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分享]
中国古代的魔术师
[打印本頁]
作者:
iamhappy
時間:
2009-1-8 07:35 PM
標題:
中国古代的魔术师
朱連魁 Ching Ling Foo
著名的中國魔術師朱連魁(Ching Ling Foo / Chee Ling Qua) 生於1854年3月11日。據說朱連魁說話口吃,人稱"朱嗑吧",所以表演時極少說話,造就了他一身出色的技法。
1898年,朱連魁首次踏足美國表演,以傳統的中國古彩戲法瘋魔美國。"專為慈禧太后獻藝的魔術師"是他對外宣傳的口號。
朱連魁有很多著名的魔術,例如"口吐百丈"、"空竿釣魚"、"碎紙還完"。不過他最著名的拿手好戲還是古彩戲法"大碗飛水"。
當時有一位叫Chung Ling Soo"程連蘇"的魔術師在英國倫敦表演。其實他的真名叫William Robinson,真正身份是一名美國魔術師。程連蘇對外聲稱自己是百分百的中國人,宣傳海報還寫著The Marvellous Chinese Conjurer。他穿上清朝服飾,假裝不懂英語,還聘請了翻譯員(當然也是戲子)。當時英國的大眾社會不知道程連蘇其實不是中國人。
1905年,朱連魁魔術團往英國倫敦表演。兩位名字相若的魔術師碰頭,引起英國輿論很大的興趣。
不用多說,朱連魁一看便知程連蘇不是中國人。後來,朱連魁和他的經理人Leon Mouser商議後決定向程連蘇許下魔術史上有名的戰書 :
"I offer £1,000, if Chung Ling Soo, now appearing at the Hippodrome (London), can do 10 of my 20 tricks, or if I fail to do any of his feats" (資料來源Magic Past-Times)
結果呢,朱連魁最後都沒有出現。英國輿論都認為勝利者是程連蘇。為什麼朱連魁沒有出現呢? 當時竟有傳聞說是程連蘇變走了朱連魁(當然沒可能啦!)。較為可信的說法是因為朱連魁的經理人Leon Mouser認為在戰書上沒有中國血統証明的條款,所以決定不讓朱連魁出賽。
"Chung Ling Soo prove befor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Legation that he is a Chinaman"(資料來源Magic Past-Times)
另外亦有人說是朱連魁自己決定不揭露程連蘇的真面目。事件的真相最後都沒有人知道。
有關朱連魁後來的記載不是很多,只知道他到後來返回中國去了。對於他逝世的年份也沒有一致的說法。
1918年,程連蘇在表演壓軸節目"槍打活人"時因為走火中彈身亡,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有傳聞說程連蘇的死是謀殺,不論事實如何,程連蘇和朱連魁都已經成為魔術史上的經典人物。
朱連魁和魔術大師Harry Houdini的合照
登上Linking Ring雜誌的中國人能有幾人?
這本古董雜誌是在ebay看過的拍賣品,不過索價比較高,
註: The Linking Ring是國際魔術家協會(I.B.M)的官方刊物
模倣中國人而著名的"程連蘇"Chung Ling Soo"(不要把他和Ching Ling Foo搞亂啦!)
知道他是西人後,看他的相片或海報都覺得很明顯是西人的樣子。對於他竟然可以令英國大眾相信他是中國人,每次想起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Real Magic!
大碗飛水
"大碗飛水"是朱連魁最拿手的古彩戲法之一。中國魔術書"鵝幻彙編"把它分類為"搬運法"。
"搬運法"即堂彩也.....大都以紅毯相遮隱,轉眼之間已至毯內。【鵝幻彙編】
大碗一隻(此碗定做)口俓一尺六七寸(或大或小隨人力量)。高七寸滿碗是水(水內或置金魚)。全無遺漏於碗外。【大碗飛水‧鵝幻彙編】
...特別是朱連魁在每次演出結束時最後一招,將毯子扔在地上,隨手扯毯子一角,向上拋起,地上出現了一大缸水和魚,水面上還飄著蘋果。【魔術世界】
朱連魁 vs 程連蘇
程連蘇和朱連魁的魔術技藝誰高誰低呢?我手頭上的資料都偏向於"程連蘇比較高明"的講法。據說程連蘇表演"大碗飛水"時,在地上一個翻身才變出一大缸水,難度比朱連魁的表演高明得多。
我覺得誰比較高明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朱連魁將我國的魔術帶到西方國家去發揚光大,寫下了中國魔術史上重要的一頁。
程連蘇是朱連魁的徒弟?
國內有書說"程連蘇"是"朱連魁"的徒弟,我手頭上沒有任何其他的資料支持這種說法,我看過不少談論"程連蘇"的外國網站,也不見有提及這一點。對於這說法,我個人還是有一點兒保留。如果"程連蘇"是"朱連魁"的徒弟的話,"朱連魁"也不會向他下戰書吧!
令人頭昏腦脹的名字
關於Ching Ling Foo 和 Chung Ling Soo 的名稱,的確相當混亂,也有很多不同的譯名。Ching Ling Foo有譯作"朱連奎"、"金林福"或"金陵福",Chung Ling Soo有譯作"陳靈蘇"、"鍾靈蘇"或"程連蘇"。
"朱連魁"是Ching Ling Foo的真名,其英文串法是Chee Ling Qua。某些外國網站也有提及Ching Ling Foo的真名是Chee Ling Que的。至於藝名Ching Ling Foo的正確中文寫法,我目前還不確定。我查閱過一些內地的書籍,有些寫"金林福",有些寫"金陵福",如果閣下知道的話,請提供資料,感激不盡 !
另外Chung Ling Soo呢,如果你看過他的宣傳海報便知道他的中文名是"程連蘇",而不是"陳靈蘇"、"鍾靈蘇"了。可以往
www.magicgallery.com
參考一下。
作者:
iamhappy
時間:
2009-1-8 07:37 PM
韓秉謙(Han Ping Chien)
著名網站MagicTricks.com其中有一頁叫 "Who invented it?" ,列舉了一些經典魔術的發明者。其中榜上有名的中國人只有兩位,一位是發明Foo Can的朱連魁,另一位是發明錢幣魔術手法Han Ping Chien Move的"韓秉謙"。
在清末民初出國表演的魔術師中,除了朱連魁之外,"韓秉謙"便是最有名的。"韓秉謙"是河北人,為"亞細亞大魔術團"的創辦人。他到過很多不同的地方表演魔術(包括西方國家),為了表揚他的成就,清朝更賞以花翎頂戴。他的弟子眾多,著名的"韓派"魔術家有"韓敬文"、"張敬扶"、"趙敬熙"等等。
我有的"韓秉謙"資料實在不多,在網上搜尋資料時,看到歷史小說"宣統皇帝"中有一段"韓秉謙"入宮見"溥儀"的情節,之後他的徒弟更教"溥儀"變魔術呢! 不知這是小說情節還是真有其事,無論如何,都足以証明"韓秉謙"在當時是極有聲望的魔術師。
"韓秉謙"發明的錢幣魔術Han Ping Chien Coin Trick和錢幣魔術手法Han Ping Chien Coin Move 至今仍廣泛受到西方魔術界的採用和重視。
Okito (1875-1963)
題外話,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玩Okito Coin Box這件經典的魔術小道具?
我一直以為Okito是日本人,後來才知道他是荷蘭人,真名叫Theo Bamberg。不過和Chung Ling Soo有點不同,Okito只是模仿東方人表演,並沒有"假裝"自己是日本人或中國人。Okito的兒子David Bamberg也是有名的魔術師,藝名叫Fu Man Chu。
作者:
iamhappy
時間:
2009-1-8 07:38 PM
張慧沖張慧沖(1898-1962)是中國近代相當有名氣的魔術師,他也是中國最早以明星姿態出現的一位魔術師(事實上他本身是演員,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以表演西方的大型舞台魔術為主,有別於當時的一般傳統的中國魔術師。
張慧沖作品
以下是節錄自"中國魔術"中有關張慧沖的身平
張慧沖,是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名噪一時的著名大魔術家,原籍廣東,生長在上海 在二十年代。他是上海電影演員,喜好魔術,常利用放映電影中間的休息,登台加演魔術。
1923年德國猶太人大魔術師尼古拉第二次來上海表演,登出巨幅廣告大事宣傳,說尼古拉是當代世界上第一流大魔術師,他所表演的魔術都是獨霸全球的等等。他的狂妄語言,激起了上海廣大人民的不滿,更給張慧沖以極大的刺激。他看了尼古拉的表演之後,僅用了十多天的時間,除照樣排出了尼古拉的全部節目之外,還增加了一個巨型節目<水遁>,在上海第一流劇院(即尼古拉演出的"夏令配克"劇院)進行應戰演出,各報用"國際魔術大競賽"、"比尼古拉多一手"的標題進行宣傳。這一消息傳出以後,立即轟動了整個上海,尼古拉親自看了張的演出,不得不低頭認輸,不再敢再來中國演出。
張慧沖從此走上了從事魔術的道路,組成了張慧沖魔術團,先後去過南洋群島、歐洲、澳洲和北美州等許多國家作長進旅行演出。抗日戰爭時期一度轉業。解放後,又重新恢復了魔術團。後與雜技團合併,改稱上海江南雜技團。1962年病故上海。
他以演出巨型魔術為主,最拿手的節目有<馬變慧沖>,<木籠易位>,<線球顯身>,<水遁>,< 缸遁>,<手腳拉長>,<分身奇術>,<天梯遁形>及<水晶球解答問題>等。他擅長表演,有氣魄,比過去的老藝人前進了一大步,他對魔術界的影響是較大的。
作者:
iamhappy
時間:
2009-1-8 07:39 PM
【鵝幻彙編】
除了失傳了的 明朝魔術書【神仙戲術】之外,【鵝幻彙編】便是現存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魔術書。【鵝幻彙編】又稱為【戲法圖說】或【中外戲法圖說】,全書分作六小冊,清朝光緒十五年出版,作者是唐再豐(字芸洲)。
鵝幻彙編的版本眾多,這是內地魔術師"魔幻先生"收藏的光緒石印本鵝幻彙編,相信是最早的版本
網主珍藏的不同版本鵝幻彙編
" 鵝幻匯編"收錄了大小不同的戲法共三百二十套。是第一本將中國的傳統戲法進行有系統的分類的書。將全書共分為十二卷,分別為第一至三卷"彩法門",第四至五卷"手法門",第六卷"絲法門",第七卷"搬運門",第八至九卷"藥法門",第十卷"符法門",第十一卷"圓光秘訣"和第十二卷"江湖諸法"。書中記錄了不少中國著名的傳統戲法,例如"酒米三變"、"八仙過海"、"仙人採豆"等,是研究中國古代戲法的重要文獻。
為什麼書名叫作"鵝幻"呢?其實是取自《續齊諧記》的一段神怪故事
陽羨許彥於綏安山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云腳痛,求寄鵝籠中。彥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並坐,鵝亦不驚。彥負籠而去,都不覺重。 前行息樹下,書生乃出籠謂彥曰:「欲為君薄設。」彥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銅奩子,奩子中具諸餚饌,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銅物。氣味香旨,世所罕見。《陽羨書生‧續齊諧記》
鵝幻彙編有部份內容頗為無稽,例如其中"藥法門"內描述的戲法。一般認為是唐再豐誤信江湖藝人之言,再加上部份藥法。很奇怪地,雖然當時的知識水平可能較低,但是以作者對中國魔術的豐富知識,應該總可以分辨真假吧!
近來翻看鵝幻彙編時,看到"藥法門"中的【移眉過目】。雖然是很荒謬的方法,但當中透露了一點唐再豐的個人觀點,証明作者對這些江湖秘技也有點保留的,只不過他抱著"矣相傳如此,別無他法,聊存之耳"的態度吧!
移眉過目【解曰】令人雙眉移置於目下也。嶄法曰‧既有是法,必有是理,斷非憑空做也。靈耶否,則非某所知。矣相傳如此,別無他法,聊存之耳。用畫眉全骨為末(三分。畫眉鳥名),油煤(三分),研和,彈入面水內。 以巾漬之,令人洗面,畢則移眉目下矣。【鵝幻彙編‧藥法門】
無論如何,鵝幻彙編大部份內容都是很珍貴和很有參考價值的資料,絕對不要小看。若果沒有鵝幻彙編的話,可能有部份中國魔術會失傳也說不定。而且不要忘記,此書出版於清朝,當年的資訊沒有今天發達,要搜集魔術的秘訣再編成書籍出版,簡直像魔術一樣的神奇,單是這一點已經令我萬分佩服!
【紙糊燈籠】
【紙糊燈籠】原名救世新編,不能道人所著。這本書是我近年收藏之中十分重要的一本書。根據書中所寫,此書最初出於清朝的道光年間(我手頭上的【紙糊燈籠】是民初的再版)。換句話說,【紙糊燈籠】比光緒年出版的【鵝幻彙編】要早。不過嚴格來說,【紙糊燈籠】不是正式的魔術書,其內容都是有關一些江湖騙術揭秘之類。書名【紙糊燈籠】便是一點就穿的意思。
自序
余嘗謂警世之言不必名人著述而後工也大凡烟世故諳人情明邪正者其人雖未嘗學問而言尤動人若無此數者雖繁稱傅引不過優孟衣冠於人心春當也今年夏暑多甸槍收枚子中拾一冊閱卷首頒曰救世新編出於道光年已酉則潼郡不能道人所著及今數十年世典行本安知兵燹之後不與草本同灰耶予邀同郡樂善諸君刊刻其書閱其鎖事雜以方有俚語蓋為下等人說法也觀其中士農工商星相醫卜風火爵耀江湖諸門皆庸愚黨受之病而聰明者情物不免茲獨紙醜獘如僟太真然犀倆傳善怪畢呈又如泰越人治病洞鍳五臘使作偽者粵地容好受歎者有術可禦誠昏衢之巨燭暗室之明燈也子亟補其殘缺付之喪梨適友人見之謂書云名本稽而書之實頗俗何如以俗名問題為紙糊燈籠取一點便破之義子不覺輾然用其名傅大雅一笑耳
三邑爽樂山人序
光緒乙已嵗菊月重刊
(網主按:部份文字難於辨認如有錯漏請見諒)
作者:
无双猎人
時間:
2009-1-14 11:39 PM
学到野了~~
作者:
yycpeter
時間:
2011-3-6 03:42 PM
Thanks!!!
作者:
jq1017
時間:
2011-3-11 09:15 P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jlt577
時間:
2011-3-17 10:21 PM
thanks for sharing but cant see the pictures.. too bad. anyway, thanks so much
作者:
雨飛
時間:
2011-3-23 05:55 PM
功夫到家了~~
作者:
wettea
時間:
2011-3-24 06:14 PM
good!!! thanks for sharing~~ but if can please reupload the picture~
作者:
gengsha
時間:
2011-3-28 03:14 AM
原来古代有魔术师啊~
作者:
jimihw
時間:
2011-4-2 04:31 AM
很神奇的魔術師
功夫到家
現在魔術師很多都靠科技道具
反而是傳統魔術師比較厲害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