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男罹最短命癌 免疫療法治療2年正常上班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9-1-28 11:40 AM
標題:
男罹最短命癌 免疫療法治療2年正常上班
健康醫療/記者曾正豪報導
tvb now,tvbnow,bttvb# G# }) [3 E4 T0 p$ a6 L/ B
6 O7 d* Q5 B" Q/ O% ?
頭頸癌在亞洲發生率高於全世界,主要發生部位集中在鼻咽、口腔、口咽、下咽及喉等五個主要區域,其中又以口腔癌更是高居
台灣
地區常見的十大癌症。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4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約有7000名新發生個案、3000人死於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58歲,與國人平均壽命相較下,少活約22年。
2 ^. M% z8 D0 ?( `* a$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y2 b) [5 K2 x" \9 Htvb now,tvbnow,bttvb
頭頸癌的傳統治療方法為藥物及放射線療法,近期國內已通過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針對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輔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羅若玲表示,門診中有頭頸癌患者經傳統治療失敗後使用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腫瘤縮小至再次使用化療,目前病況控制良好。
公仔箱論壇' f' i7 r- F" ?; |# U
9 E" y2 W- n2 Z.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免疫療法兼顧
生活
品質 輸注半小時可返家
3 `3 c" V' i7 t
x. x3 c& V5 P. \7 d0 d% a9 C4 r) ]os.tvboxnow.com
羅若玲主任提到,該名患者很年輕,年約40多歲的男性上班族,2年前發病就診時已是頭頸癌及擴及食道第IV期,患者在患部常感到劇痛,經過標靶治療及化療皆失敗,於是接受醫療團隊的建議採用新型免疫抗癌藥物Anti-PD1,經過10個月的療程後,脖子腫瘤明顯縮小,於是再嘗試使用化療,反應也很好,患者維持罹病前生活作息,仍保有工作。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的優勢在於只需在門診施打30至60分鐘,患者不用住院接受治療甚或因配合療程而暫停工作,作為二線治療反應率達到13-16%,且有反應的患者多能夠得到長期的疾病控制期達9-18個月。新的免疫療法提供多一個治療契機,面對疾病有治癒的空間。
+ [. u- W5 q' I G* H& C3 `1 V
tvb now,tvbnow,bttvb6 u9 f5 q! O; u8 v' T5 @% A1 A
os.tvboxnow.com& d7 Q! J# A/ K6 y
, u9 i% t, y9 b2 G2 m& Etvb now,tvbnow,bttvb
輔大醫院藥劑部副主任劉人瑋說明,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可辨識外來抗原進而消滅,但癌細胞之所以稱為「不死的細胞」,就是藉由讓免疫系統無法辨識,逃脫免疫細胞的清除,而這個機制是因為癌細胞有能結合免疫細胞上的PD-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使得免疫細胞無法維持活性,失去消滅癌細胞的能力。調控免疫細胞活性的免疫療法藥物,就在於讓免疫系統重新有能力辨識癌細胞,讓免疫細胞發揮殺癌功能,喚醒人體自我防衛機制。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仍有副作用,包括發炎反應如肺炎、腸炎,但是發生機率較低,且可以監測並控制症狀。
tvb now,tvbnow,bttvb2 I0 B. i$ H! F8 c
! j8 y i$ C0 n0 X* P2 u; D0 ?tvb now,tvbnow,bttvb
此外,Anti-PD1免疫療法在國內已陸續通過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泌尿道上皮癌及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等適應症,應用範圍愈來愈廣,對癌症患者來說不啻為治療曙光。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