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政府發布的一連串經濟指標,幾全寫下歷來最低、最差、最慘的紀錄。平心靜氣來看,這卻是事後描述的統計,結果不令人意外,且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期間。但也因為不景氣,社會期待走出衰退的心情及需要指引的徬徨,大幅提升了經濟指標的需求及重要性,各項指標的發布動見觀瞻,其可信度更被放大檢視;近期更因經濟預測連續失準、失業率未在預期時間發布而遭受高度質疑。這絕非好現象,當數字被懷疑造假時,人民不會相信政府,社會各層面的決策效率也將大降,政府必須正視統計公信力問題。 ) s; b, f& L X* Q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Q: t# k4 F B; q" S8 L; X
政府統計早已無處不在,而且影響深遠。像每個人都用得到的扣除額,是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商店租金的升降、公共工程款的增減,要看分類物價指數的漲跌。總經面而言,物價指數的變動會影響利率政策、金融市場動向;早年美國貿易赤字的起伏,還會引發美元匯價的波動;近年原油價格走勢,更與每周公布的原油庫存水位息息相關,甚至引起美國司法機關調查,懷疑數字存有人為操縱。再宏觀一點,1994年墨西哥因停止發布外匯存底,引發貨幣危機:之後國際貨幣基金(IMF)有鑑於金融危機多與統計資料取得困難與透明度不足有關,還特別制定資訊發布準則,嚴令各國遵守。 7 z# H5 Y: a- ^5 o7 G5 W! H 9 P2 R: N( i. f) T經濟全球化後,由於社會資訊化程度加深、經濟行為及結構變化快速及數字管理風潮的盛行,政府統計的需求更多,對統計品質的要求也趨於嚴格。去年金融海嘯後,政府統計更吸聚了歷來最大的公眾注意力,從升斗小民、企業主、經濟學家到政府首長,每個人都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接下來如何、何時會好轉。此時,政府統計正是尋找答案的最佳對象,因為在理論及理想上,政府擁有最多資訊源,相對最客觀,因而也最可信。所以,不景氣對政府統計是一大考驗,卻也是強化公信力的絕佳機會,但近來表現卻非如此。tvb now,tvbnow,bttvb2 r: P# q6 S- @+ }
" M9 m/ o r. Y/ y% z公仔箱論壇政府統計公信力的高低,可以做三點檢視,分別是政治干預、發布機制及正確度。政府統計是公共服務,但實務上仍以表現施政成果及提供施政依據為主;但真實的數字常使施政績效好壞無所遁形,令主政者難堪,甚至以政治力介入,要求隱藏、灌水、修正定義等。在民進黨執政時,經建會的住宅動向需求調查、經濟部的製造業動向調查因故喊停,最近經濟部的外銷訂單、主計處的失業率則未在常規時間內發布,都因當期數字非常難看,引來政治介入的質疑眼光。公仔箱論壇# _! P6 p* p( e. v& Y;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