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陝西發現現存最大的唐代陵園建築基址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8-2-4 11:33 AM
標題:
陝西發現現存最大的唐代陵園建築基址
2月3日電/經過近一年的持續勘探發掘,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方面獲悉,考古工作者在位於陝西省富平縣的唐代宗元陵發現的下宮1號建築基址,是目前考古發現的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唐代陵園建築基址。
os.tvboxnow.com1 x+ f' C3 W0 S, s
/ s) O+ I4 B, Q
新華社報道,“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始於2006年,去年在唐代宗元陵發現的神道石刻和下宮建築遺址,可以說是近年來在唐代帝陵考古中取得的重要收獲。”主持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有前說。
" y4 y9 G) X6 g i+ T7 |* |/ M
+ E# d3 |1 Q/ Ios.tvboxnow.com
唐代宗元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莊裡鎮,依山為陵,陵園呈長方形,周長達20公里。
, R p2 z) }; J5 B: |8 T( B5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3 A8 p: x& F2 F7 |1 h; ~
唐代歷時289年,其中有18座皇帝陵墓集中分布在陝西省乾縣、禮泉、涇陽、三原、蒲城、富平6縣,東西綿延100餘公里,幾乎與渭水北岸的9座西漢皇陵成平行一線。這些唐代皇帝過世後安息的地下宮殿,大部分都是依山而建,格局宏大,像扇子一樣環繞在唐都長安城周圍。
os.tvboxnow.com: ~# c8 ^6 g% p4 p& N
# N( T9 ^6 i; C3 a& l1 a
元陵中安息的唐代宗李豫是唐肅宗李亨之子,繼位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他在位期間雖然內憂外患,但收複了長安、洛陽兩京,徹底平定了安史之亂。
) x( _# M% @9 ^9 j+ E p5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9 F0 b5 b$ A8 n& u公仔箱論壇
據介紹,目前發掘的1號建築基址呈長方形,儘管西部被現代水渠破壞,但東西殘存長度仍有28米,南北進深約25米,現場清理出了大量的瓦當、筒瓦、柱礎石等建築材料。
os.tvboxnow.com* C" S+ o' U1 w* m, h# r
h7 }6 _" V5 l3 M& n4 J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博介紹,經複原發現,這座建築由南北3排柱礎、東西8列柱礎構成,進深兩間,面闊7間。“雖然建築四周的散水損毀殆盡,但散水外的擋磚基本保留,這些殘存的散水和包磚遺跡為我們框定大殿建築的完整範圍提供了依據。”張博說。
0 }; ?* E- X3 w, V- E" L) j
公仔箱論壇& K" _; q0 `+ ~6 |
在建築遺址上的地面堆積層中,紅燒土痕跡鮮明,而大殿原始地面上也有一層2到5厘米厚的燒結面,遺址上的柱礎石都有遇熱炸裂的現象。當年的建築曾經遭遇大火,但考古工作者還不能確定,這場災難是由於人為縱火還是自然原因。儘管如此,田有前介紹說,這座建築是目前考古發現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唐代陵園建築基址,對研究、複原唐代的宮殿建築具有重要意義。
' o1 }: U- } D0 F, c# ~
os.tvboxnow.com' ^! O6 n4 s0 c, O _% b
此外,考古工作者還勘探清理出了19處原本位於地面的神道石刻。
6 q' E% _$ j# `# ^, J: i; G1 I
+ [* [6 _+ a, ]4 b# q
田有前說:“新發現了石柱、石馬、鴕鳥、石獅殘塊、牽馬人,以及可能是蕃酋像的石刻。”之前,元陵神道石刻大部分或被毀壞,或被掩埋,地面僅存11件。這次發現後,考古工作者除了清理記錄之外,還提取了完整的石刻三維數字化信息,為進一步保護做好了準備。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