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2 W/ h" p; y3 g$ s& z2 [) G
保護新聞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內容被展示在新聞博物館外牆。tvb now,tvbnow,bttvb! H7 o& U( h' T' |" P q+ {
os.tvboxnow.com# R. A9 [; X% }0 n/ ^; h6 O
被視為新聞自由象徵的美國新聞博物館(Newseum)開館11年終不敵財困,今日閉館。os.tvboxnow.com( b& h* Y8 I# s! ?" Z9 o
tvb now,tvbnow,bttvb4 g" D& e7 e. Z4 v; O
位於華盛頓賓夕凡尼亞大道白宮和國會之間的新聞博物館在2008年開館,由報業大亨成立的非牟利機構「自由論壇」營運,是一間透過記者視角講述現代歷史的私人博物館,引人注目的玻璃幕牆多層建築,在外牆展示保護新聞自由的憲法第一修正案內容。即將離任博物館公關總監的加萬卡,仍對博物館以互動手法向公眾「說故事」感到自豪,又指其改變了其他博物館的工作模式。tvb now,tvbnow,bttvb! i) A4 H \9 f U
* o9 V* ~4 e% a7 ^1 E9 d* L7 g非免費入場成阻力, E# F5 V7 p- L# `
新聞博物館關閉有很多因素,加萬卡坦言生不逢時是其一,2008年開館適逢經濟衰退,對紙媒造成沉重打擊,整個行業大規模裁員和倒閉。她又認為在免費博物館林立的華盛頓,新聞博物館的成人門票售價25美元(195港元)「趕客」,因國家美術館就在對面街,一街之隔還有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兩間都免費入場。 - `; G7 e; |% Oos.tvboxnow.com; t6 C G& g% G/ G7 T+ c
另一問題是,新聞博物館致力吸引當地居民,而非靠遊客和學校團體的穩定客源,惟華盛頓居民多數會前往其他免費博物館,學生也只會隨學校課外活動前來。有華盛頓居民憶述高中時隨學校到館,認為收費影響入場人數,但會在閉館前再參觀,看令她印象深刻的普立茲得獎照片廊。 / ~' P" L! N: C% d) U$ A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p1 g, t* J F9 {& P6 F 公仔箱論壇. w6 A8 r2 E; K, ?% W s 新聞博物館收藏德國以外最多的柏林圍牆遺蹟。 ' M2 E1 _$ K7 z ~8 z9 Htvb now,tvbnow,bttvb9 q1 A/ Y7 B. ?+ ^, ]4 I
多年來新聞博物館不斷發展,不但展示新聞和歷史事件,還展覽各種言論自由和民權問題等,博物館最後幾日的展覽包括名嘴史超活及《每日秀》文化和政治影響探索,亦有同志平權鬥爭的歷史回顧,以及描繪總統犬隻的歷史展覽。os.tvboxnow.com- A( H0 M, K' \( A+ T) p
. w: _0 z; Y+ Y0 q( z+ \! Xos.tvboxnow.com博物館建築早前以3.725億美元(約29億港元)賣給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用作研究生大樓。「自由論壇」考慮以其他方式延續博物館,包括另覓新址、轉為流動或網上展覽。tvb now,tvbnow,bttvb [- I. s, P* a( u% b# o
美聯社7 D. M% P1 p- k @4 ]&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k; I2 W. U. e" F6 \7 W: a 館內9.11襲擊展廳展出襲擊翌日各地報章的頭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