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過後,自然需要重建。然而,「重建」往往同時意味着「更新」。地震災區重蓋的住房,自然不應再是難以防震的「豆腐渣」工程;金融海嘯後重建的社會經濟系統,也需要排除會誘發衰退失業和破壞自然生態的因素。因此,在重建之時,我們需要首先釐清:什麼是造成香港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陷入「百年一遇」困局的「深層因素」?再校正遠景﹕我們希望重建/更新後的香港社會經濟,走往何方? + T* x# A I: y. }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y/ v/ A0 x, p; j0 z; d5 ^& p, V
* D# M6 o- k, T! `: d3 n; P
金融海嘯反映的深層困局 - a& C5 H. ^2 i6 Z: [說金融海嘯已成過去,恐怕為時尚早。一年來,各國史無前例地投入了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救市」資金,但失業率仍然持續高企、經濟回升緩慢、美國的銀行倒閉浪潮還在延續,這種種迹象,說明了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金融海嘯的幽靈仍在徘徊。如果過去一年的「救市」措施,只是為了暫解社會動盪的燃眉之急,那麼對「百年一遇」的危機的最適切紀念,恐怕是認真思考長遠的「災」後重建和更新。 8 n' X/ {# y8 ~2 Itvb now,tvbnow,bttvb 8 l+ l# \5 A- N% g3 \海嘯或許來去短暫,但引發海嘯的深層結構,卻需時形成,自然也需時改造。金融海嘯的根本成因,源於過去30多年的全球資源分配不均,特別是資金財富的兩極分化,使佔全世界人口絕大比例的低收入社群的有效需求嚴重不足,導致以滿足大眾日常生活為目標的實物生產相對收縮,服侍少數掌控了大部分資金的高收入人口的市場則相對膨脹,造就了所謂的知識型或高附加價值服務行業的轉型。在資源分配嚴重失衡、大眾有效需求下降的狀况下,資金缺乏實物投資的出路,只好日漸集中在金融房產領域炒作,預視了海嘯的來臨。tvb now,tvbnow,bttvb% A$ j L$ K; u
公仔箱論壇1 L5 }, \. U$ K2 `/ v
在股樓俱升、通脹重臨的年代,佔人口大多數的低收入社群的生活質素,不一定比置身於股市低開、樓價回落時更好。因此,金融海嘯帶來的真正問題,並不在於股市的忽然高低,或樓價的一時上落,而是在於觸發金融海嘯的貧富兩極分化社會結構,以及過去鼓吹經濟快速增長和不斷消費的發展模式對自然生態、居住環境和社區文化所造成的破壞,如何實質地影響大部分市民日常生活的生計和質量。因此,後金融海嘯時代需要着手重建的,必須同時是對兩極分化的社會結構和破壞生態的發展模式的更新改造。 1 o8 P! s' {8 x# ^4 u' v$ l公仔箱論壇 - h# _' s, ~% K: n c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依據哪些原則來重建(和更新)香港的社會經濟?在全球日益暖化、污染愈加嚴重的環境下,「生態保育」和「可持續性」自然是任何負責任的社會發展所必須依據的原則;在貧富兩極分化日趨激烈、社會穩定難以維持的局勢下,要求香港未來的發展需要合符「公平」和「公義」,同樣合情合理。如果「生態保育」、「可持續性」、「公平」和「公義」是構成香港未來願景的關鍵詞,那麼進一步澄清它們的意思,以引用於指導我們重建(和更新)的方向,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工作。tvb now,tvbnow,bttvb( k- L- O0 Y l3 v4 @0 l
3 R/ O2 W5 \; M0 H) l' z Q' Z , @# x' I9 V! k2 l. d廣深港高鐵為誰建造?! A* r7 c; H: q- L* i" J4 I# n
面對經濟衰退,不少政府都會借助大型基建項目,嘗試重建和更新社會的發展。然而,建造大型基建,是否都符合生態保育、可持續性和公平公義的原則?公仔箱論壇- Z: j3 }* e& B+ {* U
1 a) J( E9 [+ E( h' `/ e公仔箱論壇以最近頗受爭議的廣深港高速鐵路為例。支持興建的聲音指出,如果香港不建造高鐵,將難以與內地的各城市接軌,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僅會「落後於其他城市」,甚至會成為「孤島」。支持者又指出,高鐵比飛機和公路環保,且能創造就業。不過,反對者認為,高鐵建造成本過於昂貴,站頭地點也不方便,加上建造過程對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例如逼遷菜園村)的破壞,帶出了是否一定需要建造高鐵的疑問。$ T. i9 s; x% T2 c
+ ^3 D; y. r5 b- O% j, k \. _os.tvboxnow.com如果我們不想停留於各打五十式的正反答案,也不想困囿於一般市民難以介入的技術性或可行性討論,便有需要把上述支持和反對的觀點,置放於具體的社會脈絡之中,根據上列的4項原則,分析和判斷它們的理據和局限。tvb now,tvbnow,bttvb! @; F9 q0 |6 |* N5 I. }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