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奇人奇事]
禁區想像
[打印本頁]
作者:
folee0001
時間:
2018-3-16 09:30 AM
標題:
禁區想像
逃出市區 在香港隱世小鎮退休
長長的碼頭廊道上,兩個女孩穿着滾軸溜冰鞋滑啊滑,飛揚的臉龐無憂也無慮;街市好姐茶室在午飯時間送走一批又一批食客,看看時間,原來過多兩小時便要收爐了;路邊的石桌有三個伯伯圍着捉棋,這盤棋已經捉了半天,但他們似乎樂此不疲。沙頭角禁區的生活很尋常,但時間好像流逝得特別慢。
在街市賣乾貨海味的陳太說,要放假過年了,至於幾時開舖,誰也說不定。蘇太是水上人家的女兒,住了一輩子沙頭角,可以含飴弄孫的她,卻偏要掃街打發時間。Elaine嫁來沙頭角差不多30年,最近租了一個舖位,做點買賣,她說這裏太舒服了。地產佬李以強五年前從油塘搬入來,每天在天台種瓜種菜,閒時睇舖搞故事館,忙得不亦樂乎。
這個恍似圍城的小地方,到底有何特別?
文:伍麗微 攝:鄭子峰
沙頭角禁區又稱為沙頭角墟,人口約有3,000人,是偌大沙頭角的一個小市區。原本沙頭角的禁區範圍更大,惟政府自2008年起,逐步開放禁區土地,從原本的2,800公頃大幅減至400公傾,剩下邊界巡邏公路及其以北的土地、過境設施、沙頭角墟、沙頭角海及米埔部分地方,當中又只有沙頭角墟有人居住。
走上新樓街的騎樓天台,可見對岸高樓林立,發展成熟。
尋常不過的生活光景
這個小地方只有半個維園大,走一圈只需45分鐘。區內有一間幼稚園、兩間小學,有足球場、籃球場、圖書館、郵局等設施,亦有惠康、百佳、屈臣氏,食肆大概十多間,街市內的熟食檔在下午3、4點便關門,其他餐廳亦大多在8點前收爐,晚一點的,只剩下農莊餐廳及位於中英街口的海山酒樓。
清晨4、5點,街市的魚檔率先熱鬧起來,若要買新鮮的漁獲,便要早點起來,因為漁民賣到7點便收檔,然後到茶餐廳飲茶、打牙骹。這時,學童乘搭校巴抵校,喧囂聲此起彼落,是沙頭角墟較有生氣的一個時刻。待上課鐘聲響起、一切回歸平靜後,公公婆婆會出來走走,有的到圖書館看報紙,有的到碼頭散步,有的在路邊樹蔭聊天捉棋。天氣好的話,街市門外會曬起鹹魚來,一條條馬友,魚香撲鼻。街市幾間乾貨店賣着魚鰾、蝦米、冬菇,與市區乾貨店沒有太大分別,但老闆是水上人出身,開口便說「這裏的海產特別靚」。靚唔靚見仁見智,但經營隨心卻是事實,老闆娘陳太說,賣完這幾天便要收爐去旅行,開舖時間不定。不遠處的碼頭邊,炊煙裊裊,空氣夾雜着炒米通與蒸發糕的味道,嬸嬸見人行過,便遞上米通,說試吓,唔買都唔緊要。
碼頭邊炊煙裊裊,空氣夾雜着炒米通與蒸發糕的味道。
沒有市區的多姿多采,只有最尋常的生活光景,但李以強就是喜歡這裏的不爭不鬧。在搬入沙頭角前,他主力做生態旅遊,早於2000年便開始帶團到沙頭角考察,認識了這邊的村長。有天,村長告訴他有單位放售,唐四樓,1,000呎左右,他看後非常喜歡,花了90多萬買下來,換去原本的橙色玻璃窗,再將窗框加大,家裏開揚不已,望出去便是無敵大海景。恰好這時公司亦漸上軌道,他乾脆交由後輩接手,提早過退休生活。惟太太初期搬入不太適應,「我們以前住油塘,朋友大多住港島,突然一個南一個北,出入又不方便,少了一些社交生活,她初期也覺得悶,始終這邊言語不通,學歷水平不一樣,居民的話題亦較為鄉郊。」
沙頭角早年曾是漁村,順隆街近碼頭一帶原是鹽寮下村,海上泊滿漁船。但1962年颱風溫黛來襲,吹翻所有漁船,漁民搭起水上棚屋來,後來政府為改善環境,將沙頭角的田埂填平堆高,建了公屋,漁民在1988至1992年間全部遷入。昔日的鹽寮下村在清拆後,變成今天的避風塘。因此這裏的居民不少是水上鶴佬人及其後代,另外一些則是客家人,鶴佬話與客家話才是沙頭角打開話匣的方式。
以前這裏封閉,地價一直偏低,大家都嫌棄,因為年輕人都離開了,又有禁區問題,住在這裏是養老等死,但近年外面樓價愈來愈貴,一些年輕人寧願回來跟家人住,有些人則覺得樓價會跌,便將外面的樓賣了,回來住住先,點知一住便走不了,因為外面升得太快。
李以強在沙頭角村長的介紹下,於2012年買下一個逾千呎的單位,一家從油塘搬入禁區居住。
為了融入社群,李以強想來想去,覺得做地產是其中一個接觸居民的方法,於是他遊說太太一起讀書、考牌,更買下一個地舖,將之切割成幾個空間,一個用來經營地產生意,一個打造成琴室,一個租予街坊做食品生意,一個租給補習社。他不時叮囑太太多到店舖坐,盡可能與街坊聊聊天,培養感情。
沙頭角受禁區政策所限,區外人要由居民擔保,才可申請禁區紙,出入異常不便。區內居民生活了幾十年,早已習慣了街市沒有蔬菜、鮮肉售賣,他們大多走到一渠之隔的中英街買餸。李以強則笑言自己除了偶爾到海山食飯,甚少過去中英街,一來法例規定不能帶「生肉」入境,二來菲傭亦不能出入中英街,往往是送女兒上學後,順道在上水街市買回來。「這裏有兩間超市,巴士可以到達,生活不成問題,那邊有個大地盤,是興建中的蓮塘口岸,日後出去不需要經過粉嶺,據說巴士公司亦有意開設一條出尖沙咀的路線。」
尚澄是區內近18年來的新盤,預計今年10月落成。
目前出入沙頭角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在上水乘搭55K小巴,二是在粉嶺搭78K巴士,而吉澳居民則可乘搭每天四班的街渡前往沙頭角公眾碼頭。若經由陸路進入,則要有塞車的心理準備,因為沙頭角旁的蓮塘口岸及新樓盤「尚澄」即將落成,泥頭車、工程車擠在沙頭角公路上,沙塵滾滾。而這兩個工程將進一步改變這一帶的生活形態。
沙頭角墟只有半個維園大,人口不多,是個安靜的小區。
陳太在街市賣海味,她說這裡的海產特別靚‧
新興建的迎海樓公屋項目背山面海,外型偏歐陸式風格,吸引不少原居民及租住沙頭角的新移民申請。
樓價急升 年輕人回流
早於尚澄開賣前,沙頭角墟已有一幢全新的公屋「迎海樓」推出,吸引不少原居民及租住沙頭角的新移民申請,而尚澄作為區內近18年來的新盤,近萬元的呎價雖然直逼上水、粉嶺,買家又需持有「R證」(居民證)才可購買,但仍不乏區外捧場客。李以強透露:「有兩個區外人經我手買,其中一個鍾意大海、鍾意釣魚,本身住粉嶺,因為心儀這裏,為了取得居民證,寧願租個地方,交租至今年10月為止(10月入伙),他願意付額外的錢去買新盤;另外一個是公務員,以前因為工作來過這裏,他是買來退休的。」他頓了頓,續說:「其實我也買了,我是貪平,買了稍為角落的位置,367呎,實價335萬,有一些回贈,加起來不用9,000元一呎。我現在住的地方很舒服,但畢竟是唐樓,老婆話不如買定,將來行唔到或唔想行樓梯便可以用。」
新盤落成,有會所有電梯,萬元呎價尚且有客源,但李以強手上亦有一些叫價不低的二手盤,難道偏僻如沙頭角亦有人搶?「這些年樓盤升幅以倍數計。我那時買(自住單位)不用100萬,現在連裝修,400萬一定有人買。」
住了五年多,他觀察到沙頭角人的心態有了變化。「以前這裏封閉,地價一直偏低,大家都嫌棄,因為年輕人都離開了,又有禁區問題,住在這裏是養老等死,但近年外面樓價愈來愈貴,一些年輕人寧願回來跟家人住,有些人則覺得樓價會跌,便將外面的樓賣了,回來住住先,點知一住便走不了,因為外面升得太快。周圍的人亦心雄,愈叫愈高,結果樓價升了幾倍。」但他亦指,手上有些二手盤「脫離現實」,「300多萬買一個唐樓單位,倒不如買新樓(尚澄),起碼有電梯有裝修。」
「李生,咁早收工?」伯伯路過打了聲招呼。「邊有生意?日日都係假期啊。」李以強笑了笑。「其實冇乜生意。」這句話他說了好幾次,毫不掩飾,大概也沒有掩飾的必要。沙頭角本就人少,房屋需求不大,租屋買樓哪需依賴地產中介,街坊鄰里知道有地方出租,一傳十,還未傳到他耳邊,屋子已租出去。尚澄開售初期,曾有媒體報道沙頭角墟租盤難尋。據悉新樓街那些表面人去樓空的舊騎樓,裏面實際被改成劏房放租,租客主要是居於中英街的港人,他們希望取得居民證方便出入邊境。「新樓街在名冊上是滿的,只是沒有人住。」
作者:
folee0001
時間:
2018-3-16 09:31 AM
舊區難活化 促政府有限度開放沙頭角
每天起來吃早餐,到碼頭散步,去圖書館看報紙,下午在天台種菜,周末帶女兒到鴨洲或吉澳郊遊,偶爾帶人睇盤,生活輕鬆寫意。
但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李以強開始心癢,忍不住在新樓街租了個單位,找來本地師傅拆掉原本的劏房,髹上油漆,安裝電燈、冷氣,打算籌辦「沙頭角故事館」。
裝修工程做了好幾個月,完成至今仍未收到帳單,他看了看簡陋的裝修,笑說:「他們的水平就是這樣。」
文:伍麗微 攝:鄭子峰
在沙頭角住得愈久,他愈覺得這個社區老化得快,尤其身處新樓街感受更深。這裏的廣州騎樓建築有近80年歷史,22幢樓房相連,樓下是地舖,樓上是住屋,騎樓下有條長長的走廊,屋頂是瓦片或鐵皮組成的斜頂,已被古蹟辦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而在這個富歷史價值的地方,他想做的事情有許多,譬如文化導賞團、口述歷史記錄、禁區文化展覽等,「整個沙頭角都是舊樓,起碼五六十年樓齡,由於租金低,業主不願裝修,舊樓會慢慢倒塌,年輕人更不願意留下來,一個沒年輕人的社區不會有希望。這裏的公公婆婆很多都八九十歲了,他們走了以後,一些文化風俗也跟着消失。」
李以強去年租下新樓街一個單位,著手籌辦沙頭角故事館。
辦故事館 冀留住傳統文化
譬如故事館樓下的新隆鐘錶行,雖然早已人去樓空,但招牌依然高高掛起,寫着「專售春蕾錶」字樣。這條街昔日除了賣鐘錶,還賣米、火水油糧、布疋、家俬等,內地人常來光顧。但回歸後邊境政策收緊,內地人不能自由進出沙頭角墟,大多店舖都在那兩三年間關閉,只剩下幾間雜貨店仍有營業。李以強還記得有天業主回來,打開錶行大門一看,裏面原封不動,還放着一條條春蕾錶帶。「他們說以前人們買錶不要錶帶,只要錶芯,所以店裏留下很多錶帶、包裝盒、保用書等。可以想像,1997年之前這裏極為興旺,業主當年以賣錶、賣金致富,根本不介意房屋長期空置。」
近年收得很緊,連學校也無法進來。
在他接手前,這個單位溶溶爛爛,長期沒有人使用,牆壁上還貼着1993年的葉童跨版報紙。對着大街的窗戶也沒有關好,小貓常常爬進來,做了好多年屋子主人。正當李以強裝修好,打算將之塑造成文化地標之際,他才發現禁區的限制比想像中多。他曾向多間學校發邀請函,但至今只接待過一個校長教師考察團。訪問當日,他接到一通電話,原定為一個大學團體帶隊考察蓮麻坑(蓮麻坑雖已解禁,但部分路段仍屬禁區,需申請禁區紙),但對方指申請不獲批,他嘆了口氣,說:「近年收得很緊,連學校也無法進來。」他又指警察對故事館甚為顧忌,「他怕我搞旅遊,向人發放錯誤的訊息,讓人以為沙頭角開放旅遊。」
雖然故事館「鋪塵」,他卻不捨得放手,每月繼續交租,他說,就先放着,當作一個象徵。「我想在鹿頸或吉澳搞分館,我喜歡郊外,想找地方做類似的故事館。我知道業主的親戚有間吉屋在鹿頸,對方有意重新裝修房屋租出去。」
為了留住歷史文化,也為了收集故事館的展品,李以強特意到上禾坑村問一個收藏客家物品的藝術家借來手工藤藍、搖藍;一眾朋友又送來貝殼窗、軍服、一些關於邊境的舊書;裝修師傅郭記知道他徴收古物,將家中的陳年卡啦OK機送來;春記雲吞麵老闆又送他黑膠唱片機。
沒有規劃 看不見發展
邊境有邊境的規矩,這條界線一日不能跨越,再多的計劃也無法實行。舊區活化,需要政策配合,同樣位處沙頭角的荔枝窩,近年在大學及保育團體介入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復修的客家房子、有農民復耕、有導賞團、有生活體驗,未來還有生態度假屋。荔枝窩是個保育先例,對沙頭角其他人跡罕至的古村有示範作用,但對仍位處禁區的沙頭角墟則未必有用。這裏就像一個靜止的社區,沒有規劃,看不見發展。
沙頭角尤如一個圍城,出入皆需出示禁區紙,不利社交。
近年不時有人提出放寬邊境政策,2011年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向政府提出開放邊境禁區及沙頭角公眾碼頭的可能,政府的答覆為:「一直與沙頭角居民商討不同方案,希望盡早能有限度開放沙頭角墟,尤其沙頭角碼頭,以方便遊客往來新界東北的島嶼,發展該區的生態旅遊。但基於中英街的獨特客觀環境,在開放旅遊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確保附帶的保安措施為當地居民所接受,讓警方能繼續維持有效的邊境管理。」去年,再有議員提出有限度開放邊境,如每日100個限額,周末限額為500個,帶動區內經濟發展,但政府表示,2008至2016年已釋出2,400公頃禁區土地,需研究能否開放更多土地。
居民對開放與否持不同意見,但大部分都認為申請禁區紙手續繁複,不利社交。李以強初搬入時,經常幫朋友辦禁區紙,然而近年他已甚少招呼朋友到沙頭角玩,逢年過節亦減少邀請親戚好友拜訪。「我們一次可申請三個人進來,過時過節便要早點做證,如果年初一有12個親友過來,我便要分四日、每日花個多小時到上水警署做。當然人數也不能太多,他會問,已經12個,你要做什麼?搞旅行團?」
部分住在屋邨的居民確是不願意變,開放禁區影響他們的生活,而這裏又是老人家居多,不希望以後人多車多物價貴。有利益關係的,如水貨客,也不想變,如果開放禁區,警察必定會仔細核對身份證,他們推車出入中英街也多掣肘。「所以我也不會爭取全面開放,只希望放寬。」如果願望成真,他有不少計劃想做,譬如與大學合作,像薄扶林村般,找人來做藝術裝置、生態文化地圖,甚至為舊建築畫壁畫;也可找學生來做口述歷史,並在新樓街引入藝術家做創作、展覽,凝聚社區力量。
「我不甘心於什麼都做不到。」他如此說。
居民心聲:這裡治安好
「以前舊碼頭不是這樣,泊了很多船,有很多大拖過來賣魚賣蝦,可以買回去當消夜,大概40多年前吧。」蘇太是土生土長的水上人,今年57歲,收工走在碼頭邊,不期然想起小時候的光景。這裏是公園,那處是婦科診所,有兩間銀行,一間是滙豐,另一間叫廣東省銀行,是孫中山小舅宋子文開的,還有啹喀兵住的錦興樓。她指了指,說唯一沒變的只有消防局。
這裏的漁港,哺育了好幾代人。她的父親是漁民,母親是童養媳,從西貢嫁過來,日捱夜捱,好不容易生下兩個女兒,之後卻遇上六七暴動,過了好一陣戒嚴的日子。八歲那年,她在担水坑讀小學,讀到五年級,便出外打工,到上水去織羊毛衫、車手襪、做內衣褲,製衣廠一間換一間,那時,沙頭角人出入都搭「紅頭十」,即鄉村車,坐在左右兩排的座位上,搖搖晃晃地為生活奔波。今天,紅頭十已退役,她卻繼續打工掙錢,每天入麻雀嶺、鳳坑、鹿頸掃街,碰到街坊便停下來閒話家常。
她說,這樣的生活很悠閒、很舒適,只是閑雜人多了點,「尤其客家那幾條村開放了,更是雜,担水坑、山咀以前沒開放,你們沒辦法進來。山咀開放後,你知道有多少打劫嗎?」
沙頭角環境簡樸,娛樂設施不多,居民常常坐在街頭的長凳上閒話家常。
Elaine對近日出現的打劫案也異常緊張,逢年過節,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但總體而言,她還是覺得這裏的治安比區外好,「我在旺角試過三次被人偷錢包,一次在女人街,一次在花園街……」
她是吉澳人,年輕時曾隨親人到英國生活了幾年,回來後嫁到沙頭角,丈夫做運輸,她則在粉嶺做個小文員,一做便是二十多年。她不是沒有想過到其他地方工作,但總是水土不服,試過到紅磡打工,但做了一個星期便忍不住辭職,「太辛苦了,交通時間太長,回到家已經太夜,後來我鎖定粉嶺,一程車,朝早還可以送小朋友上校車才返工,下班回來又可以教小朋友做功課、煮飯,我覺得這樣很好,自己可以分配時間。」
留在沙頭角墟的時間多了,愈發感受到什麼叫人情味,譬如三個月前她租下一個店面做點小生意,想在店裏安裝電視,街坊知道後爭相幫忙,不收分文。「大家不會吓吓計住,你需要幫忙,大家都會出錢出力,沙頭角人很有這種人情味。」
至於禁區中的禁區中英街,則更為神秘,除了部分禁區居民外,目前區外人沒有任何方法進入:
沙頭角墟與中英街僅一渠之隔,出入要通過警崗,一般的禁區紙不能進出,要持居民證才會放行。據悉,近來警方亦收緊出入限制,自2014年起租住沙頭角的用戶,批出的居民證已不能進入中英街。與沙頭角墟的寧靜簡樸不一樣,中英街分英界與華界,英界多是平房村屋,華界則是店舖眾多,儼如一個水貨城。中英街北望便是深圳沙頭角,有個名為「中英街壹號」的樓盤,那邊的樓價亦不輸香港,近8,000元一呎。當地政府近年積極收樓重建,居民早年以二三十萬買下的村屋,如今因為收地獲補貼幾百萬。
中英街全長只有250米,有碑界石、博物館、警世鐘,警世鐘上刻着318,是1898年割壤邊境的日子,提醒大家勿忘國恥。街上有酒廠、卓悅、超市,賣着由香港運過去的產品,如手機、奶粉、益力多、洗頭水等,新年期間吸引不少深圳區外人來此辦年貨。據說這一帶亦有不少港人居住,為方便出入,他們特意在沙頭角墟租下劏房,取得居民證,出入不留痕。
中英街與沙頭角墟從前並不是如此壁壘分明,回歸前,居民可以過來新樓街買金買錶買布,早幾年,在沙頭角讀書的跨境學童,在老師的帶領下,百多人浩浩蕩蕩穿過中英街返學。後來據說有居民投訴,必須過境再統一由校車接送。而港人即使持禁區紙或從深圳出發,都無法前往中英街。以往尚有旅行社搞沙頭角中英街一日遊,如今連一日團也銷聲匿跡,知情人士透露,是佔中後才變得如此緊張。
然而當推土機駛進沙頭角,當隱世後花園變成另一個深圳小鎮時,會是什麼光景呢?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