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C3 r) R, q5 H4 L0 o* s u 從購買方角度看,不少人確因不明就裡上當受騙。有調查顯示,75%的英國受訪者稱將假貨當成了正品購買。不過,也有不少人出於攀比炫耀的心理,對偽冒奢侈品趨之若鶩。據統計,有超過一半的英國人認為購買假貨是錯誤行為,但許多人表示以後還會買,“因為真貨的價格實在讓人無法承受”。這種消費心理,無疑給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市場。 . S* T2 I# T3 j4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M0 L" s' r; G2 r2 R
歐洲國家對假貨的危害認識不可謂不深,從經濟損失到工作崗位流失,各項統計數據都在不斷提醒人們,必須杜絕假貨。但長期以來的各種打擊措施,始終無法根除眼皮底下的制假。2013年的馬肉風波,最終波及數個歐洲國家,導致歐盟不得不修訂監管政策。無論是山寨立頓,還是“掛牛頭賣馬肉”,都提醒人們,假冒偽劣產品不會自動消失。要讓《假英國》不再有續集,需要從政府到消費者各方持久不斷的共同努力。