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聞]
酷熱海暖 橋嘴洲九成珊瑚一月白化 專家、漁署籲勿用太陽油 勿赴當區潛水!
[打印本頁]
作者:
manyiu
時間:
2022-8-7 06:12 AM
標題:
酷熱海暖 橋嘴洲九成珊瑚一月白化 專家、漁署籲勿用太陽油 勿赴當區潛水!
Aug-7-2022
今年6月中,西貢橋嘴洲的濱珊瑚及管蟲呈褐色,顯示健康良好。(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今年7月關注者重回西貢橋嘴洲,發現部分濱珊瑚顏色變淡。(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今年7月關注者重回西貢橋嘴洲,發現部分濱珊瑚已白化。(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盾形陀螺珊瑚的生長形態為平板狀,板塊邊緣扭曲成凹凸波紋狀,通常呈粉紅色及紫色,廣泛分佈於香港東北及東面水域。(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上月盾形陀螺珊瑚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上月盾形陀螺珊瑚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圖右為已死亡)。(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提供)
【明報專訊】氣候變化下,本港近年夏天氣溫呈上升趨勢,今年7月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7月。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發現,香港最多珊瑚地點之一西貢橋嘴洲,其以西沿岸一片約2000平方米、2.5米以下的淺水浮潛區,接近九成珊瑚短短一個多月內迅速白化,情况極嚴重,影響多種珊瑚,估計與酷熱天氣令海水水溫上升並持續長時間有關,形容有如「溫水煮珊瑚」,擔心酷熱天氣持續致珊瑚難以復元。漁護署亦發現珊瑚白化情况,已呼籲市民避免前往受影響地區潛水或浮潛,並避免用太陽油。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施晉宇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生物科主任黃志俊表示,6月中到西貢橋嘴洲以西浮潛,各種珊瑚未見異常,不少珊瑚魚穿梭於呈墨綠色的十字牡丹珊瑚,而生長較慢的扁腦珊瑚則呈淡褐色。他於7月24日再到相同地點浮潛,發現約九成珊瑚白化,面積達約2000平方米,認為情况非常嚴重。
為確定橋嘴洲珊瑚白化是否單一事件,他兩日後(26日)再到西貢另一個與橋嘴洲水深及水底環境相若的地點,該處浮潛者較少,發現亦有約一半面積的珊瑚白化,包括扁腦珊瑚、鹿角珊瑚、角孔珊瑚等,認為情况令人擔憂。
上月底海水32.5℃ 適合生長最高29℃
黃志俊表示,26日當日下午量度海水水溫高達32.5℃,超出適合珊瑚生長的23℃至29℃,估計水溫已超出珊瑚可容忍極限,「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消暑降溫,但生活於海底的珊瑚無法開冷氣,亦不能移動到較低溫的位置」。翻查資料,當日天文台位於西貢的氣象站最高錄得33℃。
黃稱於本港浮潛20多年,在一個多月內有如此大面積珊瑚白化是「前所未見」,又說本港過去夏季7月、8月日間逾30℃是常見,水深2.5米以下淺水區的珊瑚在退潮時會露出水面,受陽光直射,相信溫度不低,但仍可生存。他估計今年情况更嚴峻,7月大部分時間日間酷熱,更錄得25個熱夜(全日最低28℃或以上),「7月大部分日子,不分晝夜都這麼熱,海水溫度持續高企,珊瑚喘息的機會也沒有」。
漁署:港珊瑚韌性較高 水溫復常可復元
漁護署回覆本報查詢稱,該署7月下旬接獲有關橋嘴島出現珊瑚白化的報告,署方其後調查發現香港部分珊瑚群落出現不同程度白化現象,初步估計因夏季水溫持續上升,使珊瑚體內共生的蟲黃藻離開珊瑚造成白化現象。根據以往觀察及紀錄,香港的珊瑚擁有較高韌性,若水溫逐漸回復至正常水平,珊瑚一般可恢復健康,繼續生長。
該署亦透過社交媒體呼籲公眾進行水上活動時避免干擾珊瑚群落,例如避免前往有珊瑚白化的地區潛水或浮潛、盡量避免使用太陽油、浮潛或潛水時不要踐踏或觸碰珊瑚等。
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認為,海水水溫隨着近日天氣轉涼而稍為下降,預計一段時間後珊瑚白化現象會逐漸恢復正常。
共生「蟲黃藻」離開致白化 長時間可致死
資料顯示,珊瑚由多個珊瑚蟲單體組成,骨骼為白色,其顏色來自共生的蟲黃藻,香港大部分珊瑚都是深褐色的石珊瑚,例如濱珊瑚、角孔珊瑚、盾形陀螺珊瑚。過去有研究發現,海水變暖、海水鹽度變化或人為干擾,均會令蟲黃藻離開,形成珊瑚白化,之後約半年內會恢復正常。黃志俊稱,目前掌握資料不多,不同地點的珊瑚白化程度亦有別,但隨着氣候變化夏季氣溫不斷攀升,海水水溫持續高企,將來珊瑚白化程度只會更嚴重。若蟲黃藻長時間離開,會令珊瑚死亡。
黃志俊稱,在此非常時期,應盡量避免到有珊瑚的地點浮潛或水上活動,若無法避免,應使用物理方式防曬,例如穿著長袖衣物,千萬勿用太陽油,因防曬用品的化學物質會影響珊瑚生長;浮潛時務必留意雙腳,不要踐踏脆弱的珊瑚。
(城市保育)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