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攻克肺癌腦轉移新方法 血液檢測揪基因突變 [打印本頁]

作者: li60830    時間: 2017-10-7 01:44 PM     標題: 攻克肺癌腦轉移新方法 血液檢測揪基因突變

罹患肺癌擔心轉移,包括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使得治療變棘手。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揪出基因突變,再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可以有不錯的成效,患者也能重拾生活品質。
3 ~* V" Z- @( s3 n* x" d# W/ o" h3 p& O  v5 t4 a5 M' Y
1名40歲台商意外檢查出肺癌第四期後辭掉工作,回台專心養病。當時第一代標靶藥物對於EGFR陽性的他,治療效果良好,沒有出現副作用,生活品質良好情況下,穩定治療三年後,才因頭暈,手部無力等症狀,檢查發現腦轉移。經檢測有T790M突變基因,接續使用後線標靶藥物治療。在腦轉移症狀減緩後,持續保有抗癌信心。
$ E6 N8 r5 k+ H" Z; Z" btvb now,tvbnow,bttvb$ G( ^8 Y0 g2 c' S  c; I9 M
第一代標靶藥物,幫助這位病人參與大女兒大學畢業典禮。他有信心後線標靶藥物,及未來更多新藥,能讓自己保有好的治療生活品質,並看到高二小女兒,大學畢業的那一天。& v/ S/ S8 e; Z  d! ^+ I, w
os.tvboxnow.com- e7 a" }- P- S+ u7 @5 Y0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8成患者晚期才發現,其中部分已癌轉移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如果檢測出體內有EGFR或ALK基因陽性,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以EGFR陽性為例,標靶藥物反應率達7成,但大部分患者用藥9至12個月後,會因抗藥性而失效。公仔箱論壇' s2 H- D3 @& p

# n2 |' V9 }0 _os.tvboxnow.com臨床經驗,EGFR陽性患者使用第一代標靶藥後,約五成患者會產生T790M抗藥突變基因,原本只能使用化療,如今能用後線標靶藥物作接力治療策略之一,為病人延命同時,更重要是延續好的生活品質,維繫病人抗癌治療信心。6 N% D4 C, i! R3 x

& Q5 x; P2 y2 U, n4 E2 C! J/ T公仔箱論壇涂智彥提到,有1位54歲肺對肺轉移婦女,發現已晚期,在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下,良好的生活品質,讓她能夠持續熱愛的志工服務,回饋人群。一線標靶藥物使用11個月後出現抗藥性,曾接受組織切片檢測,發現肺癌組織內有T790M基因突變,接續使用後線標靶藥物,目前腫瘤都在控制下,也幸運的沒有發生腹瀉、皮疹、甲溝炎等副作用,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繼續她熱愛的志工服務。
( n' H) I$ L7 N& |6 E" _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4 a' S* t# J. g) `* X& Y
至於如何檢測是否有T790M基因突變?涂智彥表示,若是患者經濟能力許可,會建議自費做血液檢測,優點是方便、不具侵入性,但由於不同檢測平台之精準度不一,若患者第一次血液檢測結果為陰性,會建議再做組織切片檢測確認,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c+ @7 [( w" ~9 w3 f7 l- g% ]: V

4 U) z# G' \$ M9 c( [涂智彥提到,肺癌治療選項之一的後線新標靶藥物對於腦部穿透力強,可直接抑制腦轉移癌細胞。用於二線治療在有T790M基因突變的病患,有效率比化療高出許多,且可延長多數病患疾病無惡化期,更重要是副作用較以往的化療小很多,能有效治療疾病同時維護病患良好生活品質。tvb now,tvbnow,bttvb" q2 A% p' L/ m# I/ l- [( U' O

+ L5 t6 ~' x; ?3 X& `0 F) U( Z+ Ztvb now,tvbnow,bttvb涂智彥表示,晚期肺癌治療,重點在挑對病人、選對基因、給予合適標靶藥。如今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晚期肺癌整體存活超過5年將不是夢。當患者腫瘤獲控制,並維持生活品質,在疾病治療中保有信心,病患有希望等到更新治療問世,生命也有更多期待。
; _, n. W2 q. l  f  X% E% a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w% t& `& ^0 o+ J2 z0 n/ \/ ?
(轉載於華人健康網之文章)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