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解「沉鬱十年」之藥
[打印本頁]
作者:
zophia
時間:
2009-12-14 07:21 AM
標題:
解「沉鬱十年」之藥
本報上周舉行「2010經濟投資前瞻論壇」,特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兩位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和國立台灣大學「台大講座」教授管中閔,發表展望明年經濟情勢的專題演講。兩位財經大師分從兩岸洽簽中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沉鬱十年」的不同角度,提示台灣明年經濟發展的應有作為;難得的是,一向各有觀點的經濟學家,在此一課題上出現了很大的交集,都強調了明年的關鍵性及轉機性,無論政府或民間都需認真思考、積極把握。
os.tvboxnow.com( K# ?3 w" o1 {* H
朱院士以實際數字說明區域經濟整合(RTA)對區域內國家帶來貿易創造效益,區域外國家則將面臨貿易移轉問題。以東協十國市場為例,在韓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協定(FTA)生效前的2004至2006年間,台灣對東協貿易平均年成長率是20.1%,高於韓國的16.6%;但2007年6月生效後,台灣在此市場的貿易成長率降為11.8%,韓國則急增到24%。台韓因RTA而發生的貿易移轉現象,也發生在智利、新加坡等市場;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台日在海外市場的競逐上。這顯示,台灣由於非經濟因素無法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對經濟的傷害已經產生,而且在各國爭先恐後加入的骨牌效應下,貿易移轉帶來的傷害將愈來愈大。
os.tvboxnow.com! Y* R) x3 \$ b) \" v0 R3 ?4 f
tvb now,tvbnow,bttvb% V, f. R1 O& b# u
tvb now,tvbnow,bttvb3 w. E7 R5 v% k- L Z3 {" s! Y
管院士則指出,曾經在1980年代平均經濟成長率達8.18%的台灣,進入21世紀後經濟成長率平均只有3.62%,並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敬陪末座,不只不如並稱四小龍的香港、新加坡及韓國,甚至不及烽火漫天的柬埔寨;此外,由於經濟成長結構日益向出口偏斜,台灣經濟變得更易受世界景氣變動的影響,讓此一時期經濟波動加大,發展也更不穩定。管院士將2000年以來的高波動、低成長情勢,稱為台灣經濟史上的「沉鬱十年」,真是既貼切又讓人心痛、可惜的形容。
9 b; I7 l+ Z, S1 T- W# A3 k: \
再將兩人的研究對照,當台灣經濟成長愈來愈依賴出口的同時,卻遇上區域經濟整合風潮的風起雲湧,此期間由民進黨主政的台灣自限於逢「中」必反的鎖國政策,又不思突破邊緣化危機之道,面對產業西進大陸需求只是一味防堵,以致台灣對外貿易條件日趨惡化,自主優勢日益流失,經濟成長自然只能仰人鼻息。於是乎,導致台灣「沉鬱十年」的病灶再清楚不過;那麼,解「沉鬱十年」之藥,也是再清楚不過,而ECFA正是整個解藥的藥引。
! j; |# J, m& f! t
誠如管院士所言,台灣過於仰賴外需,會讓經濟成長更形困難,經濟成長結構必須調整;不過,調整不可能一步到位,突破台灣外貿邊緣化的困境、進而以可持續的龐大市場發展品牌及關鍵技術,仍是基本的策略。在此情況下,兩岸簽署ECFA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台灣破繭而出、鏈接全球的機會。然而,政府必須了解的是,ECFA只是藥引,絕非解藥;重點是如何簽、簽了之後的台灣經濟發展定位及作法,這是環環相扣的。但政府不只說不清楚這個重要關鍵,反而將ECFA當成唯一的藥方,自然不具太多的說服力。
1 q- }5 O/ i3 v% I/ htvb now,tvbnow,bttvb
借用朱院士的說法,兩岸簽署ECFA的協商要掌握擒拿術的關鍵,要抓對位置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那麼,ECFA對台灣而言,這個關鍵位置應在兩岸簽署模式的擴散、多步到位的經濟合作架構設計、兩岸產業合作的新模式等,若僅著眼於解燃眉之急的早期收穫清單,反而模糊了焦點,也就是沒抓對位置。馬英九總統願意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ECFA,儘管此一政策不宜用辯論決定,但辯論可以讓政策討論更透明,也促使政府把政策想得更透澈,值得期待。
3 C! W K2 p8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