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初期青光眼患者視力仍有良好 定檢早發現免視神經持續受損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9-4-25 09:37 AM     標題: 初期青光眼患者視力仍有良好 定檢早發現免視神經持續受損

據二○一五年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台灣青光眼患者約有三十四萬人,除早期不易察覺外,多數人誤會青光眼僅有眼壓高的人才會罹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主任吳國揚指出,雖然青光眼患者普遍有眼壓高的情形,但並非全然如此,也有眼壓正常,卻罹患青光眼的患者,稱之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為提升民眾對青光眼的正確認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即日起為期一周舉辦「青光眼衛教認知&視野縮小體驗活動」。
9 r6 O% b2 R& i) h/ C'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5 b, S  Z/ a& {8 B0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眼球內的房水可維持眼球內的壓力,也就是眼壓,一般眼壓介於十至二十毫米汞柱之間,當房水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時,便會造成眼球內的房水蓄積,導致眼壓升高,進而壓迫眼底的視神經,使視神經受損造成青光眼。每個人的眼壓高低及所能承受的眼壓有所不同,加上早上與晚上的眼壓也有差異,有部分患者眼壓測量雖介於一般範圍,但視神經仍已受損,此類型患者即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因此,眼壓高低只能做為參考依據,切勿將眼壓高與青光眼畫上等號。
8 k: e4 l9 F8 x1 }; M) W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R* j7 l/ F2 p  S3 n7 b
吳國揚主任提醒,青光眼患者初期視力仍能維持良好,因其視神經受損初期,由視野周邊開始出現遮蔽,再逐漸往視力中心收窄,此時,患者仍無從察覺,甚至不乏有許多患者視力維持1.0。而當青光眼僅發生於單一眼睛時,患者多會透過正常的另一隻眼睛彌補缺損的視野,致使患者渾然不知青光眼已悄悄上門。
6 u) q2 s- u3 t7 j1 y
4 ^) q  G2 f+ k+ ~# N%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因無法及早發現,一旦病情逐漸惡化,視神經受損嚴重,遮蔽影響到中央視野影響視力時,患者才驚覺需立即就醫,但此階段視神經已嚴重惡化,最終將導致視力完全喪失,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z$ L  L2 K, y" `
os.tvboxnow.com* F, R1 O& W$ A8 n5 L1 |: x% M: e: S3 ?
高醫眼科邱力毅醫師說明,青光眼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大部份青光眼患者屬於慢性,初期症狀不明顯,需靠定期眼睛檢查才能發現;而急性青光眼,則會伴隨頭痛、噁心嘔吐、眼睛脹痛及眼壓上升的情況,甚至出現視力瞬間喪失等症狀,但由於發病突然,若不及時治療,短短幾天到幾星期內就可能導致失明。
% E4 X0 Q( U+ o" H8 v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7 A; N2 G. y% n8 u9 Q
為避免青光眼造成視神經持續惡化,並維持現有視覺功能,邱力毅醫師提醒,唯有定期檢查才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機會,建議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視神經檢查。
. Q  p6 A+ T& P9 `  X  h公仔箱論壇
: H& @% y0 P+ m* G! c0 i3 V- Y! Hos.tvboxnow.com確診患者可透過單方或複方藥水、雷射治療,當藥物治療及雷射治療皆未能有效的控制時,則需採取手術治療。但無論採用何種治療,皆應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或調整藥量及次數,否則很可能讓視神經持續受損。        tvb now,tvbnow,bttvb5 A7 {; \* Q1 B

+ W6 ]4 O8 B9 e6 N"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新生報
1 P" v& |, ?4 j1 ]6 k6 b' Y& h4 X

; y. \' [) s  [7 e/ e0 j/ D
5 k. ]# O2 t3 l6 l- f9 \; @0 k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P/ P$ X# ~# {# ~
TOP公仔箱論壇; B. A, N/ z7 N! q

# b, P  V2 b,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