表示「然而,有關報告建議本局從宏觀的角度檢視員工的態度,本局對此有所保留」。這種「批評接受,態度照舊」的做法,予人的印象是考評局人員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放諸社會公評,考評局人員這種態度,對於他們所需要的公信力,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 o' y/ j7 d5 |' cos.tvboxnow.com9 P% d; k& t9 v2 x* @
申訴專員公署的13項建議,包括「制訂阻嚇措施,甚或就錯誤或疏忽訂立罰則」,而觀乎考評局人員對犯錯的態度,切實的懲處才可以使他們切實面對錯誤,但是考評局的回應,只在「績效評核報告內反映,並採取適當的跟進」云云,難以起到阻嚇效果。近年來,考評局在試題、考試場地的缺失(例如考生聽不清楚題目)等,事故不絕,但是未見考評局下大決心改善,面對官僚習氣積重難返,制訂有阻嚇力的懲處罰則,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 Y U ]; z+ \; J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