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關信基﹕回應徐神父的〈對佔中和爭取民主的反思〉

關信基﹕回應徐神父的〈對佔中和爭取民主的反思〉/ F0 _5 `- M( ?, J+ [1 Q! f

; ?9 e' }- O: D: x公仔箱論壇8 `. d* N- ^) E1 n( D& a! e

3 ]9 [# T: G3 _《公教報》1012日刊登了徐錦堯神父的文章〈對佔中和爭取民主的反思〉。其表面目的是澄清6個概念,真意是批評佔中示威者一無是處。可惜概念的澄清並不嚴謹,批評理據亦不充分。0 O) \- r7 j( I- X8 c- D* R" {5 G
tvb now,tvbnow,bttvb2 h- }$ O# o* p' l) Q# z
先,文章的第1點「真正爭拗的,不是『真普選』對『假普選』;而是X%的普選對Y%的普選(即不同程度的普選)」和第2點「不是『有篩選』對『無篩選』;而是篩多篩少的問題」把當中「真普選」和「無篩選」兩組概念等同起來,而視真假或有無的爭拗是多餘的——「因為在所有現存普選制度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限制」。神父對「限制」和「篩選」的概念都是以數量定義的,而他對別人强調「普及」與「平等」的選舉以及「合理」與「不合理」、「限制」的區分卻視若無睹。「普及」與「平等」有時候還可以爭拗為多少的問題,但「限制」合理與否則屬於質素命題。就選舉而言,這是關於「有真正意義的競爭」是否存在。正因如此,泛民才那麼在意提名權和被選舉權是否有不合理的限制。公仔箱論壇, b+ r# t3 c; Z  s* k

- N8 {# W, W) C2 b5 f/ ]公仔箱論壇徐錦堯神父第3點指出「不是『符合國際標準』與『不符合國際標準』的爭論,因為根本沒有『絕對的國際標準』」,至於理由,他只說「報紙已曾詳細論證」。神父巧妙地加上「絕對」這個形容詞。不過,這種形容詞對判別是非本來就沒什麼效用。更何况人家根本也沒要求過符合「絕對的」國際標準的普選。退一步說罷,也許神父是接受「相對」的國際標準的。希望他讀過1948年的《世界人權宣言》和1966年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希望他接受這些國際法規起碼是「相對」的國際標準,因此也同意「普及」與「平等」的選舉不能只限於一人一票的投票權,還包括被選舉權。
. \8 r0 D2 f2 H: U' O. @9 f! b
. A$ s  J( r1 D3 R6 t( J- Z

5 M( v' C8 _2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是否民主有學理規範
: d; _/ Q8 ]3 O4 J3 {% Dos.tvboxnow.co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b/ m& o  A2 ^( K! m) j
神父說「所有民主國家的普選方案,都不盡相同」。要準確分析兩件事物的異同取決於分類時採用的「具體」相對「抽象」的概念層級。談到民主的選舉制度時,具體方案可以不同,但任何特定方案是否符合民主精神是則有學理規範,不容武斷。選舉是否民主,關鍵在於兩大原則:「參與(亦稱包容性)」和「競爭」。「參與」是否「普及」和「平等」不在於多少同類人群投票,而是取決於多少不同類群體能否參選。同樣地,「競爭」是否「普及」與「平等」主要不在於多少同類人群之間的競賽,而是看多少不同類群體,尤其是反對派,能否下場競逐(註一)。
6 e. B. v9 n5 e& N& B+ d公仔箱論壇

+ Q/ G, ?  K  ~6 x( K4 |, v3 P& V關於神父的第4點「不是『有良心的示威者』對『沒良心的政府』」,良心這個概念根本沒得到澄清。整段文字只是指摘有人說話過了頭。可是,佔中與反佔中的雙料運動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在如此規模的群衆運動裏,有人把話說過分了實在不足為奇。不過從徐神父整篇文章看來,實難擺脫對一方隱善揚惡,而對另一方則隱惡揚善的嫌疑。os.tvboxnow.com2 a- B/ L. E- T/ L8 I* u0 l
公仔箱論壇  p( Y+ s, E* z0 D+ L( R
6 C& t, {& k! y9 ^, g5 p6 a& ?
是否能輕率地做出結論?os.tvboxnow.com5 S! H9 D; N* G. S8 U6 ^: i0 u
1 Q$ W; M* [" F5 A! q
神父的第5點和第4點其實沒什麼差別。重要的是「星期六晚黃之鋒一句:『衝呀』,才是一連串燥動的開始」這一句。換言之是指摘黃之鋒沒「良心」。有的人看一個複雜的現象時,往往只挑一兩件個別事件而概括整個事件或當事人的全貌。這種做法會觸犯以偏概全的謬誤或把衆多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簡單化的偏差。佔中與反佔中的雙料運動是一個漫長、迂迴和充滿意外的過程。時間長短是分析深淺程度的取捨。深度的分析應包括2003年的71遊行,2012729開始的反國教科運動,和運動目前的形式終止後的未來日子。前者可能是今天中央政府態度強硬(忍兩次了,不可有第3次)的背景,後者則暫時難以推測。至於運動過程的迂迴也不簡單。其中主要的是公共空間的被迫轉移。神父提到黃之鋒的一句:「衝呀」,不過卻忽略了他的另一句「重奪公民廣場」。這廣場位於政府總部東翼。當初政總及立法會建築群「門常開」的設計是讓這廣場成為公民集會的空間。政府因為反國教運動在此展開,今年78月間修建兩米高的鐵欄把它封閉起來。政府意料不到的後果是把日後的示威者趕到政府總部附近,開闢了一個新的「自由廣場」。跟着,警方第一時間用胡椒噴霧制服及拘留黃之鋒接近48小時,結果讓示威人士數目激增因而要往金鐘站附近馬路擴散。最後,過早使用催淚彈也超預期地鼓動接近20萬人參加抗議,導致今天這個公共空間遍地開花的示威場面(註二)。簡言之,從整個雙料運動發展至今的整體形象看來,誰該先負責和該負責多少是否能那麼輕率地做出結論。tvb now,tvbnow,bttvb, U/ \  M" y# e, k0 A
# o. J) {& D  B, M, K9 x
神父最後的一點「不是『民主』對『不民主』之爭,而是人人口頭上都說民主,行為上卻變為追逐權力」,同樣也偏離了文章的主旨——澄清概念(這裏是民主)。真正企圖是責難「追逐權力」者。他們是誰?神父說是「人人」,即所有人,實際意圖是指佔中示威者。有什麼證據說佔中者追逐權力?如果不需要證據,那麼反佔中示威者不追逐權力嗎?本質上是壞事情嗎?權力取得的合法性才是關鍵問題罷?神父把「權力」定義為「犯法,你奈何不了我」的囂張。這是什麼邏輯?不談邏輯,談可能性——執政者有沒有另類的囂張?追逐權力?
) O# U2 O0 n( D2 }( g公仔箱論壇
! F  A( b6 h3 j2 f% V! ?2 Y" B
tvb now,tvbnow,bttvb: V) |* d) ~" }+ R
一:其中道理可參閱 Robert A. Dahl,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第一章,第一到九頁。本書有中譯本,以台灣出版的質量較佳。
. u+ N/ `  T% i. X. E* f公仔箱論壇
os.tvboxnow.com6 i! w0 p) ?5 h& g- W
註二:公共空間的分析受益自張潔平(2014-9-30)的〈佔領香港筆記——從廣場到馬路的72小時突變〉,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8/article/1913
0 a3 f3 |3 N2 X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l/ N# k6 T6 g. _# P. K
: R" y7 \! z9 R* S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榮休講座教授
  
928一個月:感受,撕裂與退場
7 P0 M$ r" @3 [' O

# w; U! r' p. e& ?# ^8 p, i葉一知
1 n" n5 m: h; t( v6 E' y1 t& x. R( h" o, b
os.tvboxnow.com% t! `- i$ Y: f
5 w- T# `. p9 p' c) J$ G% H  d& |
% u4 p/ S6 q" |7 m
2014年9月28日,香港從此不一樣。
3 `, P1 R2 V4 c  ^8 y8 K, c6 ^7 V: z3 V3 J- B0 a: d' |0 `
歷史上有很多重大事件,並非計劃出來,而是因為事前無法想像過的事發生,而促成的,任你在網上說得如何勇武,沒有契機,也促成不了歷史事件。第一枚催淚彈,引爆了所謂的雨傘革命,是任何人都無法預計。) a) }, O. Z# g3 \) U/ T5 h
當然,任何引爆的先決條件,是有足夠的火藥。民怨累積到達沸點,早就可以預計,到今日仍後知後覺的,驚訝問「點解香港搞成咁」的,只是一直把頭埋在沙堆中,突然一場沙漠風暴,把沙吹起了,才第一次看到周遭的環境,然後問:「發生什麼事?」繼而罵:「沙堆裏有什麼不好?為什麼你們要刮起這場風暴?」總有一種人,只活於自己的世界,而他這個微小的世界被侵擾了,他只會罵,從沒想過認清現實。
) y9 M8 S/ \2 @2 ~% A7 y, d
9 e1 o7 N4 ~9 h: g3 q! n$ T1 b這場運動,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每個香港人都忘不了。我未試過,這麼多晚都開着新聞台,直至深宵,心情緊張得睡不着,滿腦子都是不同的畫面。特別是10月3日,一幕對香港來說荒謬絕倫的畫面出現了:一大群一大群戴口罩的疑似黑社會人士,到旺角和銅鑼灣打人,一直平和的集會立時變得暴力衝突處處,同時,警察可以隻眼開隻眼閉。過去那麼多年,曾幾何時香港出現過這種情景?幾年前我重溫經典劇集《大時代》,當中有一段劇情,是黑社會不斷騷擾和恐嚇方展博(劉青雲飾)一家,他們一家還掛住「黑社會迫害」的牌到街上靜坐,但最終也沒人幫到他們。當時我覺得劇情太誇張了,黑社會怎可能如此光天化日、明目張膽去恐嚇?你真當香港皇家警察死的嗎?
5 E: @; z; }  N; k# m7 L  A% pos.tvboxnow.com
. N0 ]% P1 j: d5 x3 J原來是我太天真,只怪當時我不太認識一個人——梁振英。tvb now,tvbnow,bttvb# A- p/ {6 t) O! q
公仔箱論壇; D1 L- O* r; ?- o
那一晚,我完全睡不着,只睡了四小時,便上班。我想,這是整個運動令我覺得最悲哀和憤怒的一晚。翌日,我把香港的情況歸結為全新的社會流動階梯:
1 R' L2 N8 @) M# {& z! N中三輟學,加入黑社會,保護香港安定繁榮。
: k' ?6 }# ~, G' U5 q7 y+ \; T中六畢業,加入警隊,協助黑社會保護香港安定繁榮。7 P% f5 L" a/ t. B8 F$ f6 x
大學畢業,瞓街,等黑社會打,再等警察拉。
2 L" S: Z2 D/ x6 Z( y7 I. y: ctvb now,tvbnow,bttvb想不到,事情發展下去,可以變化到:不單等黑社會打,還等警方拉去暗角打。
. f& Y% u4 v( T8 B, X& [  }' ]# s" n, b$ q3 X* l$ @& U
撕裂
& {1 L" O! `. b8 `/ H9 X: E# X% _這一個月,意想不到的是,運動迫出了很多事情浮面:香港公民的質素,垂範全球;我們精銳的警隊,原來可以變得如此黑暗;藍絲帶支持者,其義和團式暴力是預計的,但其表現比想像中還要智障;黑社會可以晚晚去圍傳媒機構,而沒有人理會;原來TVB新聞高層認為拳打腳踢是不客觀的字眼,所以對TVB記者權打腳踢是最客觀的果報;梁振英原來可以得罪這麼多人,而且不斷增加中;香港人可以如此有創意和毅力,創出「獅子山下我要真普選」這個終極符號;原來政府拆Banner的效率是可以如此快的……5 E* ~& K- L6 J1 P6 V5 p

% e. R3 ^3 ]4 D公仔箱論壇或者,更意想不到的是,我們身邊某些朋友,其想法如此令你失望。很多人說,社會已經撕裂到如此地步,好擔心。其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變革就是對社會不義的既得利益者宣戰,這種宣戰當然可以是和平而文明的,但顯然,撕裂在變革時代中向來是常態,不撕裂才不正常。法國大革命前後,法國一直在撕裂,還撕出血腥恐怖時代;孫中山推翻滿清,一樣有保皇黨抗衡論戰,反對革命,難道孫又得過全中國人的表態支持嗎?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難道得到了國民黨支持者授權?馬丁路德金挑戰白人強權,難道支持白人的美國人還會少嗎?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如果沒有撕裂,何需說「黑貓白貓論」來穩住大局?! Y, y: Q* B1 S
撕裂,在變革時代,根本就是常態。問題是,撕裂的結果應如何走。撕裂是可以修補的,並不一定走向更壞。這一個月來,香港人的公民質素,已充份表明,這種撕裂並無多大傷害,在一切完結後,關係還是可以修補的。
/ y. ]' E. p( U3 b+ C/ }1 D. Q' eos.tvboxnow.com- B2 B. Z; ^4 z
個人而言,跟支持黑社會打人、支持警隊縱容黑社會、支持藍絲帶暴徒非禮、打人、打學生、打記者和打女人、支持梁振英收五千萬沒問題的人,撕裂關係,沒有什麼可惜,正如跟支持納粹屠猶的人撕裂關係一樣,反而完善了自我人格。
6 R; F1 O9 x; I: a) e
& C- H5 e4 c) N. K. M退場
1 G: M' q1 n3 _3 f公仔箱論壇一個月了,有些人開始叫人退場,例如今天,有一批西醫,聯署叫學生退場。叫人退場是非常容易的舉動,只要你厚着面皮,你有很多來自道德高地的理由叫人退場,還順道可以表忠。但這群社會賢達,有沒有想過學生及其他抗爭者的處境?他們現在退場,艱苦一個月的抗爭換來零成果,然後,他們必將面對難以預計的秋後算帳,包括拘捕、打壓、前途受損。爭取成果上了無寸進,政府將來誓必變本加厲,對種種抗爭予以最大打壓。現在,不是示威者不想退場,不是示威者「勝利沖昏頭腦」,不是示威者「要贏到盡」,而是他們準備好輸盡了未來,卻一個零頭都贏不到,你卻高高在上說貪勝不知輸、要贏到盡,你不覺得很可笑嗎?公仔箱論壇' N" M2 _0 w- d. _$ U, S
) G, M. i3 y( C( o3 n6 d) z
這批社會賢達,醫生學者,什麼也好,為什麼不去呼籲政府接納學生意見?為什麼不去呼籲政府誠意跟學生和談解決問題?退一萬步說,就當接受現在成果,如果你真要聯署叫學生退場,你應該先聯署要求政府確保不追究這群示威者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2 x8 @8 C! T
tvb now,tvbnow,bttvb3 p( A( m9 z( I* |) q" X
局面已去到這樣一個關口:不是示威者不想退,每個人都會累,但退不了場,任誰勸,在這種了無寸進的局面下,根本沒有退場的可能。
% L2 ]  b  q* K6 _; q  t: t. L- M: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Z# Y3 W( \! P/ |; m! t. n
有很多道理,我完全明白,例如:退場不等於失敗,我們要顧及政治現實。我完全理解這些道理,可是,這是一場歷史上很奇怪的運動,欲退,無從。
& |& F1 \, H' ?8 t# X1 r3 O
( P5 x% x  X: d) z8 J首先,這場運動是由道德感召而來,先是廣大市民對政府積怨極深,再因學生被補不獲釋以及對於這種小規模衝突使出催激彈和長槍,而一次過翻起市民的義憤。這場運動最難之處,是如何將這種短期、激烈的道德感召轉化為對體制改變的長遠、耐心的追求,但因為梁振英、警隊、周融和藍絲帶暴徒的「盡力協助」,以及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表現出的不亢不卑、耐心解釋和承擔,越來越多人認同追求政制改革、實現真普選這個方向。這是運動得以持續一個月之久的重要原因。tvb now,tvbnow,bttvb) y* [6 J, u% E* Y
7 P6 [4 T1 f+ Q
可是,這是一個沒有「大會」的運動。最後如何了結呢?顧及政治現實,運動能一步到位的機會太小。但由於這是一個自發運動,沒有「大會」,任何成果都不能滿足所有人,誰可以指揮退場呢?公仔箱論壇" V; m! d1 c1 f7 T2 n; [

# A' a8 V& N2 u3 s- n7 Ios.tvboxnow.com最有可能但也不太可能的是,政府讓步,推出沒有公民提名但比較多人可接受的方案並加送「梁振英送往中央精神病院保外就醫」(這就是不太可能之處),雙學等團體收貨,又要頂得住種種「出賣」、「不代表我」的無知謾罵,最後有很多人願意暫且退場,剩下小部分由警方清場。但由於政府大幅讓步的可能不高,這個結局看來也機會不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C. b% @* y/ P4 G3 D; G
tvb now,tvbnow,bttvb$ {  R- s1 @0 [& ]4 S
始終,運動是無可預計之下開始,如何結束也是無可預計。自發而來,真的會自發結束?還是歷史會出現另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導向的結果又是好是壞?我想,世上沒有人看得通。
+ g5 p/ B, n/ Y: _: }# z公仔箱論壇
' i3 s8 h% k3 G& M+ Ntvb now,tvbnow,bttvb我只能肯定的是,以後的日子,都是抗爭的歲月。因為,香港人,真的醒覺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