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的驕傲

連帶最近的高錕在內,華裔一共已有九個人獲得諾貝爾獎項。九個華裔得主之中,八個都是以理科研究得獎,只有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是例外。
" N* v3 O( ]/ C2 l( M4 z; O; K& y
6 l6 L- [; C4 s8 }0 ^9 M  有人說,中國人重理輕文,所以才有八比一強弱懸殊的賽果,但本身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曾有此分析,他說一般華裔學生在考SAT或GRE入學試時,數學成績都比英文要好,數學底子好是對研習理科很重要的,所以才有華裔的理科優勝於文科的情形。- `' X9 _* I8 ]. j8 Y2 x6 {; `
tvb now,tvbnow,bttvb& e8 C: a3 J% Y# l; I
  但為何所有的華裔得獎人的耕耘,統統都只有在外國的土壤上才能開花結果呢?八個理科得獎者,除了高錕在英國的標準電話公司從事光纖研究工作,其他都是出身於美國學府的實驗室,而且得獎人的國籍,大概除了台灣的李遠哲之外,幾乎都是美籍(最起碼是得獎時的國籍),高錕則具有美國與英國雙重國籍。唯一的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是法國人,由於他公開脫黨,又宣布永不踏足沒有自由的中國,因此對他的得獎,中國不高興。2 }0 \- O8 K8 X2 L- r

! b. u# F' d" u1 X# Qos.tvboxnow.com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高錕,金榜高中的喜訊剛剛傳出,香港特首曾蔭權就立刻發出賀電,說這是「香港的驕傲」,中大全體師生又是與有榮焉,奔走相告。上海出生的高錕,在香港只受了幾年的中學教育,之後就負笈英國,直至學術有成後獲聘在中文大學教書,後來當上校長,這相信就是「香港的驕傲」的典故。另一個也可以勉強說是「香港驕傲」的,要算是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崔琦,他出生於河南省寶豐,1951年隻身遠赴香港,之後崔琦在培正中學接受教育,畢業後在金文泰中學修讀一年預備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學,但是他選擇了教會的獎學金,赴美留學。公仔箱論壇! h" N& L3 g" X* e
tvb now,tvbnow,bttvb1 s9 d: t" Z" |8 V% n
  試想想,如果高錕和崔琦留在香港讀大學,他們會不會成為「香港的驕傲」呢? 美國是全球獲取最多諾貝爾獎的國家,數目大概是全球的三分之一,當中又有六十多人是紐約市的居民,他們或在紐約讀書接受教育,或在當地從事教學和專業工作。但最令紐約市驕傲的,卻是至少有二十五個諾貝爾得獎人,並非出身自學費昂貴的私立哥倫比亞大學或紐約大學,而是當地公立學校的「產品」。根據紐約市教育局的統計,布朗士高中就出了至少六個得獎人,史坦文生高中出了四個,紐約市立大學出了十二個得獎人。
8 v6 Y' @$ H' e! e! Fos.tvboxnow.com
6 [, Q0 T! k# B' j0 }7 j0 n  為何紐約市得天獨厚?紐約大學校長班尼比有此解釋:紐約市一向被稱為「火焰之都」FIRE,即金融業(Financial)、保險業(Insurance )和地產業( REal estate ),但同時也是冰之都ICE,即知識分子(Intellectual)、文化(Cultural ) 和教育( Education ) 。他說,紐約所以應該是冰火之都,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紐約市出產最多諾貝爾獎得主。 公仔箱論壇3 e3 X( j, i1 v4 N! E) {% ?
公仔箱論壇6 h0 I, O0 z2 u: Y4 Z* f
  紐約當然值得驕傲,因為這才是一個城市的真正驕傲。tvb now,tvbnow,bttvb' ?# l  x7 P$ l$ @
! R1 E; k* A) i9 j  I9 \( ~: I
‧時事評論員鄭漢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