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E5 M- {; \* n因肢端肥大患者的外觀改變有某程度之相似性,因此醫師的經驗就很重要,張承能醫師比喻,若是會「看相」的醫師,外觀上一眼就能看出患者罹病的可能,幫助患者及早獲得正確診斷及治療。; d' N+ j/ M* O |
3 N [( _9 L6 J8 _( T g
張承能醫師解釋,肢端肥大症治療第一線以手術為主,目標為移除腦下垂體腫瘤並使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正常化,若是腫瘤位置不佳,或是腫瘤太大導致手術風險過大,也可依醫師評估,先以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待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同時,根據研究顯示,術後若再輔以放射治療,可提升治癒率與降低相關共病症發生的風險,也可透過定期使用體抑素等藥物,抑制生長激素過度分泌、使腫瘤加速萎縮,增加疾病控制率。 `: j N0 E# C- C! N& a. b2 S 3 ^3 ^, L) ^2 A8 \/ M% X4 C肢端肥大症因為共病很多,所以患者是藥罐子,常需服用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等藥物,但即使按醫囑規則服藥,控制飲食和運動,往往血糖血壓也不能達到良好控制目標。殊不知真正的罪魁禍首在腦下垂體,沒有找到真正病因,是無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呼籲有相關共病者或一般民眾,若伴隨可疑外觀改變時,應盡速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或相關科別門診諮詢,才能早期揪出肢端肥大症予以即時適當治療。 os.tvboxnow.com. U+ m9 X! f1 b
os.tvboxnow.com0 F. i( b" d h! M W+ L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