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今天上午舉行政商關係的“親”與“清”分論壇,邀請新加坡通商主席李奕賢、香港菁英會創會兼榮譽主席施榮忻、中國商務部前副部長廖曉淇、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和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展開討論。廖曉淇結合從政經驗認為,要從服務和監管兩個角度看待政府與企業的關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q5 ]+ R* C4 f1 l5 S* h p& U' n$ Y
|" ]( ` A# r6 F- M x- w0 _! J& Y)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廖曉淇表示,他在分論壇與會嘉賓中做官員的時間最長,同時在一個大的外資企業做了6年董事長,對企業和中國外資企業情況也還是有一些了解,對企業和政府關係的問題上有很多體會。他認為,“清”和“親”應該是兩個層次,在政府這個層面,也就是政府和企業關係,更多的可能不一定用“親”和“清”的話表述,而應該是服務和監管。 6 A$ F& q/ d1 k: [- W6 ?
tvb now,tvbnow,bttvb! A$ o4 A' q3 r. m5 } {
但是在另外一個層面,也就是官員和商人的關係,廖曉淇認為用親和清可能更準確一點。他表示,因為企業要和政府打交道的時候最終還是要和官員打交道,從申辦到經營到碰到問題等,都是要和具體的官員打交道,所以他認為更多的親和清應該是官員和商人這兩個關係。 , n* p# ~, j* u/ l1 I8 W h Utvb now,tvbnow,bttvb 4 Q9 P% |6 E, T; M) Vtvb now,tvbnow,bttvb 他指出,政府對企業主要是監管和服務,這個很重要。首先應該制定法律法規,來讓全社會的企業,全社會的經濟活動有一個規範,對所有的企業是一視同仁的,不是針對某一個企業。其中一視同仁一個是要透明,做法上不能暗箱操,另一個真正服務起來就應該方便,不能設置很多門檻。他舉例說,香港那時候叫玻璃門,內地企業去辦的時候發現有一些玻璃門進不去,加了一些麻煩的壁壘。 . s# F9 ?. J8 f,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