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非洲豬瘟帶給香港的危與機 (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副院長 Dirk Pfeiffer) - Dirk Pfeiffer [打印本頁]

作者: itsctsu    時間: 2019-1-24 02:29 PM     標題: 非洲豬瘟帶給香港的危與機 (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副院長 Dirk Pfeiffer) - Dirk Pfeiffer


" n! b# p3 n6 w: ]tvb now,tvbnow,bttvb* ?8 W/ s6 W3 I! A  K
2018年8月3日,非洲豬瘟在遼寧省第一次爆發,至今蔓延至25個省市,超過85萬隻豬被屠宰。相比2007年歐洲初次出現疫情時,由格魯吉亞傳至波蘭歷時數年,中國爆發疫情的次數雖然較少,但蔓延得更快。非洲豬瘟的影響以經濟為主,豬肉因供應減少而變得昂貴,這對中國尤為重要,因為中國肉類市場有60%來自豬肉。
! h# c* i6 I! |' |( M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3 R& [( Y8 i3 ^* q: ]8 n( t$ s) N
不過我們重申,這種病毒除了會傳染豬隻及某種軟蜱科寄生蟲外,並不會傳染人類及其他動物,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內地並無軟蜱科寄生蟲,不會加劇病毒傳播。) R. _2 B3 K* C3 @( U& N
- E( s+ j# h5 Q5 l- j1 q5 k/ Q
中港合作加強生物安全措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I1 Q& s8 Z( v3 u
去年12月底,廣東省在一星期內錄得三次疫情爆發,如今病毒跟香港相距只有70公里,疫情傳到香港的風險大增,令本地豬場及野豬面對更大威脅。非洲豬瘟可經兩個主要途徑傳入香港,包括每天4,000頭從內地入口的活豬,以及讓病毒潛藏幾個月的豬肉製品。要制訂風險管理措施時,必須考慮這兩個主要途徑涉及的所有漏洞,將這些漏洞逐個堵塞。
( U& B# Q: s/ h3 a
6 }3 T4 q- X# U. R' d入口活豬的風險途徑,源頭在於提供活豬的內地豬場,我們期望內地動物衞生單位會在源頭豬場及其鄰近農場執行最嚴謹的生物安全措施,運送過程中確保豬隻無法接觸病毒,運輸貨車不應一次過進出不同豬場,運送豬隻前後亦須徹底消毒。由於供應出口的豬場的生物安全水平較供應本地市場的豬場為高,因此運輸貨車最好只會運送出口活豬。所有員工要嚴格遵行清潔及消毒等生物安全協議。香港政府獸醫須與內地海關獸醫攜手合作,避免帶有明顯臨床病徵的活豬輸入香港,這便要倚靠在邊境為每批入口活豬進行視覺評估。如果這些紓緩風險措施妥善執行的話,那麼帶有臨床病徵的活豬送到香港屠場的機會便極低。但我們也應留意,某批入口活豬中可能有些豬隻已經感染病毒,只是還未出現臨床病徵,因此無法在邊境檢查時發現。我們須設法防止已受減染但未有臨床病徵的活豬來港,那便要靠內地執行有效的非洲豬瘟病毒監控。
$ j6 D% ~, Y* f" u' F0 ^* f- l9 V# o: h) M' Z, y( e
有些國家生產的本地活豬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現已暫停從中國輸入豬隻。但香港人對新鮮豬肉需求極大,內地活豬的供應遠遠多於本地活豬。當一輛運豬貨車駛入香港邊境,病毒傳播的風險緩解措施就決定於本地政府獸醫及其他持份者。這時,我們要留意活豬會在屠場存放數天,才正式屠宰,染病的豬隻可在這段期間散播病毒,感染其他豬隻,及出現其他臨床疾病。有業界指既然這些豬隻最終會被屠宰,因此不會構成問題,但這個說法並不成立,因為病毒在屠場的時間越長,越有機會透過運輸車(因此所有運豬貨車離開屠場前要清潔消毒)、屠場職員、染病屍體或其他方法傳播出去,最終威脅本地豬場及野豬。因此,最好限制豬隻只能在屠場存放最多一天,時間越短越好。若香港的屠場發現任何帶有非洲豬瘟臨床病徵的豬隻,必須把現場所有不管有否出現臨床病徵的豬隻一併銷毀,避免牠們進入食物鏈,內地現已執行這項措施。
- y# n" H3 M$ \, k  Nos.tvboxnow.com8 V) H; D% @5 `7 m0 ]# t& p6 i
除了活豬以外,非洲豬瘟傳入香港的第二個主要途徑是透過豬肉製品,這也應是大部份國家感染的最主要途徑,原因是非洲豬瘟病毒在豬肉製品的生存期極長,還可經餐廳傳染到餵飼豬隻的廚餘,或經不當廢物棄置而傳染野豬。香港最近執行了一項最重要的風險紓緩措施,就是禁止用廚餘餵飼豬隻。更進一步的話,應禁止從內地及受感染國家入口豬肉製品,並盡量阻止它們非法入口。當然,完全堵截豬肉製品非法入口並不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部份消費者並不了解自己造成的風險,因此消費者教育十分重要。os.tvboxnow.com- e; R. g  ^) }" x
tvb now,tvbnow,bttvb  _: U, s/ i# P3 P9 m
本港養豬業應提升生產品質
/ F3 f* e% X2 m9 c除以上所有風險及風險管理措施外,香港豬場也應該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進一步減少豬隻染病的機會,這些措施包括盡快停止向豬隻餵飼如豬餿等廚餘。非洲豬瘟近在咫尺,我們不能再墨守成規。公仔箱論壇; A/ W; H# d, s/ P& I
7 H: [& q7 I% ~5 i' {& c
前車可鑑的是,禽流感肆虐20年,家禽業為此已提升農場的生物安全管理。相反,香港和內地的養豬業為了節省成本而不願推行這些措施。雖然養豬業認同要處理其他疾病,但大多只透過注射疫苗解決,而非投資在生物安全措施及改善業界技術。對本地養豬業而言,現正肆虐的非洲豬瘟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可以成為改善生物安全、食物安全、豬隻福利水平的商業理由,最終增加業務利潤,令本地消費者相信他們的產品比其他來源地的豬隻品質更佳。
4 c6 Z' Y5 c. t$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1 [- Y0 p& M: U(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豬農應明白消費者對食物安全、食物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要令產品質素達至如此水平,必須執行有效的衞生及生產管理,特區政府透過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提供資助獸醫服務,協助豬農提升生產力。藉着這個難得機會,豬農可與獸醫攜手合作,減低包括非洲豬瘟等疾病風險。這也表示豬農毋須再為預防和治療疾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本地豬隻生產不單提供新鮮豬肉,其安全和品質也更有保證,對本地豬農是一個值得把握的機會。
8 Q5 _9 _( e" q5 ]2 o9 V0 P- v4 z! H& u
香港和內地養豬業都須明白,生物安全對業務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尤其在中國許多豬隻高度密集的地區更顯而易見。由於這需要大量投資,亦要發展養豬業技術,有可能減少家庭式的散養豬或小型豬場。我們應制訂質量及安全保障計劃,協助豬農達到這些目標,同時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a. b/ x; d0 h  A" z( N! T( a

( X* S2 O2 J0 ttvb now,tvbnow,bttvbDirk Pfeifferos.tvboxnow.com+ x1 s" d" b$ J. Q
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副院長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