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重建公眾對制度的信任 - 利世民
[打印本頁]
作者:
itsctsu
時間:
2020-2-5 09:56 AM
標題:
重建公眾對制度的信任 - 利世民
c9 c& W& i# X. R) V6 C' I
os.tvboxnow.com: z. p5 E& v* w! O" P2 ?7 T
媒體上見到的世界經濟論壇,跟在地實際的情況始終有出入。今年我到瑞士走了一轉,氣候變化只不過是達沃斯眾多議題之一。畢竟,每年一度的會議旨在為商界和各社會持份者建構溝通平台,其他議題的重要程度和逼切性絕不下於減碳減排。
- ~' X7 I9 G9 o3 hos.tvboxnow.com
; p3 w+ a# S; u7 `+ uos.tvboxnow.com
今年其中一個議題就是重建公眾對制度的信任。從前,大家對權威觀點深信不疑;信的並非某個別人士,而是他代表的機構和制度。但不論是企業、政府甚至宗教組織,制度信任不斷遭濫用;掌握了話語權的權威,濫用信任扭曲事實,制度信任亦漸漸破落。
" w' b' ], _2 y6 ]" B* {
& c7 c+ A; b% \
資訊科技革命無疑令更多平民百姓掌握到從前接觸不到的訊息。同時,當每個人都是意見領袖,置身於群龍無首的後現代社會,制度信任沒落,失去原本的功能。以近來大家都異常關注的公共衞生議題為例,非理性的反疫苗運動緣於醫學和公共衞生權威失去了公眾的制度信任。目前香港因武漢肺炎爆發的恐慌,亦應作如是觀。
" s0 ^& k# c* [% r+ \tvb now,tvbnow,bttvb
4 L5 l3 ?7 v4 N2 A.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達沃斯期間,我受邀出席菲利普莫里斯舉辦的研討會;主講嘉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員David Miller,討論題目是如何借鏡傳統智慧重建公眾信任。他從亞伯拉罕文化傳統着手,歸納出「十一條法則」。最發人心醒的一條就是:真正的信任是建立在自我約束衍生出來的承諾(Covenant)而不是透過外在條件維繫的契約(Contract)。
- C! W6 E/ F1 V- @- y( E1 s* c
tvb now,tvbnow,bttvb% \* F" C" H5 v0 U/ u
Miller認為對應當前的危機,私人企業和公共機構首先要由內到外地建立出極高透明的作風,並持之以恒,用行動和事實來重新建立沒落的制度信任。某程度上,這個過程就像宗教信仰的「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補贖」;而且制度內每個持份者,包括公營部門和政府共同參與,才有可能逆轉大趨勢的洪荒之力,由承諾到重建互信。
公仔箱論壇6 v2 V) y# f5 g9 p( x L
莫讓立場凌駕理性和事實
7 e' X* V1 K4 i4 ^+ H9 vos.tvboxnow.com
主辦這場研討會的菲利普莫里斯,本身就是一個有趣個案。總裁Andre Calantzopoulos坦言,作為一家百多年來以煙草種植為主的公司,近年鼓勵吸煙人士戒煙,或轉用對自己和別人影響較低的產品,的確要時間向公眾證明。一時三刻間,公眾對煙草公司的立場和背後動機必然有所懷疑。其實,煙草公司之外,不少公共機構也發表相關的科研報告。在後現代社會,制度應以個人意願為最終依歸;不論是煙草公司抑或公共衞生及醫學專業組織,作為制度持份者,最主要的義務和責任,就是以實證為本讓消費者獲得充足資訊,作出理性選擇。
公仔箱論壇 @0 l, W; ?3 c v
公仔箱論壇. t/ N0 C+ z# g
事實,事實,事實;實證為本,還選擇的權責予個人,避免繼續透支制度的權威和信任;畢竟,除了緩減煙害之外,公共衞生及醫學專業還有許多議題要建立與公眾的信任。又以當前的防疫措施為例,混亂的局面令控制疫症爆發的工作更難推展。
0 G% Y* l0 ~0 m5 j# Qtvb now,tvbnow,bttvb
os.tvboxnow.com0 j( J, V% @) e
推而廣之,世界各地的企業、公共行政機關以及政府,多少都陷入制度信任危機。目前香港的管治困局,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各持份者往往意識形態先行,讓立場凌駕於理性和事實。雖各方對當前困局都有責任,但掌握話語權的公營部門,有更大義務行前一步,以身作則,以最高的透明度,基於客觀事理作決策。否則,在惡性循環之下,社會只會被「誰大誰惡誰正確」的民粹文化所淹沒,令已經極疲憊脆弱的制度更難發揮應有功效,最終沒有人會是贏家。
6 M" K9 V& c+ `8 M2 \7 b J
- N/ c8 F+ J8 c/ ~6 D* Z7 l9 ^公仔箱論壇
利世民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