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vboxnow.com9 D1 }3 I. m" x: o
緬軍繼8月下旬成功佔領果敢後,數萬名難民湧入中國,突顯緬甸長期使用的管治模式(編按:果敢地區位於緬甸,鄰近中緬邊界,緬甸政府軍近期在該處與當地武裝組織開戰,大批難民逃入中國)。本文探討緬甸對金三角地區一直沿用英殖民者所採取的「先分化後統治」手法。這不但沒有化解民族矛盾,更使國家長期落入戰爭狀態。1 m5 t: Z- [- | Q; H
" K) b9 [1 b! M, \) @# p 5 @; J2 ]( D; T. R% b8 a; s }* K公仔箱論壇戰後緬甸在金三角地區的管治(1950-1989)0 u( W5 _0 S. p4 U J5 ~& g
二戰以前緬甸屬英印度殖民區所管。由於殖民的目的乃獲得天然資源和擴展商品市場,殖民者從印度直接派調南亞裔軍隊駐守緬甸,行政上便吸納部落領袖作間接統治。戰後緬甸獨立,以昂山等人為首的先驅銳意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即時遇到兩個問題:一、多年殖民統治造成地方勢力坐大。獨立初期緬軍雖然能徵召一些其他民族入伍,但在東北撣邦的主要部落卻沒有派員參加。第二、1949年中國赤化,國民黨軍隊進駐金三角反攻大陸,威脅緬甸主權。由於中共和緬甸當時沒有外交關係,緬甸憂心若不打退國民黨便會給予中共一個藉口聯合境內共產勢力將緬甸赤化,因此便向當時備受國民黨重用的撣人羅星漢和坤沙招手,封其為「護國兵」並提供軍火和授予權力。羅星漢與坤沙於是於五六十年代利用此機會一方面倒戈打擊國民黨,另一方面加強武裝和擴展鴉片王國,有效地控制金三角的毒品販賣網絡。雖然羅星漢因為參與撣邦的民族獨立運動於70年代被緬軍囚禁,但緬甸卻放他作說客於1982年勸服緬甸共產黨(緬共)成員彭家聲在果敢試行民族自治,削弱緬共勢力。此便造就了坤沙七八十年代在金三角的壯大。但是他於1993年所暗中策劃的撣邦獨立運動卻被當時受羅星漢獻策的緬甸軍政府於96年搗破。os.tvboxnow.com* J( ~& Q" ]% _# F
7 b4 X$ m i3 N4 z4 K" o除了成功利用地方勢力打退國民黨之外,緬甸亦以同樣方法使長年受中共支持的緬共崩解。1978年鄧小平上台以後中共對緬共支援減少造成緬共財政困難,緬共於是與金三角毒梟合作。緬甸看準時機,暗中聯絡了彭家聲,於1983年3月裏應外合地發動兵變。緬共高層敗走中國,武裝組織亦被瓦解。羅星漢和彭家聲便成為緬甸和果敢停火協議的要人。 # ?8 V9 n0 b! S2 i8 N6 L9 x0 s* G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a7 O! c3 F4 J
0 l R; A" Y5 p v7 U8 R
金三角自治:1989-2009 : Y! o0 f- v3 P" L& K3 S3 E繼成功剷除國民黨和緬共,下一步便是如何加強控制金三角。為了拓展國家勢力和避免與中國關係惡化,將金三角分成4個自治特區(果敢、孟拉、克欽和佤邦)。果敢、孟拉和克欽特區由彭家聲、女婿林明賢及舊共事丁英接管,共擁帶6000人武裝。佤邦則由鮑有祥主理,擁兵2.5萬。特區武裝與緬軍對區內清剿反政府勢力有緊密合作。公仔箱論壇$ i2 b; M* `: G. x3 A: x#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