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加坡]
國人更易接受屬於四大群體新公民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7-11-9 07:39 AM
標題:
國人更易接受屬於四大群體新公民
推行多年的“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及其他種族”族群分類模式是本地多項政策的核心成分,也影響了許多國人對新加坡身份認同的理解。政策研究所調查顯示,相對於來自日本、菲律賓和中東等地區的新公民,屬於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和歐亞裔群體的新公民更容易被國人接受。
公仔箱論壇9 y; s) F# x' Z6 P) k0 y
政策研究所與亞洲新聞台在族群身份認同調查中,詢問2020名國人對不同背景的新公民的接受程度,受訪者可從“無法接受”、“有點無法接受”、“有點接受”和“可以接受”四個選項擇其一。調查結果顯示,若新公民的種族本就屬於本地四大種族之一,國人更容易把他們視為“真正的新加坡人”。
i% e, E v) j _4 b* ~9 }os.tvboxnow.com
國人對馬來族新公民的接受程度最高,將近97%,華族新公民則是96%,把印度族和歐亞裔新移民視為真正的新加坡人的國人則分別是91.2%和83.7%。
+ K# u# _( D3 _9 P, X
若不屬於傳統四大種族,國人的接受程度明顯較低。綜合華巫印三個族群的調查,國人對洋人接受程度最高,達78.5%,其次是日本人和韓國人。
1 q4 Z& b; P/ {9 ]
願意把非洲、阿拉伯和菲律賓背景的新公民視為“自己人”的國人則介於61.7%到69.9%。
& a; c/ ]! w3 G& u' x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教授鄭寶蓮認為,這個調查結果是預料之中的事。“新加坡人已經非常習慣'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及其他種族'(CMIO)的劃分模式,並且已經內化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若新移民也具有一樣的特徵,新加坡人更容易接受他們。”
- ]+ `& x$ ]; f+ }3 [9 s* n1 I, l
在族群與新加坡身份之間,近半受訪者認為兩者都很重要,35%更看重新加坡身份認同,14.2%則比較重視族群身份。
" z7 r; p- m% C) V6 I4 H0 z( G, `
os.tvboxnow.com- c% Z- H# m( ]; V# Z7 T" G; t
是否保留CMIO種族政策近年來在學術界和政壇引起不少討論。對此,負責這項調查的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認為,CMIO仍有存在價值。
8 A% w, o8 A) C$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他說:“調查顯示,即便是千禧世代年輕人中,他們依然在乎族群身份認同的核心標記……這顯示種族身份和認同感對許多新加坡而言還是重要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0 M% ] N' Y% o
公仔箱論壇& T( c$ Q3 v- O5 y, A* L$ q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