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vboxnow.com; u* Y2 X) }0 d- \4 @9 [! u2 I
公仔箱論壇, y2 j) D& m/ ]
教育部長吳清基日前對於洪蘭教授批評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表現一事發表看法。他認為,洪教授的評論是「一針見血」,點出當前大學生不認真、不積極、不若中國大陸學生上進的問題。但一針見血只是描述問題刻劃的清晰,而這些問題究竟會不會在日後有所解決,則教育主管當局卻未能進一步說明。os.tvboxnow.com1 f* o$ J7 j2 i2 t
未料,前天台大校慶,校長李嗣涔期勉學生對外界的批評,要有「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雅量」;台下聽講的學生卻照樣打瞌睡、吃早餐,有人還索性玩起掌上型遊戲機。事態如此,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德育究竟要如何改進,我們也尚未看到建設性的討論。 公仔箱論壇& x6 F! _9 i) n @
. S" r: Z2 K6 v) H0 b
1 l# v6 n% e& o6 t1 ?0 E8 I. q
tvb now,tvbnow,bttvb0 |7 J( R7 g7 {. S0 I% }" O/ n4 Q
洪蘭教授對於台大醫學系學生的批評,已有許多面向的社會回應。有人贊同洪教授的看法,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太自我中心、太不珍惜社會給予的協助與支援,確實該給予批評。也有人認為洪教授以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為觀察,卻對特定的觀察對象(台大醫學系)做批評,聚焦有偏差、方式也有爭議。在此,我們不擬對前述正反意見做評論,只想從一個大家忽略的辭句││「把位子讓出來」││出發,解析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希望他們提出更積極的改進做法。
* x3 S6 c5 r) m7 C3 T8 |) O
2 \- P/ V% R7 B) n. J' A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7 ~$ }4 X/ }" R! Z
. o( l4 G- p7 x. ~* b6 Wos.tvboxnow.com老師對學生說「不想讀,就把位子讓給別人」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嚴厲的責備。美國布希當局教改的口號是no child left behind(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台灣教改則宣稱「把每一個孩子帶起來」,意義上相當接近。東西方面對的教育問題雖然不同,但是其「人本」的共通點應是並無二致,就是不輕言「放棄」。教師若放棄學生,學生就失去了教育。
% o! G6 n4 i( Z- Xos.tvboxnow.com
6 N! O. S V6 F" Xtvb now,tvbnow,bttvb: p1 Q& T) M4 J, I8 g
公仔箱論壇; t9 E6 \( J7 u4 K+ N
的確,在廿世紀康德哲學的引領下,啟蒙開竅、性向發掘、自我實踐這三個面向,應該是現代教育的大原則。但是一種米養百種人,雖然社會與家庭提供種種誘導學子向善向上的環境,總是難免出現不肖分子的脫軌忤逆行為。從終身教育的角度觀之,這些脫軌行為隨時可見,但在處置態度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在學校教育階段,學生犯錯老師或學校也會予以處罰,而離開學校之後,違逆社會規範更會有刑罰的制裁。但學校處罰與刑罰之間卻有一點根本的不同:刑罰有可能放棄一個犯過者,但教育工作者卻不會也不應放棄學生。 R+ e8 ~5 P {' B
$ q7 u1 D+ ^9 v; `
os.tvboxnow.com9 ]( M3 h& P7 |6 u4 L4 k- h* g% L
os.tvboxnow.com) I5 N$ e4 r* \' r% G g
任何奉行人本理念的老師都沒有放棄青年學子的理由。學校原本就是個練習社會規範與互動的場域,而學生上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互動中學習及體驗規範。上課時干擾到他人、不尊重他人,都是該被糾正的行為,而做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要不吝導正學生。但無論如何,老師與學校唯一不能做的處罰,就是放棄學生。教師不放棄學生,學生才不會放棄自己,而有改善自己的機會。 os.tvboxnow.com( X( E7 a7 p! N- B, W1 L
tvb now,tvbnow,bttvb* P4 ^* G2 @9 \ d0 s2 V8 ~
4 \ D2 }8 N O! n6 L/ N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B6 b5 P" M* y
台大醫學系是很難考的,學生有比較優異的資質是很難得的,國家為他們準備那麼多資源是很珍貴的,社會對他們的期待是很高的,天之驕子卻如此暴殄天物是很浪費的,上課吃泡麵打瞌睡是很不尊重人的;以上的批評我們每一項都同意。但正因如此,學生需要教育。 tvb now,tvbnow,bttvb0 ^6 l* Y5 Q$ U5 X6 T
" K# y) }2 {% e6 f
( a; Z( t9 I \5 l2 J8 s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8 i b1 K8 m
既然台灣的課堂倫理與通識教育有這麼嚴重的問題,我們的教育主管當局,包括大學與教育部,總要提出改善的做法才是。教授們已經批評了、學生們已經回應了,唯獨教育當局像是個旁觀者,態度上頗為消極。我們既不能消極地放棄學生,能不能積極地想些補救的做法呢?既然通識教育不當地被當成營養學分,有沒有什麼改善的辦法呢?學生們的德育與群育如此之差,難道導師制度不能做些變革嗎?現在,有人點出了尖銳的問題,我們更期望看到教育當局「一針見血」的解決方案。
% I* ~) @, `( o; ^2 V* m3 C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